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滞销应对番茄滞销:开田间市场自救 建番茄指数保险
“遭遇滞销,像以往组织购买‘爱心番茄’等类似的活动显然不是一个治本的方法。”市农业站副站长邹文武说。农业部门也考虑过引进番茄深加工,但经过考察想要实现并不现实。温州本地的番茄种植条件无法与西部地区如新疆等地相比(主要是无法提供理想的日照时长),致使番茄的茄红素不如新疆产番茄,做不出品质合格的番茄酱、番茄汁等产品,而且西部地区大规模种植,种植成本更低,深加工厂的收购价格也更低,显然这样的低价收购无法满足本地农户。
“上周我们在苍南召集番茄种植大户还有一家保险公司的负责人进行了座谈,计划启动一个番茄指数保险。”邹文武说。所谓番茄指数,是指一个番茄正常收成年份的成本指数,农户只要购买了这份保险,如果出现番茄市场价低于指数,就启动保险,由保险公司补足差价,弥补损失。他表示,保险是一个“调节杠杆”,使农户每年种植的收益得到保障,保险费用计划由省级、县级以及农户本人共同承担。目前,农业部门正与保险公司进行具体的数据收集和定价商议,预计不久之后这份保险就会正式出台。
最新苍南西红柿烂路边追踪 价格正逐步回升
温州网4月14日讯(记者 项锐 潘涌燚) 近段时间,“苍南番西红柿烂大街”的新闻,引发多方关注。昨天,苍南县农业站站长林辉告诉温州网记者:“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当地西红柿的价格正逐步回升,预计在半个月内,所有西红柿将会采摘完毕。
林辉口中的“最难的时候”,是指3月中旬,此时的价格已在3毛/斤。
这跟全国整个大环境有关。林辉说,此时南方多省如福建、云南、广西、四川等,在去年都新增了西红柿产区,而它们的采摘期在12月份至3月份;苍南也在去年增加了3800亩的西红柿种植地达到3.65万亩,而采摘期在2月份至5月份。
林辉说,苍南与上述多省共有两个月份的采摘重合期,这更加剧了全国西红柿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造成价格跳水,一路下跌。
此后,苍南的种植户进入观望期,期待着价格能够回升。“可是3月底的时候,碰上连续阴雨天,在犹豫不决中,很多西红柿都长了病斑,致使西红柿采摘下来,也卖不出去”,林辉说。
在价格跌到3毛/斤的时候,更没有愿意去采摘了。林辉说,3毛/斤的价格,已经与雇人采摘的工钱相差无几,所以很多种植户要么让它烂在地里,要么自己采摘。
不过,“现在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林辉说,随着南方市场的采摘期的结束,本地西红柿的价格正在逐步回升,现在已经到了1.3元/斤,“马站那边的采摘已经结束,龙港、灵溪等地,预计在半个月内也能采摘完毕”。
苍南西红柿之殇番茄价贱烂路边
走进苍南灵溪镇大观岭北村,道路两边全是西红柿大棚,据称有500亩左右。大棚里有人在采摘西红柿,但也看到路边的田里每隔几十米就有一堆的西红柿,这些西红柿有些看起来还好好的,为什么就倒掉?柿农说,这都是一些有点毛病卖不掉的西红柿,因为没人要只好倒在田里让它们烂掉。
市场现状售价创20年来新低
农户称售价创20年来新低 怎么卖都是亏
记者在苍南采访时发现,“番茄烂大街”现象现在稍有所缓解,并且从4月8日开始,番茄价格已经有所回升,从前段时期的0.3元/斤、0.4元/斤回升到了0.7元/斤、0.8元/斤。
“今年的价格算是史上最低的了。”在龙港种植了200亩番茄的朱直升介绍道,他种番茄已经有20多年了,从没见过番茄价格被压到这么低,持续时间长达大半个月的。朱直升回忆,在2010年,番茄价格曾被压到了0.7元/斤,已经算很低了,这次的低价超出了他的想象。
朱直升说,番茄售价跳水是从今年2月下旬开始,即便现在回升到0.7元/斤,也远远不够成本价。“我们起码要卖到1.3元/斤才能回本。”朱直升表示,每年番茄正常售价都是维持在1.4元/斤到1.5元/斤,去年3月番茄最高卖到3元/斤到4元/斤。像现在这样,每斤卖三四毛,最好的也只能卖七八毛,肯定是亏的。
