制造业“二次创业”——从永嘉“超百亿”成绩单看山区县工业突围(二)
温州网讯 在永嘉县瓯北街道,伯特利海洋工程装备一体化制造项目眼下正有序推进,基建已到地上2层建筑。“新项目主要用于海洋油气资源开发以及海工装备的高端研发、制造一体化。”浙江伯特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虞秋华介绍,项目预计明年6月投产,将助力“中国制造”探索深海。
从传统的“数控一代”向“智能一代”跃进,从单一阀门配套件向模块化成撬装置转型升级。伯特利的转型,是永嘉制造业“二次创业”的缩影。去年,永嘉制造业投资首次突破50亿元,达55.59亿元,同比增长14.9%,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强劲动能激活创业创新,山区县传统制造业“满血”复活,强势崛起。
向科技要生产力
壮大山区县“第一”产业
伯特利的深海探索,源于科技夯实底气。
“泵阀产业发展对科技要求很高,对人才要求也高,无论是高端研发人员还是一线生产技工。”浙江省泵阀行业协会秘书长陈文荣坦言,他从事泵阀行业20多年,深知人才和科技短缺一度困扰永嘉泵阀产业壮大。
经过40多年发展,如今永嘉县是全国规模最大、企业最集中、品种规格最全的泵阀产业生产基地,当地有泵阀及配套企业3752家,产品远销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产值达550亿元。永嘉泵阀已成长为全省山区海岛县中单体制造业产值最高的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山区县“第一”产业,离不开永嘉沃土培育。当地设立“三院一室一中心”科创体系,打造“一企一院”创新群,针对泵阀关键技术“揭榜挂帅”。同时,坚持“高端”和“蓝领”两条腿走路,构建“现代学徒”校企共同体,近三年来吸引技能人才就业超15万人。
由于新质生产力的支撑,纽顿流体科技有限公司主攻的波纹管截止阀成功实现“零泄漏”,在密封性和安全性上超越国内外同行;宣达实业集团研制的高端泵阀设备和流程装备,如高温浓硫酸液下泵、耐海水碟阀和1200℃高温调控阀等,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为推进泵阀产业提升专业化、成套化、智能化水平,永嘉县出台“泵阀产业10条”,对行业开展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关键配套“三化”等予以奖补。在泵阀示范带动下,去年永嘉规上工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4.07%,连续3年保持全市第一,并连续3年入选中国创新百强县(市)榜单。
智能生产重塑
一企创新全链共享
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之一,传统制造业曾以家庭作坊模式发迹。永嘉制造业经历家庭工业、乡镇工业和块状经济的三个发展阶段,破解“低小散”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普遍难题。
当地抓块状产业转型,链式培育,探索集群发展之路,助力传统制造业产业能级跃升。
温州皮鞋占世界产值40%,但大量中小微企业存在规模小、业务散、补货难、成本高等发展痛点。浙江惠利玛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董事长钱金波,是温州老牌鞋企红蜻蜓创始人,也是温州制鞋产业链的链主。2022年,钱金波创办惠利玛,整合鞋革产业集群头部厂家,打通产品、企划、设计、商品、零售等上下游产业通道。
在永嘉县瓯北街道的惠利玛产业数智园,鞋业老厂房变成时尚打卡地。惠利玛首席技术官王雄介绍,企业研发的VALI鞋履AI设计平台,通过学习国内外流行趋势,一天能设计500款爆款鞋,将鞋产品设计、打样到大货出货的45天行业平均工期,降低到20天左右。
作为温州首个鞋革产业互联网平台,惠利玛集成打造时尚AI垂直大模型“VALI”,以及爆款抓取、好货通、好采通等23个人工智能模块;链接行业智联工厂38家,平台累计撮合鞋类交易超20亿元,助企成本下降10%、销售提升20%。
龙头企业打造“AI+产业大脑”产业大模型,实现“一企创新、拓面共享”,带来制造业全面革新。
无独有偶,老牌服装企业报喜鸟以“云翼智能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核心,实现从设计到交付的全流程数字化。部署“云定制、云工厂、云数据”三朵云架构,打通消费者、设计师、工厂与供应商数据链,支持2000余家小微定制店协同创业,带动行业上下游协同创新。报喜鸟正在实施的灯塔工厂五大用例正加速落地,如通过AI算法实现订单智能解析与工艺自动生成,交货周期缩短28%。
定义“永嘉”标准
掌握行业话语权
1983年,永嘉创办全国最早的农村专业市场——永嘉桥头纽扣市场。星火燎原,经过40多年发展,拥有“中国泵阀之乡”“中国纽扣之都”“中国拉链之乡”等6张“国字号”金名片,形成了泵阀、鞋服、教玩具、服装辅料等特色支柱产业。大量优势传统产业如何持续强劲发展动能?
传统制造企业若要突破发展瓶颈,实现标准化、自动化是必由之路。
连日来,凯奇集团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在为教玩具行业国标二次修订做最后准备。“我们企业生产标准,高于省标和国标。”凯奇技术副总经理胡章介绍,凯奇参与了无动力类游乐设施秋千、儿童滑梯等国标制定,为解决教玩具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提供标准支撑。
永嘉教玩具行业参与制修订了目前全国全部9项小型游乐设施国家标准,国标参与率100%。第一次教玩具国标在2012年制定,伴随产品不断更新升级,今年4月将迎来二次修订,此番永嘉教玩具行业协会将组团前往长沙参与修订。
永嘉以省级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建设为契机,鼓励泵阀、教玩具、鞋服等传统块状行业企业参与相关标准制修订。目前,全县各企业共参与制修订各类标准393项,其中浙江制造团体标准40项,数量居省内山区县第一。
在桥下镇的中国教玩具国际城,有着集聚超百家教玩具企业的优势。小米哥游乐跨境电商负责人章思思介绍,发挥产业平台优势,深化“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模式,以“一站式服务+品牌出海”为核心,该电商平台正致力推动桥下教玩具产业带从“中国制造”向“全球品牌”升级。
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永嘉标准日益打响永嘉品牌。
永嘉先后创成国内唯一全国泵阀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全省首家国家级阀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形成了覆盖产品研发、生产制造、质量检测、标准制定等环节的完整品牌培育体系,拥有“品字标”企业69家,数量居山区海岛县第一。
专家解读:
温州长三角一体化研究中心主任、温州大学商学院教授胡振华:
永嘉县通过科技赋能、智能化生产、标准制定等多方面举措,推动传统制造业从“低小散”向高端化、智能化、标准化发展,实现产业能级跃升,成为山区县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典型代表。永嘉县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成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科技创新是核心驱动力,永嘉县通过设立完善的科创体系,推动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实现了从传统制造到高端制造的跨越。这种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不仅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为整个产业的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智能化生产是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永嘉县通过智能化生产设备和互联网平台,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这种智能化转型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提升了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标准制定是提升产业话语权的重要手段,永嘉县通过鼓励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制定,掌握行业话语权。这种标准制定战略,不仅提升了永嘉品牌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还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规范和指引。
永嘉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证明,传统制造业不是“落后产能”的代名词,山区县亦能通过创新驱动实现“换道超车”。对于浙江山区县而言,需以“一县一策”思维挖掘特色优势,将生态约束转化为绿色动能。在“共同富裕”背景下,山区县制造业的崛起不仅是经济命题,更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均衡发展的关键路径。未来,通过政策创新、技术赋能与生态重构,浙江山区县有望书写更多“永嘉式”逆袭故事。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制造业“二次创业”——从永嘉“超百亿”成绩单看山区县工业突围(二)
记者 金朝丹
通讯员 陈秋芬 卢博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