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全面沉着地看待历史
我从懂事以来知道的中国民族史,就知道“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灿烂的文明”,这话当然没错,从传说的夏禹时代到现在,因为中国史学的发达,历史的记忆一直保存,由此也定义了学者所认知,大众所传播的文明史。然而历史毕竟有复杂性,如何正确继承历史,我认为只要心态积极,并没有统一的模式。比如先秦诸子是我们的骄傲,然而先秦诸子之间的思想差异却很难用统一的模式继承。儒家提倡积极入世,但道家认为应该远离尘嚣,而韩非则认为儒家是败坏社会风气的五种蛀虫之一。都是精神瑰宝,但确实很难用统一的模式继承。
而我觉得对先秦诸子最大的继承,就是自由思想的传统。只有自由思想才有创新,至于某些人担心的只有思想对社会可能有的危害,我想,既然有宪法法律,应该就不用太担心。
中国历史也有很暴力的一面。比如说每个王朝末期不停地杀人,这当然也是历史的一部分,对于这些,似乎应该是吸取教训,用更好的制度防止这种天下人相食悲剧的再一次发生,而不是认为中国历史上什么东西都是好的。
中国文明的发达中华民族的向心力所在。因为文明和制度在当时的发达,所以就形成了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汉文化辐射圈。文化软实力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似乎是我们现在应该无形中多交朋友的一个借鉴。
宋代文化制度的发达,让军事上比它更强大的契丹和金国都在文化制度上采取宋制。
因此,我觉得对文明历史的继承没有选择辨别,是一种贴上标签的懒人行为。于丹式心灵鸡汤式闭着一只眼的学习不可取。
然而现在的风气,是对中华文明的骄傲过了头。似乎五千年来的领先,现在中国也必然要领先。
比如说国足对卡塔尔的比赛失利,所有的人都认为是主教练佩兰的错,但很少有人想到是国家队的实力不行。因为“古国古”,中国的领先(包括足球)是必然的,这一场失利,戳到了某一部分人心里的痛处。
从同胞到日本买马桶盖,到去日本旅游,网络上又一篇打杀之声。似乎因为他们去了日本,从同胞变成国贼。
一个民族的心态如果只有暴戾的习气,那这个民族永远是没有出息。
我们民族的灿烂文化,曾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过贡献,因此,我们也不要讳言自己在器物和制度上某些方面落后的事实,掩耳盗铃,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
中国历史也有很开放的时候。比如唐代不怎么讲户籍国籍,胡人、遣唐使都在朝廷为官,广州港有阿拉伯人的开放定居点。北宋一边和西夏作战,一边招纳西夏部落的领袖,西夏人后裔刘光世,还成为南宋的中兴四大将之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发,也在宋朝。
当下对一些历史事件的切入点,也是可以商榷。比如,郑和下西洋之后比西方领先了几百年,但是从此之后,“中国片板不许下海”,当下主流的切入点是,我们早玩过了,我们不屑,我们爱好和平,不然还轮得到你们?但是从来不会从另外一个更严峻的点切入,假如明清以更开放的心态面对世界,可能就没有19世纪、20世纪的惨剧了。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了明中期的海商汪直身上。作为客居长崎,武器远超日本大名,建立庞大的东亚海上帝国,也帮助过朝廷维护海上秩序的汪直,最后被朝廷诱杀。但是现在更多渲染的是倭寇(被定义为多半是日本人)的烧杀掳掠。
只有以平和沉着的心态面对历史的全部,才能开创更好的未来。(文/金邦一)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市委工作务虚会召开
要闻12-12
-
温州市第十四次妇女代表大会开幕
要闻12-12
-
11月份,温州CPI同比下降0.3%
经济12-12
-
温州理工学院附属三所学校正式揭牌
科教文体12-12
-
北麂山灯塔实行值守志愿服务满十年 守出“心灵的宁静”
社会12-12
-
吃的玩的赏的陆续开张 洞头东沙不夜港旅游业态再“扩圈”
社会12-12
-
全景沉浸式探索戏曲观演新样式 温越版《封神》邀你“入局”
科教文体12-12
-
永嘉农产品“出海”拓市场
经济12-12
-
十几岁孩子腰椎间盘突出 “腰不好”越来越年轻化
社会12-12
-
郑思维迎来国际赛场“最后一舞”
科教文体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