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细节显示:施耐庵怎么看都是一个杭州通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作者:2015-11-22 17:11:27
核心提示:
查看评论

  研究者马成生:施耐庵怎么看都是一个杭州通

  虽然老杭州随口就能说出小说里的杭州印记,比如张顺和涌金门,鲁智深和六和塔,还有西泠桥畔的武松墓等等,但在大部分人的印象里,这些只是零零散散的点到为止,《水浒传》里的主要人和事还是出在山东。

  而且,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有一部分研究者的认定、包括百度百科所“登记”的作者施耐庵的籍贯,都落在江苏。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浙江《水浒》研究会会长马成生却认为,如果仔细从小说内部来考察,就必然会发现一个关键性的与《水浒传》关系最为密切的地域——“钱塘”,也就是杭州。

  正因如此,把枇杷,写到北方环境里的情节,在《水浒传》里有“木佬佬”(杭州话,意为很多)。

  “这说明钱塘施耐庵长期生活在杭州,他没有去过长江以北。”马成生还是文学大家钱钟书的学生,多年来,他潜心研究《水浒传》,尤其是跟杭州的关系。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把暖冬移植到江北

  “雪夜上梁山”写成“仲夏夜泛舟”

  《水浒传》现存完整的刻本,是明嘉靖年间杭州容与堂刊印的百卷本,署名为“钱塘施耐庵的本”。最早录有此书的是嘉靖年间《百川书志》,题作“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说这句话的,也是个杭州人,明代藏书家、著作家郎瑛。

  不止是他,在明代,田汝成、汪道昆、胡应麟、王圻等,都一致肯定施耐庵是“钱塘人”、“越人”、“武林人”,在明代,没有任何人提出否定的观点。当然,最关键性的“内证”,还是作者在小说中的描写。

  《水浒传》里写到的地方,有北方,也有南方,但马成生发现,只要一写北方,就乱了章法。

  比如,从水泊梁山到陕西华州,在当时的交通状况下,竟然几天就到了;武松在河北沧州柴进庄上与宋江分手,回故乡清河县“看望哥哥”,作者居然让武松莫名其妙越过故乡而错下阳谷。在同一回中,阳谷县知县对武松说:“你原是清河县人氏,与我这阳谷县只在咫尺。”

  “清河与阳谷分属两个省,中间相隔好几个县,怎么能说近在咫尺?”马成生说。

  在朱贵酒店里,林冲问去梁山泊还有多少路。酒保说,虽然没多少路,但全是水路。如果要去,须要坐船。

  林冲上了梁山,只见“芦苇泊里三五个小喽啰,摇着一只快船过来”,“见那八百里水泊梁山……山排巨浪,水接遥天”。

  马成生说,当时描写正是严冬季节的北方。大约半个多月前,林冲投奔梁山泊途中,已经“纷纷扬扬下着漫天大雪”,按照北方的实际情况,在这寒凝大地的一年最冷时日,就是“滔滔黄河”也常常要坚冰封锁,可以走人跑车了,梁山泊边居然不会结冰,照样行船,而且还“山排巨浪”。

  “作者根本不知道北方严冬的特点,至少,他没有亲身的感受。正如马幼垣先生所说,《水浒传》作者把‘林冲雪夜上梁山’写成‘仲夏夜泛舟’,暴露了他寒冷时没有在北方生活过。”马成生说。

  这样看起来,施耐庵似乎是把江南的暖冬景象,移到了江北。

  新版电视剧《水浒》梁山108好汉

  东新桥、定香桥

  这些位置老杭州都说不出

  有别于对北方的“生疏”,一写到杭州,尤其是西湖一带,施耐庵就熟稔起来。桃、李、荷花、菊花、梅花,西湖四季的代表性花卉,还有各种亭台楼阁,都描述得相当妥帖、清楚。

  当然,有人会讲,作者曾在杭州为官数年,这点描写很正常。

  但是,小说中多次出现了连老杭州都不太知道的桥、村、路。

  宋江率领主力部队进入杭州东北郊,经临平山来到皋亭山,直近东新桥下寨,然后决定兵分三路进攻杭州城。其中一路从北新桥取古塘,过桃源岭在灵隐寺屯驻。

  这东新桥,在杭州众多桥梁中,并不显眼。更重要的是,自皋亭山(今半山)西南向到杭州的北关门,这座桥基本位于这一条直线上。“‘下寨’不是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的,往往需要特殊地势,说明施耐庵对东新桥一带被称为‘关’这一特殊形势非常熟悉。”

  而这“北新桥”,是杭州西北角一座普通小桥,古塘即今天古荡,翻过桃源岭右转约四里就是灵隐寺了。这么一条小路,估计现在很多杭州人都未必知道。

  再看西陵桥(西泠桥)。张顺在此看西湖,“远望城郭四座禁门,临着湖岸。”这四门,就是钱塘门、涌金门、清波门、钱湖门,在西泠桥上看,确实如此。

  宋江祭奠张顺,把白旗插在西陵桥,“朝着涌金门”、“仰天望东而哭”。为什么“望东”?因为涌金门在西陵桥东边。

  紧接着,宋军分两路来袭,其中南山一路在“定香桥”遇到李逵他们,军兵大半被杀下湖里去。

  这座桥,很少有人知道。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里,仅仅提到了一笔:定香寺在艮山门外,宋乾德四年,建于西湖上,成了定香桥。

