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三大庙村民重建书法家谢云旧居:名人旧居 崇德尚文

温州网 2018-03-21 09:31:21
这座三进五开间的四合院建筑,是当地村民历时两年重建而成的,如今已成为这里的一张文化名片,一道亮丽风景。
重建后的谢云旧居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座地标式建筑。

谢云当众挥毫。资料图片

崇德堂内部。

  温州网讯 位于苍南县龙港镇江山社区三大庙村的谢云旧居,自今年元旦重建开放以来,每天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这座三进五开间的四合院建筑,是当地村民历时两年重建而成的,如今已成为这里的一张文化名片,一道亮丽风景。

  现年90岁高龄的谢云,是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诗人,现居北京。

  村民要建“崇德堂”

  三大庙村是典型的江南水乡。

  出生于这个村、生平宦游在外,现居京华的谢云对家乡故宅一往情深,他常自豪地对友朋说起,自己的老家旧宅门对七字山、笔架山,风景好!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为他出版的《谢云书画艺术》画册中,他把两间欹侧破旧几近倾覆的旧居的照片,印在精美的画册上;而更重要的是,谢老的记忆里,家乡闾阎还流布着自己上辈的祖德遗馨,休风懿范……

  前些年,苍南县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唤起了三大庙村干部群众改善村容村貌,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念头。村书记谢盛波、村主任谢树乐等望着就坐落在自己身边的谢云旧居,想起名满京华、德艺双馨的谢老。他们觉得应该重建这已经残破的旧居,重建后如果能请谢老捐赠一些书法作品等,无疑将成为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15年初,村主任谢树乐一行飞赴北京,拜访谢老,向谢老讲述了村里计划重建他的旧居,把它建成一处艺术园地的打算,听了他们的想法,谢老百感交集:他的一生创作成果丰硕,像2007年,他将68幅书法作品捐献给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同年他又将108幅书法作品捐赠母校平阳中学收藏;还有很多作品被日本等国收藏,如果家乡要建一个文化艺术馆舍,他尽可以创作或拿出一些书画作品充实其中。此时提起旧居老宅,还勾起了谢老一直萦绕脑际的对父辈的记忆——他的父亲谢志铭是土生土长的三大庙村人,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一生做了许多造福乡里的事。他从浙江省立杭州甲种蚕桑学校毕业后,回乡开设蚕种场,向四乡村人推广种桑养蚕,带动村民,增加了他们的副业收入。后来乡村蚕桑业衰落,他又在村里创办崇德小学,为家乡兴学育才。谢老至今还清晰地记得父亲当年在老宅里教他读书写字的情景。他向谢树乐建议,重建旧居的功用,除了作为艺术空间提高乡村的文化品位,让村民在该场所接受艺术熏陶外,还要发挥乡村道德教化,传承乡闾传统美德的作用。

  经再三推敲,他们决定,重建后“谢云旧居”,定名亦名“崇德堂”,以推动乡村道德文化建设。

  齐心合力建旧居

  三大庙村要重建谢云旧居啦!消息在龙港镇乃至苍南县干部群众间不胫而走。2016年初开始,在谢树乐的主持下,各项前期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筹资金、画图纸、请师傅、购材料……

  谢云旧居重建项目启动后,谢树乐首先遇到的难题就是资金问题。由于是村民自发建设的文化项目,开工之初没有政府方面的经费支持,谢树乐可以说是赤手空拳上阵的。他只好做家人亲戚、村干部村民的思想工作,向大家说明重建旧居的意义,动员大家筹集资金。在谢树乐他们的发动下,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村民们纷纷出资援助。像谢树乐的一些朋友每人都一万元一万元地出资。谢盛爱是谢盛波的哥哥,长期在外地做生意,受到父老乡亲筹资热情的鼓舞,一次性拿出数十万元资金给予支持……所有这些,使谢树乐他们的重建领导小组有了第一笔启动资金。而在此后的建设过程中,如果遇到购建材付工资等经费不济,都由谢树乐以个人名义担保赊欠下来。谢树乐告诉我,这项工程总共花了800余万元,后来也得到了县里和镇里政府的资金支持,但到目前还欠债400万元,由他个人名义承担着。