而西红柿的收购点生意看起来很红火,但他们也说不赚钱,主要是价格起不来,他们也是低价收购低价出售。
“烂街”原因盲目种植 市场供大于求
1、种植面积猛增万亩
市农业站相关负责人还透露,番茄售价跳水,主要与种植面积猛增有关。
苍南县种植西红柿是在2000年的灵溪镇郭家村开始,前几年农户种植西红柿每亩利润在一万元左右,这比种水稻要高得多,这样一来种植西红柿的农户越来越多,据统计,全县2012年种植2.8万亩,2013年3.2万亩,2014年3.6万多亩。
此外,番茄的种植时间在9月份,而2013年10月因为菲特台风的“迟到“的扫尾,让大部分的番茄秧苗被淹,农户们只得在10月中下旬重新种植。这样种植时间被拉开了一个月,进而拖延了番茄的上市时间。
加上2013年到2014年正好是个冷冬,外地番茄也受冻害严重。一时间全国番茄价格一路狂飙,温州番茄当时也便让不少农户尝到了甜头。这样一来,2014年下半年,全国各地番茄种植面积都有所提高,温州番茄种植面积也从原来的5万亩扩大到6万亩。
2、受天气影响,与各地西红柿上市期重叠
苍南县农业局农业站有关负责人称,受天气影响,各地西红柿上市期重叠,致使大量西红柿集中上市,是造成滞销的主因。
“本来我国的蔬菜基地从南到北,分梯次上市。比如广西结束,我们江浙一带上市,之后就是山东。但由于气候原因,山东的西红柿提前上市了,与我们重叠,这样就导致市场上的西红柿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该负责人称。
陷入困局损失惨重 不能获得补助
因不是自然灾害 没有政府补助
苍南县种植户亏本1.4亿元以上。大部分农户每亩亏损7000元,政府部门对此有没有给一定补助呢?林辉表示,农户种植西红柿如果出现自然灾害造成损失,政府是有补救措施的,比如台风、病害等,像今年价格便宜是市场行为,政府部门没有补助。
建议农户参加蔬菜价格指数保险
“农户在种植农产品时一定不要盲目跟风,要有风险防范意识,避免因市场供大于求而造成产品价格暴跌。像大棚种植的农户不一定要种植西红柿,可以多样化种植,比如黄瓜、丝瓜等之类农产品”。林辉建议。
林辉告诉记者,今年苍南西红柿出现价格暴跌后,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温州中心支公司政策业务部经理方明来找过他,并且召集10多家农户在农业局会议室进行座谈,讨论蔬菜价格指数保险方案问题,农户们表示,有了保险风险就会好多了。他表示,如果今年有关数据采集问题得到解决,农户有望可以推进蔬菜价格指数保险。
各方支招别让他们流汗又流泪
网友支招
来场番茄大战如何
面对“番茄烂大街”现象,不少网友表示肉疼,也纷纷献言献策:让有网络意识的商户弄个淘宝店,按箱开卖;做成番茄制品,如番茄酱;开发旅游,来一场番茄大战……有些网友更是身体力行,组织爱心购。但记者了解到,网友们建议虽好,实效却不大。
“央视新闻”官微呼吁:帮菜农转!别让他们流汗又流泪
苍南县农业局农业站相关负责人说,现在烂在地里的番茄还是很多,因为农户请人采摘人工费就要0.2元/斤,很多农户不愿意花钱请人摘。而之前发起的“爱心购”相比大量番茄滞销来说也是杯水车薪。
此外,该负责人表示,温州番茄因为种植环境原因甜度不够,并不适合制作番茄酱。所以市面上的番茄酱都是由新疆、内蒙等地的露天番茄制作的。而市场上卖的番茄蜜饯则是由圣女果制成,温州本地番茄只适合鲜食。
委员观察
朱诗力(市政协委员、苍南县工商联主席、曙光印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建议建立一个农产品信息发布平台,培养电商概念。
农户番茄售价低,市民购买价格高的主要原因是农户与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农户与消费者需要通过中间的收购商才能连成一条线,彼此没有信息交流,这使得收购商从中拉高价格。
我建议可以由农业部门出面建立一个农产品信息发布平台,将每个时段要上市的蔬菜以及价格进行及时公布,这样既做到了招揽消费者上门,又可以防止收购商牟取太高利益。
另外,农业部门应做好对农户的网络培训,让每个农户都有电商概念。
