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一个畲族村的脱贫探索:笔架山下的富源村

一个畲族村的脱贫探索:笔架山下的富源村

浙江日报 2016-08-24 11:04:00 祝梅 通讯员 林绳权
2015年,浙江成为全国首个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省份。在苍南富源这个畲族村,又发生了一个怎样的脱贫故事呢?

  村民喜摘丰收果。(资料照片)

  温州网讯 消除贫困,一直是全球性的紧迫议题。由于环境、文化等因素,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相对贫困,更是扶贫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2015年,浙江成为全国首个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省份。在苍南富源这个畲族村,又发生了一个怎样的脱贫故事呢?

  浙江最南端,天茫水清的苍南,离县城百来公里,有个富源村,近半人口是畲族。富源村如今还不算富:作为岱岭畲族乡的省级扶贫重点村之一,2013年,全村350户村民,低收入农户就占到157户。到2015年,全村低收入农户人均年收入8550元。

  这是一个扶贫“正在进行时”的故事。原先,富源村不叫这个名,2001年,朗腰、南山、斗湾、龙凤4个行政村合并,才有了如今的富源村。“取名‘富源’,是希望村里能够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致富路。”村委会主任陈书宝说:“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富源村正在进行的探索,暗含着浙江扶贫经验中最普适的因子:千方百计增强低收入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

  下山

  迈出脱贫第一步

  富源村146号,三层楼,外加一间阁楼。51岁的钟光纯坐在自家敞亮的厨房里,脚下是白净的地砖,墙壁刷得雪白,也贴上了瓷砖。

  6年前,新房刚结顶,一家四口就迫不及待搬下山来。“山上的屋子,一天也不想住了。”钟光纯说,在山上,全家人挤在一间20多平方米的茅草屋里,阴暗潮湿,衣柜里的衣服都要发霉。

  背靠笔架山,富源村人山上的日子却不像风景那么美好。山里的村民靠山谋生,不仅模式单一,山高路远,也成了村民致富的障碍。

  在山上时,钟光纯和妻子常常要将晒干的番薯干、山上割下来的草挑去市场上卖。从家里到马站镇的集市,走路要花上一个多小时。全家的收入都指着薄薄1亩多的田地,然而,“每斤番薯只能卖到1块多钱。”钟光纯的妻子袁晓琴回忆。

  转折发生在2002年,村里分批进行下山搬迁。新家园就建在山脚下,村里为村民统一打好了地基,按人头提供每人5600元的政策补贴,村民再自筹一部分资金建房。2008年,钟光纯离家前往新疆打工,一年多时间他省吃俭用攒下5万多元,回乡第二年就盖起新房。2012年,富源村成立扶贫资金互助会,借款主要用于解决村里农户生产资金的筹措难题,至今已借出220余笔。这些年,富源村的村民陆续下山,已搬迁129户。

  “今年,我们村最后42户的搬迁也开始了。”陈书宝介绍,搬下山只是第一步。在去年全面“消除4600”的基础上,温州市今年正加强对低收入农户的动态管理,逐村甄别出重点帮扶对象。针对这部分人,当地正通过农业企业和扶贫资金互助会进行试点,运用财政资金折股量化等创新手段,增加他们的转移性收入。

  对“大山上的居民”来说,下山搬迁,既能改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也能就近享有医疗、教育等优质资源,增加就业机会。浙江各级政府都出台相应的补助政策帮助有条件、有意愿的村民下山,在基础设施等配套政策方面给予重点支持。钟光纯的大儿子,读到初中家里就供不下去了。但现在,钟家坚持让小儿子好好读书。 “不能再让小儿子也辍学了。”钟光纯说。

  两年前,钟光纯家三层半的新居装修好了第二层,但再往上还是红砖裸墙。钟光纯说,和村里好些人家比,自己家是落后的,但和过去比,觉得对现在很满意,“以后的日子还会好起来。”

