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精准扶贫 补齐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短板

精准扶贫 补齐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短板

温州网 2016-05-31 10:21:05
要求从完善精准扶贫长效机制等三个方面进行精准发力,确保贫困现象不出现反复,到2020年的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超过1.5万元。

  温州网讯 5月27日,市委召开十一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研究部署我市补短板工作,审议通过《中共温州市委关于补短板的实施意见》。其中,补齐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短板列为九项主要任务之一,要求从完善精准扶贫长效机制等三个方面进行精准发力,确保贫困现象不出现反复,到2020年的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超过1.5万元。

  市委常委会主持会议。市委书记徐立毅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全会作工作报告。市委副书记、市长张耕等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加快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所在。要把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责任,坚持“输血”和“造血”两手抓,强化精准扶贫,通过发展产业带一批、促进就业扶一批、推动移民迁一批、发动社会帮一批、强化兜底保一批,努力增强低收入农户自我发展能力。

  1.完善精准帮扶长效机制。切实加强产业帮扶、科技帮扶、创业帮扶、就业帮扶、金融帮扶,积极探索多元化社会化帮扶模式,加大对落后地区“输血”力度。健全低收入农户数据库,建立民政低保和扶贫对象数据库对接机制,实行动态调整,做到帮扶精准到村、到户、到人。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实行扶贫资金与脱贫任务相挂钩,针对性加大重点片区基础设施、民生保障、产业发展投资力度。完善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帮扶机制,缩小城乡低保差距,有条件的县(市、区)统一城乡低保标准。建立县(市、区)、乡(镇)、村(社区)三级扶贫责任捆绑机制,明确各级扶贫工作责任清单。

  2.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完善和深化山海协作机制,继续支持原欠发达县发展,增强山区等落后地区“造血”功能。实行异地搬迁差异化补助政策,推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山区、库区、海岛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的异地搬迁。探索财政资金折股量化帮扶,将扶持产业项目的财政资金,以固定回报的方式将全部或部分收益量化给重点帮扶对象。培育扶贫资金互助组织,新建扶贫资金互助组织20家以上。实施扶贫致富带头人计划,提升农民基本素质。鼓励低收入农户以承包土地、集体资产股份参与合作开发经营。实施光伏小康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加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扶持力度,推进强村惠民行动,重点扶持薄弱村,规范提升富裕村,带动发展一般村,到2020年全面消除年收入10万元以下集体经济薄弱村。

  3.大力发展美丽经济。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加强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合理引导农村居民点布局,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实施“小县大城、旅游小镇”工程,扶持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镇,打造一批集乡村旅游、村民居住、高端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民宿群,建设一批具有生产、观赏、体验、游乐功能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生态农庄、农家乐园,推动各类美丽经济形态串珠成线,鼓励农民依托自然资源、发挥生态优势,积极经营山水、经营村庄、经营家园。到2018年,每年建成美丽乡村精品线10条、特色精品村100个、特色精品民宿30家、美丽乡村综合体5个。会议强调,补短板是事关温州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任务,也是对各级党员干部作风能力的综合检验。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切实增强补短板的政治定力、责任担当和行动自觉,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作配合,狠抓责任落实,坚决打赢补短板这场硬仗。要坚定信心补短板,大力弘扬温州人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创业创新的奋斗精神,咬定目标,众志成城,苦干实干大干,推动温州发展迈上新台阶。要提升理念补短板,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推动干部工作理念、思维模式和方法手段与时俱进,提高解决问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创造性地做好补短板工作。要创新载体补短板,把实施系列“三年行动计划”作为补短板的关键举措,抓纲带目,破难攻坚,狠抓落实,久久为功,真正使补短板的过程成为推动发展、造福民生的过程。要落实责任补短板,对补齐短板的重要任务和举措,明确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人,坚持严督实查,营造浓厚氛围,形成补短板的大合唱。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李思思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