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菜竟然是废塑料做的!”“无良奸商!”最近,你的家人朋友给你转发一则网友买到假紫菜的视频了吗?紫菜竟然是废旧黑塑料袋做的?这是真的吗?卓创资讯再生塑料分析师翟秋萍认为不大可能:近两年,受原油价格反弹的影响,再生塑料的价格一直在上涨,商家这样做不太划算。所以,不要再说“现在的紫菜都不能吃了”,一则谣言毁了一个产业的悲剧并不鲜见,辛苦的渔民还指望这个产业养家糊口呢!(据2月20日《法制晚报》)
在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的时代,公众的神经本来就比较敏感和脆弱,再加上谣言兴风作浪,一不小心毁了一个产业,真不是吓人,比如“毒豇豆”事件,就害得菜农倾家荡产,欲哭无泪。如果“紫菜竟然是废塑料做的”不及时证伪,不明真相的消费者就会不加鉴别的拒绝购买紫菜,而那些靠紫菜谋生的渔民就要喝西北风了。
事实上,紫菜谣言不是第一次传出来。2016年8月,紫菜谣言就凭空而起,闹得满城风雨,消费者半信半疑,“再也不吃紫菜”的说法不胫而走,对紫菜产业造成不小的冲击。为了辟谣,相关部门费了很大的劲,最终还不得不依靠媒体力量,才化解一场风波,这真是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
由此可见谣言有多可怕,也警醒相关部门,一来要加强监管,保证食品安全,杜绝造谣的来源;二来食品信息要尽可能公开透明,避免信息跑到谣言后面,辟谣的太费神,也难以获得消费者的信任,代价也太大了;三来过来食品安全问题太多,食品安全诚信流失太多,食品安全公信力脆弱,亟待食品行业和监管部门共同发力,尽快“强身健体”,增强公信力,才能有效对抗谣言,否则,食品安全一有风吹草动,消费者就草木皆兵,不只是引起不必要的社会混乱,也坑害行业诚信者,太残忍。
食品安全诚信正经历脱胎换骨的过程,整个行业还比较脆弱,经不起折腾,因此,行业自身要自强自立,自我争气,监管部门也要做到守土尽责,把紧食品安全的每一道关卡,看紧每一道大门,不让问题食品流入市场,这也是监管部门将功补过,更是不让消费者受到问题食品的伤害,树立公众的信心的必要,一旦公众对食品安全有信心了,即使有鼻子有眼睛的谣言,也将会不攻自破。
本文转自:温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