  马成山考证,这个方位,在南山路的终点,虎跑路的起点,老杭州都知道的赤山埠,上面有一条水沟,流经太子湾西边,汇入西湖。

  “定香桥自当架在这条小水沟上。”马成生说,这无疑是杭州数十座桥梁中最小的桥梁之一,但作者却描写得如此精准。,可见,这桥落于“大西湖”的范围,与田汝成所说,也不矛盾。

  还有范村。宋江攻陷杭州城后,即经六和塔、五云山、范村,直杀过富阳。范村,就是现在的梵村,位于梅家坞口的钱塘江边,是不过数十户人家的小村。从杭州打到富阳、桐庐,再直捣淳安方腊老窝,正是经过这里。

  鲍老、兰桥风月

  《武林旧事》里的“杭州制造”

  这样一个明显对地理、路线要求十分精准仔细的人,怎么会容许自己在描写北方环境的时候,错误这么多呢?

  马成生说,在《水浒传》所描写到的数十座城市中,没有任何一座城市像杭州有这样的待遇。

  所以,施耐庵怎么看都是一个老杭州

  只有老杭州,才会熟悉这座城市的市井文化,这不是“到过”、“到此一游”、“听说”可以体会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小说里乐此不疲地植入杭州生活。

  《水浒传》第三十三回,写宋江等四人看灯,遇到一伙舞鲍老的。“那跳鲍老的,身躯扭得村村势势的。”

  这个舞鲍老,是一种戴面具的舞蹈,舞蹈者做出各种滑稽的动作,逗人发笑。

  《武林旧事》、《梦粱录》等里面,都提到了这种南宋杭州的娱乐节目。直到上世纪中叶,杭州在一些节日的游行队伍里,还有这样的“遗风”。可见,作者用了进来。

  《水浒传》第六十六回,北京大名府元宵节,时迁趁机上翠云楼放火之际,“挟着一个篮儿……篮儿上插几朵闹鹅儿”。

  “篮儿、闹鹅儿的儿尾音,只在大致相当于杭州城区这么个小范围内流行,往往只有老杭州才会使用。”马成生说,更重要的是,这个闹鹅(也写作闹娥),在《武林旧事》卷二《元夕》中有记载,是南宋时杭州妇女元宵节的饰品,多为白色。

  就算写到酒,他也不放过。宋江上浔阳楼,酒保“托”上一樽兰桥风月。

  “这就是杭州的酒。”马成生说,《武林旧事》卷六《诸色酒名》、《西湖老人繁胜录》的《酒名》中,都载有“兰桥风月”。

  本篇参考书目

  《杭州与水浒》作者马成生

  宋史学家虞云国:好汉传奇背后的南宋杭州风尚

  既然《水浒传》里有这么多江南元素,那么我们在阅读这部小说时,除了关注英雄好汉的故事之外,如果从有趣的民俗民风入手,或许会看到不同的风景。

  11月21日,一场主题为“《水浒传》与宋代社会民俗”的讲座,在杭州图书馆举行,由浙江大学公众史学研究中心、杭州市社科院南宋史研究中心等主办。

  主讲人虞云国,宋史专家。在他看来,《水浒传》话本流传时期,是在南宋到元代。正式成书的时间,应该在元末到明初。

  因此,书中所反映的是宋元之际的社会风俗。“当时社会风俗的变化,不像现在这么快,古代六七十年,并没有很大的变化。所以,是可以拿来研究宋代的社会民俗。”

  虞云国提到了四个有趣的宋代民俗,他从历史学、社会史的角度,对《水浒传》里的宋代风俗进行了全新的解读——

  那时的杭州酒楼

  有题字的粉墙

  “柴进引着燕青,径上一个小小酒楼,临街占个阁子……宋江、柴进也上樊楼(北宋开封最大的酒楼),寻个阁子坐下,取些酒食肴馔……只听隔壁阁子内有人作歌。”

  阁儿、阁子,是一个概念。《水浒传》里提到这些词,我认为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一般起居的小房间。而我们特别要注意的,是另一种“阁子”。这种阁子,就是当时酒楼、茶馆的包房。

  “宋江起身,出得阁儿,吩咐茶博士道:‘那官人要再用茶,一发我还茶钱。’”

  何涛和宋江就是在茶馆的阁子里,商量机密公事。

  茶馆、酒楼的包房,可以和整个宋代城市经济发展、市民生活的繁荣联系起来。因为有了城市生活,城市里的人有各种文化消费的需求,所以才出现了阁子。

  比如,翠云楼楼上楼下有百十处阁子,就是有一百多间包房。

  根据现在流传下来的很多文献、图画材料,大体可以还原宋代阁子的情况。

  北宋东京的酒楼一般是两层楼,楼上是阁子,楼下是散铺,我们现在的酒楼也是如此。

  南宋时杭州的情况,也是如此。南宋的酒楼分官营和私营,杭州城里有十几座官办酒楼,每个大酒楼里都有自己的歌妓,作为阁子里的“服务人员”,你能随心所欲“点花牌”。当时的经营者为了提高阁子的档次,会在里面放插花、名人字画。还会留下一堵粉墙,让你专门题字。所以宋江在浔阳楼的包房里题字,是有历史依据的。

