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各地持续探索特色养老迈向“老有优养”
温州网讯 养老服务事关民生福祉。全市上下正在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各地通过制度创新、数字赋能、资源整合等方式积极探索特色养老,以务实作风破解养老服务领域难题,推动“老有所养”迈向“老有优养”。
“以前担心食堂开不长,现在顿顿吃健康的,还能边跟姐妹唠嗑边赚饭钱。”日前,在泰顺县罗阳镇洲滨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来料加工区,翁老太与其余十来位老人一同做着手工活。这个看似普通的养老食堂,有着“劳养结合”的“多重解法”:大堂飘着饭菜香,旁边是来料加工区,屋后还有一片共享菜园,老人们既能用劳动酬劳抵扣餐费,还能把种出的蔬菜卖给中心食堂。针对山区老人“不愿离土”的养老观念,泰顺在全县105家老年食堂配套来料加工点15个、共享菜园21个,以“劳养结合”助餐模式让老人“活动起来”,实现老人劳动交流、自给有余。同时开通养老院、中央厨房、文化礼堂、家宴中心等“阵地+助送餐”模式,实现助送餐覆盖达90%以上。
泰顺县三魁镇睦邻颐养中心,则是另一番景象。从三魁廊桥到雪溪瀑布,从胡氏大院到交垟土楼,吸引一批批老人闻名而来,体验“踏遍青山不服老”的乐趣。颐养中心负责人黄晓东介绍,该中心为做活适老旅游新生态,联合市、县旅行社建立旅居联盟,定制适老化的精品旅游、乡村农旅、景区采风等多条路线,配备医护跟团,放慢行程节奏,让更多老人宾至如归,“旅居养老”如今已成为三魁镇的特色亮点项目。
山区养老服务,最大的阻碍就是天高、路远,分布散、资金少。文成县正以“集约化资源整合+精准化资金配置”破解这一难题。在巨屿镇方前村的居家养老照料服务中心,每到饭点,周边村民就会早早前来。在这里,经政府补贴、社会捐赠后,老人每顿只用2元左右,就能享受到符合年龄、身体健康状况和口味需求的三菜一汤。得益于“政府支持+公益化运营+社会慈善捐赠”,全县89家老年助餐服务点辐射村社数量达80%以上,日均服务惠及2000余名老人。
另一方面,由文成村社网格员、村两委干部、乡镇卫生院医护等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正借助“智慧助老+网格管理”创新构建“山区养老服务圈”:依托“一键呼叫”智能化设备和“浙里康养”“温州幸福颐养超市”等平台,在当地形成了“线上预约、线下响应”的智慧助老网络。志愿者的服务轨迹从珊溪镇街头村走到了周山畲族乡,走进了文成大小乡镇村落,让更多专业化的上门服务、预约服务“翻山越岭、直达家门”。
日前,龙湾启动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与父母同住在瑶溪街道的王女士表示,她父亲就是受益者之一。在她的家中配置有离床告警、跌倒预警、燃气报警等六个预警场景。安装的毫米波雷达睡眠检测器于某夜捕捉到王大爷的睡眠呼吸异常,经送医后诊断为肺梗阻,及时避免危险发生。
类似的“数字守护”已覆盖龙湾区5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走进龙湾区永中街道城北村吴奶奶家,70多岁的吴奶奶腿脚不便、走路经常需要扶着墙、害怕跌倒。因此吴奶奶家中安装的毫米波雷达跌倒检测仪一直默默发挥着作用。在老人起身去上卫生间的过程中,它通过毫米波雷达技术识别老人的身体姿态,一旦发现老人跌倒,便会发出跌倒预警,确保老人及时得到救助。从个案到全局,智能照护正在龙湾拉近与群众的距离,织就一张“无形安全网”。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我市各地持续探索特色养老迈向“老有优养”
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银龄生活幸福加码
记者:金帅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迷途精灵”为何总被温州海湾“圈粉”
社会04-28
-
“温州模式”复制第三个国际IP主题园区
社会04-28
-
免费五天!“五一”假期高速出行看这里
社会04-28
-
五一假期,温州市区各大医院门急诊安排出炉
社会04-28
-
五一假期可免费停车!温州北站停车场临时调整收费标准
社会04-28
-
温州海鲜市场节前迎囤货潮:东海休渔推高价格 进口水产加速补位
社会04-28
-
早稻种植正当时,永嘉插秧机“打印”千亩绿毯
社会04-28
-
从一餐热饭到一份回馈 洞头“骑手爱心食堂”的背后是一场双向奔赴
社会04-28
-
美丽浙江建设考核结果揭晓!平阳蝉联“六连优”
社会04-28
-
如何持续破圈?文成打造“5A+武侠”文旅品牌
社会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