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年轻人“宠爱”撕拉片 300元拍一张照值吗?

年轻人“宠爱”撕拉片 300元拍一张照值吗?

温度新闻客户端 2025-06-07 09:23:41

  温州网讯 在数字影像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一种诞生于20世纪的古老摄影方式——撕拉片,却在温州年轻人中掀起一股热潮。随着明星们在社交平台纷纷晒出撕拉片照片,这一凭借“拍一张少一张”稀缺性和手工撕取仪式感的即时成像技术,正成为Z世代追捧的“新宠”。然而,两三百元一张的拍摄价格,也让不少人望而却步,这钱到底花的值不值?

  在不确定中追寻仪式感

  “唰——”随着相纸剥离的脆响,90后李小姐屏住呼吸,凝视着相纸上逐渐浮现的影像。这张巴掌大小、花费超300元的“人生照片”,是她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亲眼见证画面从虚无中诞生,像一场魔法。”在她看来,这种独特的拍摄体验,是数字摄影无法给予的。

徐小姐拍摄的撕拉片

  00后的徐小姐同样钟情于撕拉片拍摄时的仪式感与成片的不确定性。“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相纸显影环节。”徐小姐回忆,按下快门后,摄影师将相纸缓缓拉出,等待的几分钟为“延迟满足”做了充分的铺垫。撕离瞬间的“唰”声和纸张的厚实触感,都充满仪式感。起初纸面一片灰白,随着时间推移,影像如同被唤醒般逐渐浮现,色彩从朦胧到清晰,这种亲眼见证画面诞生的过程,比数码摄影即时成像的冲击感更强烈,也让她深刻体会到传统胶片摄影的魅力。而且在她看来,相纸老化带来的偏色、暗角等“缺陷”,反而为照片赋予了独一无二的艺术效果,每一张照片都是不可复制的珍贵记忆。

  相纸涨至300元/张

  在鹿城五马街“人生万岁”拍立得体验店,店主傅先生小心翼翼地从冷藏柜中取出一盒FP-100C相纸,盒身标签显示保质期截至2017年。“这盒是我刚花了2400元收的,一盒只有十张相纸,平均一张240元。”傅先生无奈地表示,店里目前撕拉片288元一张的价格已经难以维持,“相纸成本太高,我最近已经在考虑涨价了。”一年前,同款相纸价格仅1000元/盒,如今在二手平台,其价格最高已超过3000元,涨幅令人咋舌。不仅相纸价格飙升,拍摄设备也成了“理财产品”。傅先生手中购于去年、花费3000元的相机,如今身价已今非昔比。“近期我准备再入手一台专门拍人像的撕拉片相机,去年才三千多,现在已经六七千一台了。”他感叹道。

  当被问到撕拉片相机与普通相机的区别时,傅先生来了兴致:“那这个机子跟普通相机可大不同!”他捧起一台泛着金属光泽的相机递给记者,“这可是70年代的老机子,光看这复古的造型就知道不简单。它的对焦方式和现在的相机完全不同,用的是黄斑对焦。”说着,他轻轻推动对焦杆,“你看,中间这块黄黄的区域就是关键。拍摄时得手动调整,直到两个影像完全重合才算对焦成功。而且用这机子拍照,客人摆动作时得稳住,稍微一动,焦点就容易跑。为了一张完美的照片,得让客人保持姿势好几秒。”

  “相机墙”价值十几万元

  推开时代广场后巷“LikeU 立刻有”拍立得体验店的店门,一面由数十台形态各异相机组成的“相机墙”瞬间攫取视线,其中仅是拍撕拉片的机器就有四台。陈先生说:“为了买这些机子我差不多花了十几万,大多是我在国外淘过来的。”这面墙不仅是店铺的视觉中心,更是他个人收藏史的缩影。2016年,出于对摄影的热爱,他开始在国内外海淘这些相机。如今,这些曾低价购入的相机身价翻了几倍,“我记得有台相机当时买来只要三四百,现在已经涨到五六千了。”

  然而,相机可以升值,相纸却注定消耗。“像撕拉片,我打算把手上囤的相纸拍完就不拍了。”陈先生道出与傅先生相似的困境。他坦言,店内撕拉片定价最低328元一张,但扣除相纸和相框费用,利润微薄,更多是作为吸引客流的“招牌”。而且除了高昂的相纸成本,过期相纸成像不稳定也是一大难题。由于撕拉片相纸早在2016年已彻底停产,未开封的彩色胶片相纸保质期仅为2—3年。“使用过期相纸拍摄,有时会出现欠曝或过曝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我只能自掏腰包为顾客重拍。”陈先生无奈地说。

  温州年轻人对撕拉片的追捧,不仅是一场复古摄影文化的复兴,更映照出当代年轻人独特的文化消费观念。在这场热潮中,消费者为仪式感和稀缺性买单,商家则在成本与情怀间艰难前行。至于300元一张的撕拉片究竟值不值,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

  来源:温度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年轻人“宠爱”撕拉片 300元拍一张照值吗?

  记者 陈希茜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杨丽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