  从朝廷到民间

  男子爱簪花

  柴进与燕青,“凭栏望时,见班直人等多从内里出入,幞头边各簪翠叶花一朵。”

  如果现在一个男人插花,很怪,但在宋代是很正常的。唐宋两代人头上插花,不是女性的特权,男子也是可以的。

  宋代每逢重大节庆,皇帝祭天、生日、宫廷宴会、进士中举,君臣都有戴花的习惯。《东京梦华录》讲到宋徽宗每次出游回宫,骑马,都要戴一个小帽,小帽上面戴朵花。

  在南宋杭州,也很流行。南宋诗人姜夔写过一首诗,里面写:万数簪花满御街。有一次,从景宁宫祭祀回来,皇帝和群臣戴着花,通过现在的御街,“但见红云冉冉来”。河坊街一带真是一片花海。

  宫廷戴花,分为三种情况。真花,最名贵。大部分情况下,是人造花,它又分为三种:绢花、罗帛花和滴粉缕金花。

  一般官员聚会,也有戴花的风习。苏东坡写过一句:帘前柳絮惊春晚,头上花枝奈老何?这是他去参加某个官员的酒席,戴了花后发出的感慨。

  从官场文化看,簪花很普遍,而且引领整个民间风俗,所以一旦传到民间,更加变本加厉,不论性别年龄贫富,簪花,都成为习惯。而现在,我们结婚时,新郎还要戴花,我估计这是唐宋时期男子戴花的遗存。

  李师师与燕青

  南宋缠脚之风

  在民间流行

  燕青到了李师师的阁子,“但见当下李师师轻移莲步,款蹙湘裙,走到客位里面。”

  美女李师师是否缠小脚?

  宋江在梁山闹事的时候,正是宋代政和宣和之际,而这一段时间,恰巧是中国女性缠脚史由宫廷播向社会的重要时期。

  从我们现在看到的比较早的可信记载里,最早缠小脚的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一个妃嫔。进入宋代后,大概到北宋中期,民间歌妓也开始缠脚。而现存最早的歌颂小脚的诗,出自苏东坡的词《菩萨蛮》。

  到了宣和年间,缠脚的风俗走向整个东京城。东京城的商店里,出现了两种商品。因为脚分肉感、骨感。肉感的脚,裹起来肥肥的不好看,就要给它减肥,于是出现了一种药方:瘦金莲方,让小脚更骨感一点。第二种,宣和晚年出现了一种鞋样,叫做“错到底”。

  既然有这两种商品出售,我们可以推断,北宋宣和年间,东京城里女人裹小脚已经很多了。到南宋,在市民中间,裹脚之风开始正式流行。

  本篇主讲学者

  虞云国

  宋史学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导,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撰有《宋代台谏制度研究》、《细说宋朝》等专著,主编《宋代文化大辞典》等。

  【浙江新闻+】

  杭州大街小巷里的水浒故事

  自南宋开始,杭州街谈巷语与“水浒”的民间故事最早就流传在杭州的街头巷尾。

  宋末元初,由周密在杭州癸辛街上写的《癸辛杂识续集》中就记载着“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后人把流传在杭州大街小巷的“水浒”民间故事改编成“小说”和“讲史”等,在杭州的瓦子(游艺场)里进行说唱,有人将其加以整理成书面的话本,为后来《水浒传》的成书提供了主要的蓝本。

  专家考证,“水浒”的主要出生地,是现在的西溪湿地。水泊梁山的山水,与从古荡、蒋村,直至留下、五常等乡镇的溪、荡颇为相似。而且,水泊梁山的芦苇、水荡港汊以及柿子、莲藕之类,也是根据西溪水域的状貌概括出来的。

  陆勇强在一篇文章中曾写到——

  称当年宋江的水军便驻扎在西溪,终日在西溪水域操练。后来,宋江打败了方腊,不少水军看到西溪有山有水,水域宽广,鱼虾成群,又连年征战,不想北上受封,而是找了借口脱离了水兵,躲了起来,从此在西溪一带繁衍了下来。他说西溪一带的人,民风中仍有豪气,当属水军遗风。

  如果翻一下《水浒传》,征讨方腊成功之后,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的英雄不少,“船伙儿”张横、“没遮拦”穆弘、“毛头星”孔明、“旱地忽律”朱贵、“锦豹子”杨林、“白日鼠”白胜、“笑面虎”朱富,“豹子头”林冲,还有战死在杭州的“急先锋”索超、“火眼猊”邓飞、“赤发鬼”刘唐、“丧门神”鲍旭、“通臂猿”侯健、“金毛犬”段景住等等。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张湉|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