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士木:温州“包地”第一人

2017-02-25 19:46:00
1986年,他毅然从88户农民手中承包田地107亩,开始了土地规模经营,成了温州“包地”第一人。

  资料图片

▲1987年7月,时任省委书记薛驹(右一)、乐清县委书记仇宝兴(左一)到南士木(中)农场视察。 资料图片

  温州网讯 昨天下午2点25分,温州“包地”第一人、“温州模式”代表人物之一南士木因病在乐清逝世,享年72岁。他在临终前,还交代子女们要好好做人,好好做事。

  南士木,乐清柳市镇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乐清大粮仓之称的柳市平原涌现低压电器行业,但是新的矛盾出现了,当地的田地没人种了,原本亩产双千的良田被抛荒了,当时为柳市公社农科员的南士木,看着这么多田地资源浪费非常心痛。1986年,他毅然从后街村88户农民手中承包田地107亩,开始了土地规模经营,成了温州“包地”第一人,通过他科学管理和科学种田,一举夺得首季高产,在全市粮食高产竞赛的五个项目中夺得两项冠军。除按规定向承包户提供田粮外,他还连续3年向国家投售商品粮242吨,荣获温州市售粮“三连冠”。他创办田头粮站,冲破粮食只能国家粮食部门经营的框框;他创办企业,成立农业经济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组建粮农协会和粮农专业合作社,扩大规模经营,探索“两高一优”农业新路子,走农工贸一体化之路,推动农业大户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曾多次被评为省、市、县劳模;1989年获全国劳模称号;1998年获温州改革开放20周年十大风云人物称号;2009年获影响温州经济30人称号等众多的荣誉,是温州家喻户晓的先进模范人物,更是“温州模式”的代表人物之一。直到2006年底,60岁的南士木才从农业战线退休。

  “我父亲平时身体还不错,没想到一病不起,他一生都很勤劳,对我们女子的教育也很严格,他在临终前,还交代我们要好好做人,好好做事。”南士木的大儿子说。

  温州资深媒体人沈绍真曾多次采访报道南士木的先进事迹。他称,当时南士木创办农场的成功实践,成为改革开放中温州农业的一大亮点,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间,浙江日报、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也纷纷报道他的事迹,他是温州见报频率最高的新闻人物之一,他的事迹也受到费孝通、杜润生等高度评价。在家庭工业和柳市电器产业兴起后,从事农业效益比较低,但是他却选择了去种粮食,为当时粮食生产安全起着稳定和示范引领的作用,在温州和全省都是一面旗帜。但是,在此过程中南士木也并非一帆风顺,他是顶着政治、经济的双重风险压力闯过来的,在农业艰辛的道路如此坚守,真是难能可贵。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温网编辑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