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专家解读“升级版”未成年保护条例 为年少的你撑起“保护伞”
温州网讯 《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24年11月27日经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通过,并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
这部为浙江少年量身定制的《条例》就像一把“保护伞”,让孩子们幸福安全生活,健康快乐成长。浙江嘉瑞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孙海芬律师介绍,升级版的《条例》新增“网络保护”与“政府保护”两个专章,并在各章节中规定了“儿童友好环境建设”内容,在细节上、具体举措上充分体现“儿童优先”原则,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供了“浙江样本”。
明晰各方保护责任
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更多合力,修订后的《条例》,以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和司法六大保护为主要章节,使得各方责任一目了然、更加明晰,有助于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格局。
举例来讲,在家庭保护方面,《条例》细化监护责任,强化情感支持。《条例》首次明确要求父母或其他监护人需注重培养未成年人的情绪管理能力和自理能力,家庭决策需听取未成年人意见,并规定留守儿童监护人每周至少与未成年人联系一次,确保情感陪伴不缺失。
在学校保护方面,让孩子们从“吃得安全”到“睡得好”“玩得好”。《条例》不仅延续了2016年版的食品安全要求,还进一步规定学校食堂需实行“明厨亮灶”,并建立家长监督制度。此外,全国首创的“午休躺睡”条款引发广泛关注,鼓励学校提供可躺睡设施,保障学生午休质量。同时,《条例》明确要求保障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并将体育设施开放时间延长至周末,满足儿童运动需求。
在社会保护方面,《条例》要求严控风险,针对社会环境中可能危害未成年人的因素,明确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管制刀具、笑气等,违者最高可罚款10万元并停业整顿;校园周边200米划设安全区,禁止设立网吧、彩票点。同时,要以立法形式确定村(居)民委员会需设立儿童主任,协助基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确保政策落地到“最后一公里”。
身心健康都要守护
成长需要强健的体魄,也需要健康的心理。《条例》特别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明确要求学校不得占用体育课和课间休息时间,保证未成年学生的休息、睡眠时间,同时鼓励学校为学生提供可躺睡的午间休息设施。此外,还明确要求学校应当保障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每天体育锻炼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
在心理健康方面,《条例》从筛查预警到干预治疗形成全链条服务。比如要求县级以上政府建立心理健康公共服务体系,形成教育、评估、干预、治疗的全链条服务;要求学校应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加强对未成年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建立未成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筛查、监测和早期干预机制。
孙海芬律师介绍,《条例》还新增“网络保护”与“政府保护”两个专章,并在各章节中规定了“儿童友好环境建设”内容。如《条例》第三条明确各级政府应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第五条要求建立全省未成年人保护数字系统,增设政府保护专章,将政府保护责任法定化、具体化。为回应社会关切的未成年人网络使用问题,《条例》还首创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智能终端预装保护软件”安装职责等制度,建立全方位保护网,守护孩子身心健康。
与法“童”行,护“未”成长,《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法治的蓝天下,带着梦想自由翱翔,绽放出属于未来的无限可能。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法律专家解读“升级版”《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
为年少的你撑起“保护伞”
记者 夏婕妤 通讯员 赵敏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温州园博园苗木种植首阶段收官 浙南植物“大观园”初现轮廓
社会06-09
-
全市唯一!瓯海问鼎全省“大禹鼎”一星金鼎
社会06-09
-
温州多地山洪预警 注意防范!
社会06-09
-
又一条高颜值“长城”矗立山头 年底完工前禁止游客上山游玩
社会06-09
-
“鱼”你同行 护送2000尾鱼苗落户瓯江
社会06-09
-
温州升级境外自办展助企掘金RCEP
社会06-09
-
“家门口”升级幸福感 龙港改造13个老旧小区、惠及4500余户?
社会06-09
-
开辟线上“新舞台” 温州这个基地让非遗传承有了新活力
社会06-09
-
被蛇咬伤怎么办?这份急救指南收好!
社会06-09
-
全国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在温州落幕
科教文体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