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猪肝面下肚,老伯吃成了“小黄人”
温州网讯 最近,李老伯持续低热,浑身无力,到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一检查,医生说这是得了戊肝。
听说过甲肝、乙肝,李老伯纳闷了,戊肝是个什么病?李老伯的肝功能指标显示,谷丙转氨酶3000+,谷草转氨酶2000+,胆红素300+,远高于正常值的几十倍,结合李大爷的病史,医生判断这属于急性肝衰竭。住院后进一步检查结果显示,李老伯是戊肝病毒抗体阳性。
戊肝是戊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是一种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属于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戊肝虽然没有甲肝、乙肝出名,但杀伤力可是强得可怕。我国疫情数据显示,自2012年以来,戊肝发病率持续超过甲肝,病死率约为甲肝的10倍。戊肝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主要是由携带有戊肝病毒的粪便污染水源所致,散发则多由被戊肝病毒污染的食物(如猪肉、猪肝、贝壳类、海产品等)引起。
那李大爷是怎么感染戊肝的呢?据他回忆,几天前吃了一碗猪肝面,这很有可能就是罪魁祸首。医生告诉他,如果猪肝被戊肝病毒污染,经过烹调并没有把猪肝煮熟煮透,无法将病毒杀灭,相当于吃下了病毒。
李大爷此时的肝脏受损极其严重,经过综合评估,重症医学科团队会诊后决定采用人工肝治疗技术,同时配合药物治疗。经过一周多的综合治疗,李大爷皮肤黄染症状明显减轻,肝功能指标接近正常,凝血功能恢复正常,最终顺利出院。
什么是人工肝技术?人工肝,是一种通过体外装置模拟肝脏部分功能的医疗技术。这个并非直接替代肝脏,而是通过血浆分离、吸附、置换等手段,对血液进行“深度净化”。急性肝衰竭病情进展迅猛,传统内科治疗往往难以控制毒素累积。人工肝技术可在数小时内显著降低胆红素、氨等“致死性”指标,缓解肝性脑病、凝血功能障碍等致命并发症。
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ICU副主任陈势说,每年戊肝的病人很多,但是引起急性肝衰竭的很罕见。医生提醒,肉类、海鲜务必煮熟,猪肝需在100℃高温下持续加热3~5分钟,确保无血丝、完全变为灰褐色方可食用。厨具、餐具需区分使用,避免交叉污染。蔬菜水果清洗干净,不饮生水,外出就餐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餐厅。高危人群(如慢性肝病患者、孕妇、老年人)建议接种戊肝疫苗。
来源:温州都市报
原标题:
一碗猪肝面下肚,老伯吃成了“小黄人”
医生:这是得了戊肝,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建议高危人群接种疫苗
记者 王春霞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张文杰赴平阳专题调研外贸“稳拓调优”工作
要闻04-22
-
温州举行首场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国际市场对接会
社会04-22
-
温州12家重点商贸平台,为外贸企业搭建内销桥梁
社会04-22
-
瑞立科密IPO首发过会 深耕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
社会04-22
-
跟着纪录片游温州 在影像中品读瓯越山江海之美
社会04-22
-
行走岷岗,遇见身边的山水
社会04-22
-
解码国企改革“破茧”之路 探寻澎湃发展的国企力量
社会04-22
-
17年书写了800万字小说 永嘉女店主的“双面人生”
社会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