郑一君(市政协委员、苍南县东方职业培训学校校长、龙港网商创业园董事长):苍南县的番茄大户应当成立一个协会,政府、农业部门进行农业风险预估。
苍南县的番茄大户应当成立一个协会,整合番茄市场进行定价、与收购商进行协商达成协议等。协会的成立也有助于农民将来的发展,如为农户进行互联网培训,帮助低小散农户寻找新的市场等等。
另外,在农户们进行增加番茄种植面积之前,政府、农业部门就该进行农业风险预估,告知农户增产将会面临怎么样的风险;在种植中,进行上市风险预估,如今年天气好,可能会与山东番茄上市时间重叠,提醒农户早日找好对接市场;除此之外,对失信收购商,政府应当出面协调,不能让农户独自面对。面对此次“番茄滞销”问题,政府应当第一时间进行平台搭建工作,帮助农户进行直销。
外地案例政府出钱打开市场销路
贵阳白云区1亿斤西红柿滞销
政府出钱出力,帮助农民打开销路
2008年8月16日,记者从白云区获悉,针对该区西红柿产品严重滞销问题,该区采取了“外招大商,内管促销”措施,帮助农民打开销路,把损失降到最低。
为此,该区迅速成立了对外招商小组,推出了促销优惠政策,在8月16日至25日期间,凡到白云区批发西红柿的客商,除享受贵阳市政府的有关补贴外,白云区政府还每外销一箱西红柿补贴客商1毛钱。同时,该区从区、乡镇抽调干部进驻全区35个西红柿批发点,维护西红柿正常收购秩序。
外地案例最好可以建立农业保险
张福友也认为,全省蔬菜产业应形成“一盘棋”格局,有关部门应做好蔬菜产业的总体协调和科学规划,对种什么种多少进行统筹规划,才可以避免一哄而上造成的滞销困局。
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农业保险,由保险公司来承担意外风险。不过,也正是因为农业的风险很大,保险公司也不愿意做这一块的业务。
该负责人认为,只有通过市场体系的建设,对农产品协会进行扶持,让他们来对整个市场形态进行分析,向各地方政府提供当年的种植规划建议,完全实行订单农业机制,才可能有效避免各类农产品滞销事件的发生。
农产品滞销的反思解决卖难须建立长效机制
农产品频繁滞销期待农业转型
农产品频繁滞销期待农业模式的转变,用市场规律来配置农业生产的相关要素,促进农业向现代集约化与规模化农业转变,实现农民的“职业化”。
解决农产品“卖难”须建立长效机制
首先,从国家层面上做好规划,促进产销平衡。不仅要确定蔬菜的种植区域,还要在保证种植的基础上,为生产出来的蔬菜找到对应的销路。
其次,要加强组织创新,鼓励农民把农产品拿到城市去销售,这就需要将产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一方面加快合作社建设,进行规模化、组织化生产,产出高质量的农产品;另一方面对一些适合深加工的产品譬如马铃薯等进行深加工。
另外,还可以考虑利用国际市场,将过剩的产品销往国际市场。再者,要加强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由地方政府出面选定合适的蔬菜生产基地,保证本市的蔬菜供应,并且每个城市要选择几个核心的蔬菜品种给予政策支持。譬如说,政府对蔬菜收购设定一个价格,一旦市场出现价格波动,菜价过低,地方财政就拿出一部分资金来补贴农户,不至于让农户因为赔钱而丧失种植积极性。
结语Epilogue
看到去年种植西红柿很赚钱,今年就很多人一窝蜂地学样也都来种植西红柿,导致今年西红柿大丰收卖不起价格。因为今年亏本,明年很多人又不敢再种植,可能又会导致西红柿的价格上涨。
年复一年的恶性循环,如果没有政府有关部门的种植指导,将会使广大种植户丰产不丰收,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不能遵循有序的市场规律。
当然,在当下,面对这些被烂在路边或者直接烂在藤上也不愿摘下出售的西红柿,面对这些无助的种植户,小伙伴们又有什么好的方法解决呢?不妨一起为他们支支招。
如果你喜欢吃西红柿,也愿意到这些种植户那边买上一些,那也是极好的!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