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发布《食品安全欺诈行为查处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单位和个人利用网络、媒体、移动社交平台等载体,编造、散布、传播虚假食品安全信息,也被列为食品安全欺诈行为。(2月20日《经济日报》)“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法为基。”但多年以来,生产经营欺诈、标签说明书欺诈、食品宣传欺诈等食品安全欺诈虽屡见不鲜,却没有明确具体的行为界定。此番相关部门终于弥补了这块短板,比如,普通食品使用“可治疗”“可治愈”等医疗术语,使用“纯绿色”“无污染”等夸大宣传用语,以转基因食品冒充非转基因食品等,均构成食品宣传欺诈。如此,无疑更有利于追责问责,维护食品安全,保证消费者的安全消费权。编造、传播食品安全虚假信息,也被列为食品安全欺诈的行为表现,治理食品安全谣言又迈出实质性一步。食品业谣言盛行久矣,有些人利用网络翻炒曾经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甲地之事套给乙地;或为吸引眼球炮制“××物质致癌”等信息;或发布含有虚假事实、数字、图标、专家发言的所谓新闻报道,还有的企业为在竞争中胜出,暗地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抹黑他人。这些行为误导了公众,也增大了食品安全的焦虑。对食品安全谣言保持高压态势,让造谣者付出代价,有利于形成维护食品安全的共治局面。一旦有谣言出现,应多方协作,加大辟谣力度,让谣言止于“治者”、止于真相。行业科学家和从业者应长期加大力度科普食品安全知识,比如食品添加剂的正常剂量使用知识和超剂量使用的危害,让消费者不再“闻添加剂色变”,掌握一些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养成科学理性的消费习惯。
本文转自:温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