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三垟速度:铆着劲 捧着心 不停歇

三垟速度:铆着劲 捧着心 不停歇

温州网–温州日报 2016-07-25 10:33:50 沙默

  近日,瓯海区三垟街道上垟和池底两村城中村改造现场办公室挂牌,这意味着该街道自丹东村和沙河村进入旧房拆除的冲刺阶段之后,又翻开了旧村改造的新篇章。就在今年上半年,三垟街道实现征迁重点村——丹东村、沙河村征签约率分别从8%、14%提高到98.5%、97%;用55天,实现两村腾空率从15%提高到99%以上,跑出备受瞩目的“三垟速度”。截至7月3日,两个村的旧房拆除率已达到93.5%。

  “上垟村和池底村克服种种困难,这两个村的旧房丈量工作目前进展顺利,池底村已100%完成丈量评估工作,上垟村已完成了近90%。”上垟村的“城中村”改造攻坚组负责人王仁隆告诉记者,计划今年9月底完成签约,11月底完成旧房腾空。

  “三垟速度”不是一次短跑,对许多像王仁隆这样的攻坚工作人员来说,更是一场锲而不舍的长跑。

  铆着一股劲跑出“三垟速度”

  三垟湿地公园是温州“5+2”亮点区块建设之一,涉及三垟街道9个村约4000户的整村搬迁工作。按照“一年大攻坚、两年出形象、三年展新貌、四年大开园”的要求,瓯海区在2015年重点启动湿地内丹东村、沙河村整村搬迁工作。其中丹东村共有人口599户,沙河村共有人口451户,拆迁总面积约40万平方米。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拆迁工作又涉及方方面面的事情,且三垟湿地都是整村外迁安置,土地全部统征。拆迁户面临着目前生活居住、生活出路困难,一时不理解,征迁工作在前期的工作并不顺利。攻坚组有工作热情,村民们却并不领情,3个多月过去,两村只签约40余户,腾空只有签约数量的一半,而签约的基本上是公职人员家庭。

  面对久攻不下的征迁堡垒,攻坚组硬是铆着一股劲,带头碰“硬骨头”,坚定“拔钉”。以经济杠杆撬动征收工作,瓯海区推出《三垟街道丹东村、沙河村城中村改造工程房屋征收奖励补充办法》,村民按期签约,将合情合法合理享受相关奖励。

  深入群众,以情动人,才让整个征迁工作能够“精准发力”。村民不给凳子,征迁工作人员就蹲着聊天,帮着算各种“经济账”“环境账”“子孙账”;去征迁户家吃了“闭门羹”,或者对方拒绝聊天,征迁工作人员就仔细留意拆迁户自身的难处,用心帮助其解决困难。征迁工作人员根据户主情况建立“一户一档一方案”,做到每一户都有针对性的化解方案。同时注重村级组织,发挥村两委干部带动作用,确保攻坚任务、政策解释等及时贯彻到户到人。百名干部深入湿地公园拆迁点与村民聊家常、谈心事,和村民们也成为朋友,也将政策宣传到每家每户。沙河村攻坚组现场副指挥潘建春说:“现在我负责的村民只要来到这儿,我就能和他拉家常了。”

  39天,三垟街道实现丹东村、沙河村征签约率分别从8%、14%提高到98.5%、97%;用55天,实现两村腾空率从15%提高到99%以上。备受瞩目的“三垟速度”背后是征迁工作人员一股子锲而不舍的韧劲。

  捧着一颗心迎来满意笑脸

  三垟街道的多个村居都位于三垟湿地公园规划的核心区域,作为温州新一轮城中村改造的重点区块,此次拆迁任务又多为整村搬迁,使当地的征迁工作的特点就是时间紧、任务重、矛盾多。

  在三垟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叶淑东看来,政策处理的难点往往来自于拆迁户的不信任,如何重建双方的信任感?三垟街道的工作人员在处置丹东村和沙河村的拆迁政策处理时就梳理解决了一批影响征迁工作的历史遗留问题,甚至帮助当地群众调解各类家长里短的纠纷,同时瓯海区司法局也派遣工作人员常驻三垟街道,专门为当地群众及时解决拆迁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让叶淑东印象深刻的一个案例是丹东村的一个村民因为在多年前没有正确办理土地使用证手续,在政策处理前期就遇到了文件确定房屋面积的困境,而如今原土地申请人及其子女又相继过世,在原有的问题上又增加了继承分配的问题,在处理前期可谓“一团乱麻”。然而,征迁工作人员不吝时间,来到这位村民家中帮助其梳理,之后又通过各部门联席会议让这户村民的家人凭借当初办证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有效单据来获得土地认证。“工作做得最晚的一天一直到晚上12点,终于把法律上的问题,以及继承分配中的纠纷全部解决,这位村民也表示非常满意。”叶淑东说,这样的经历在整个征迁过程中其实并不少见。

  为了更好解答群众疑问,攻坚组组建专门的政策释疑小组,解答三产安置、拆迁安置、货币安置以及其他关系村民切身利益的问题,特别是做好瓯柑临时储存点、老人周转房建设。记者近日在现场看到,丹东村的周转房按高标准建设,两层结构的楼房,总投资700多万元。而在周转房建成之前,当地还准备好了临时安置房,在沙河村的临时安置房记者看到共40多个房间,已经完成了简单的内部装修,基本每个房间都配有独立的卫生间兼浴室。“这些临时安置房的基本装修都已完成,需要安置的老人马上可以入住。”叶淑东说,实现了老人从旧房到新家的“无缝对接”,这样把工作做得细致,才能换来群众满意的笑容。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