  与此同时,在京城的北京浙江企业商会副会长卢真和北京苍南企业商会副会长谢树淼等人也积极和谢老进行事务对接,参与协调。

  三大庙村村民上下同心,全力以赴启动文化名人旧居重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热情,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重建工程启动前,龙港镇为此事召开镇长办公会议,对重建工程中的首要问题,即土地安置问题给予解决。按照图纸规划,谢云旧居周边有8户12间民房需要拆除,镇长办公会议决定,这些居民安置的土地指标由镇里落实解决。

  重建工程进展中时时遇到困难,时任县长的苍南县委书记黄荣定关切地叮咛和鼓励谢树乐:谢云是你们三大庙村的骄傲,这个项目是文化传承项目,你既然把担子挑起来了,你就要一口气把它搞好。

  2016年6月6日,谢云旧居重建工程即隆重奠基。

  就在奠基之前,还有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这8户12间邻居民房拆迁事宜。谢树乐说,当时时间紧迫,但让他特别感动的是,那8户邻居有感于乡谊,及比邻谢云这位著名艺术家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他们都主动服从拆迁大局,不需要签订协议。像邻居谢德伟、谢德清三兄弟,在谢云的旧居旁还有一块地,但听说村里建谢云旧居要用到这片地,他们就分文不取便无偿地供给了旧居建设。

  为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工程开工后,谢树乐和村班子成员全身心地投入劳动和监管。特别是动工之初,谢树乐都自己参与平整土地、搬运材料等体力劳动,每天早上出家门时穿得干干净净,晚上回家一身泥一身汗,但他从不嫌脏叫累。他的爱人郑满花也大力支持,把家务活都承揽下来了。

  民众心中的文化殿堂

  重建后的谢云旧居——“崇德堂”,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座地标式建筑。

  从外表看,这座浙南古民居风格的建筑占地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三进五开间四合院结构,给人以视觉上的审美享受。耳房式台门,匾悬“谢云旧居”四个大字。屋脊两端为祥云尾巴造型,线条明快柔和,中进悬“崇德堂”牌匾,整座建筑青砖灰瓦,木柱板壁配以“卍”字格花窗,古香古色。进入庭院,古朴优雅的大宅风韵携带着文化气息,便扑面而来,即使这院内空无一物,其恢宏的形制也会吸引人进去一探它的深玄。建筑大门外墙壁上嵌着的一块石碑,点明了旧居重建的主题。其中一篇碑文为谢老撰写,文中指出重建旧居“以父谢志铭在村中谢氏宗祠创办崇德小学校名为旧居亦题名‘崇德堂’,亦以传承父辈造学乡梓之教”;同时感念家乡打造这处文化纪念园地及将其捐赠国家的作品刻石陈列,表达了一位游子对家乡的情怀。

  走进旧居、“崇德堂”大厅,只见四壁悬挂着一幅幅谢云的书法作品,及谢云父亲谢志铭先生和他朋友的遗墨,其中一副谢志铭先生当年生活蹇舛时撰写的自勉诗句,一纸流畅的行书抒发着这位乡贤甘于淡泊、穷且益坚的人生操守——“我四十余岁时,失业在家,甘守穷贱,作成联句一对,以自惕励,抄列于后,以供一阅:种田十亩,饲蚕廿筐,仰足事,俯足畜,士能若是;豪富多忧,清贫自在,无恒产,有恒心,我乐何如。”

  观此文,结合谢志铭先生的行状,让人看到的是一种活脱脱独步乡间的士人的生命境界!

  2018年元旦,谢云旧居重建落成,前来观瞻者将这座典雅的建筑挤得水泄不通。

  自落成开放之后,谢云旧居便成为苍南县民众心目中的文化殿堂,每天前来参观者络绎不绝。除了三五成群的零散游人,苍南县一些部门和社会组织也接连在此开展文化教育活动。

  苍南当地的孔子学堂50多人数次来这里实地参观学习;

  苍南县县直机关2018年“爱廉”第一课在这里开课;

  1月31日,苍南县人大代表100多人来此参观考察。

  ……

  重建后的谢云旧居及“崇德堂”,已经成了苍南县乡村建设中耸立的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庄千慧/文苏巧将摄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