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董楚平去世 在永强执教20年屡屡“轰动全国”
晚年的董楚平先生
▲1976年9月在龙湾永兴下垟街留影,董楚平从那时开始研究农民战争史。
温州网讯 昨天上午,在温州成长并写出很多轰动全国的论文的著名学者、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董楚平因病在杭州去世,享年81岁。
董楚平原名董昭寿,国际越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副会长。著有《楚辞译注》、《吴越文化新探》、《吴越徐舒金文集释》等。在《中国语文》、《考古》、《文史》等发表多种学科的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7本,1993年获国务院突出贡献证书与特殊津贴。
董楚平1948年1月考入温州中学,解放后转入玉环中学(今楚门中学),后被保送到温州师范学校(现温州大学)读书。1955年1月,董楚平先后被分配在温二中等学校工作。1956年,他把第一篇史学论文寄给《人民日报》总编辑邓拓,内容是在斯大林著作上发现的漏洞。论文得到邓拓的赏识和推荐,发表在历史学界最权威的刊物——《历史研究》1956年第8期。
1957年至1980年,董楚平在永强中学担任历史老师期间,发表了很多轰动全国的论文。1979年春,董楚平完成论文《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对这个领域长期以来受阶级斗争至高无上影响形成的传统观点提出质疑,寄给《光明日报》后,登了一整版,并由此开辟了“关于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的讨论”专栏,在思想领域拨乱反正新形势下,董楚平发出历史研究战线的第一声呐喊!这场大讨论历时半年,引起全国轰动,有力地推动了文化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
紧接着,董楚平的《平均主义的功过与农民战争的成败》在《历史研究》
1980年第1期发表,《人民日报》摘要介绍,引起更大的震动。1980年春,《历史研究》编辑部邀请董楚平到北京住了一个月,一切费用由他们承担,这是该编辑部对作者从未有过的优待。从19979年到1982年,董楚平共撰写了13篇有关农民战争的论文,被《人民日报》、《新华文摘》频频转载与介绍,其影响远远超出历史学界。2005年,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理事长孟祥才教授赞扬:“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拨乱反正中一鸣惊人,表现了令人钦佩的理论勇气。”
董楚平在永强,一住就是20多年。董楚平离开永强后,当地群众一直与他保持着亲密联系。董楚平生前也常说:“永强是我的第二故乡。”
在永强期间,董楚平还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楚辞译注》初稿。改革开放后,该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多次再版,最新版的《图文本楚辞译注》是现有楚辞读本中印制最精美的一种。
董楚平涉猎的研究领域海阔天空,并且在多学科综合交叉研究上有着很大的成就。他的《屈原个性研究》就是文学与史学的交叉、《中国上古创世神话钩沉》是古文字学与神话学的交叉。他以楚帛书的甲篇为依据,成为中国创世神话的发现者,从而结束了国际学术界争论一个世纪的大问题——中国有无创世神话。此外,他的吴越文化研究,是文献学、训诂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的综合交叉。他的《吴越文化新探》一出版,就成为研究吴越文化的权威。
有媒体曾报道,很难给董楚平下定语,称他为历史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似乎都不确切。而董楚平自己倒很豁达:“我自己也不知道是属于哪一家,我大概无‘家’可归吧!”
生下来就不会哭,差点被放在脚盆里丢弃的董楚平,晚年一直很乐观,他曾开玩笑说,“我能活到现在,已经超额完成任务啦。”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市委工作务虚会召开
要闻12-12
-
温州市第十四次妇女代表大会开幕
要闻12-12
-
11月份,温州CPI同比下降0.3%
经济12-12
-
温州理工学院附属三所学校正式揭牌
科教文体12-12
-
北麂山灯塔实行值守志愿服务满十年 守出“心灵的宁静”
社会12-12
-
吃的玩的赏的陆续开张 洞头东沙不夜港旅游业态再“扩圈”
社会12-12
-
全景沉浸式探索戏曲观演新样式 温越版《封神》邀你“入局”
科教文体12-12
-
永嘉农产品“出海”拓市场
经济12-12
-
十几岁孩子腰椎间盘突出 “腰不好”越来越年轻化
社会12-12
-
郑思维迎来国际赛场“最后一舞”
科教文体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