  增收

  新产业“造血”扶贫

  中秋前后,笔架山上,308亩特早熟蜜柑就可以采收了。李发勇是省农科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的专家,2007年以科技特派员的身份下派到岱岭畲族乡,一扎根就已第10年。

  对原欠发达地区来说,科技特派员的作用是“授人以渔”,通过新的技术、新的产业激发当地发展活力。选择特早熟蜜柑,就是李先勇的主意。“有好几重考虑因素。早熟品种具备市场优势,管理方式也相对粗放,村民比较容易上手。”他解释道,苍南是台风重灾区,发展农业,必须考虑自然风险。相较其他品种,橘子树根系发达,对风雨的抵御能力强,富源村所处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也让特早熟蜜柑的口感更甘甜。

  这片蜜柑林,恰好填补了富源村村民搬下山来的产业空缺。随着搬迁工作的推进,不少村民拆除了山上的旧房,复垦宅基地,村里可开发利用的土地不断腾出。“现在,我们的种植面积已经有1008亩,包括了265户村民的土地。”李发勇说。

  最初,富源村采用“基地+农户”的模式,成立专业合作社,农户以土地入股,对收益进行分红。但是有村民担心收成风险,现在,村集体暂时按照每年每亩地500元的租金回馈农户。“先确保村民的收益,投资收回后,剩余部分将用来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更多致富产业。”陈书宝介绍,目前,村集体累计投入260多万元,整个蜜柑林已扩展到第三期,去年总收入42万元。

  在富源村村两委的大院里,一幢二层小楼办起了富源来料加工厂。“村里免费提供这个场地,我也把工资开得高一些,尽量让村民多赚一点。”工厂负责人兰加斌告诉记者,工人都是闲在家里的村民。去年,厂里支付的劳务工资就有70多万元,工人人均年收入达到1.8万多元。

  来料加工这种“家门口就业”形式,是这些年来浙江异地搬迁政策的“标配”,广泛动员了闲置劳动力的增收力量。兰加斌这个点,9年来专注生产无纺布袋,在村里培养了一批技艺纯熟的工人。“最近每个月少说也有15万只的订单,都来自美国。”兰加斌说。

  生态

  再造一个活力畲乡

  在富源村新开辟的畲族风情文化园里,23岁的蓝琴琴担任了苍南畲族博物馆的讲解员。富源村将相关扶持资金投入到博物馆的建设中,馆内的老物件、旧照片,大部分都是从乡里搜集来的。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村民发现,从蜜柑产业、水果采摘到未来的民宿经济、四季花景,当年山高路远的笔架山早已不再是勉强糊口的“老家”,而是催生出更多生态红利,融入到富源村的未来图景里。

  “‘旅游+’,是富源村乃至整个乡今后的发展方向。”岱岭畲族乡乡长兰成子告诉记者,乡里没有工业,生态是最大的优势,结合畲族文化特色,下一步,这个民族乡将推进全域旅游。

  今年4月,富源村承办了全省第三届畲族风情旅游文化节。“我们近期将完成100多亩土地的流转,规划四季花海景观。”兰成子说,乡里正与富源村外出创业的温商接触,准备时机成熟时,利用闲置民房发展畲族风情民宿。

  隔一条马路,两边的富源村的房子有着统一的外立面,白色墙壁绘上了畲族独有彩带文字装饰,还有各式展现畲族文化习俗的壁画。“这些都是村里统一规划设计的。”陈书宝指着马路对面一座老房子,“这座老房子是特意保留的,也是畲族文化的见证。”

  李发勇也在谋划富源村农业的未来。他告诉记者,随着蜜柑林面积的扩大,今年的总产量将达到40多万斤,他正与电商平台进行接洽,要带着蜜柑“触网”。去年蜜柑林的42万元收入中,采摘游的收入就占到30万元。

  从博物馆的天台上向外望,远处的笔架山和富源村融为一体,俨然一张生态山水图。从“搬得下”到“稳得住”,再到“富得起”,这一步步,是富源村致富路上的坚实脚印。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李思思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