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唱城市建设大戏 看温州城市巨变背后的民资担当
温州网讯 盛夏临近,李君喜滋滋地拿出年初收到的“幸福”利息,准备给全家谋划一趟短途避暑之旅。身未动、心已远,讨论起旅游目的地,全家人都是满满的幸福感。这笔家庭旅游基金来自于“幸福股份”的固定收益,李君至今得意于自己当年的眼疾手快,在一众购买者中顺利抢到“幸福股份”,“利率不错而且安全稳定”。
除了这份“稳稳的幸福”,让李君满意的还有家门口的市域铁路S1线,一天天在向着远方延伸,今后的出行之路将更为快捷顺畅。
将自己闲置的资金投到大型城市建设项目中,既享受到直接稳定的收益,也间接成为这座城市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这样两全其美、皆大欢喜的事情,在温州可有不少。
在温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史上,雄厚的民间资本可谓几度扮演重要角色,或是财政紧缺之下的鼎力相助、或表现为民资寻找出路的创新之举,其共同的结果是助力多个重大项目顺利落地,大大改变了城市面貌。这其中,有金温铁路的“开天辟地”,我国第一条内地与香港合资建设并经营的地方铁路;有市域铁路“幸福股份”的广泛发行,首开国内轨道交通民间募资的先河;有杭温高铁的民资入股,被列入国家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及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示范项目;还有温州高铁新城产城融合PPP项目的启动建设,成为目前温州投资最大的PPP项目……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始于困境倒逼,民间迸发而出的力量却是如此无穷强大!
民资入局破交通困局
打开“口子”改观中国
谈起支持家乡建设,“80后”李君笑着说,要追溯到她的小学时代。原来,上个世纪90年代,温州全市兴起捐资建设金温铁路的热潮,学校也不例外。怀着对火车的无限憧憬,李君毅然且郑重地将积攒了足足一年的20元零花钱投到捐款箱里,为此,她自豪了很久。
金温铁路贯穿浙西南山区,途经的地区占浙江省57%的土地面积和49%的人口,惠泽浙西南两千多万民众。
金温铁路意义重大。它是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里勾勒的东南大动脉:“温州在浙江省之南,瓯江之口,此港比之宁波,其腹地较广,周围地区皆为生产甚富者,如使铁路发展,必管有相当之地方贸易无疑。”
然而,因种种原因,金温铁路“命运多舛”,7次兴建,开工3次、停工3次,金温铁路依然搁浅,温州受困于“水路一条”的窘境,圆梦铁路遥遥无期。
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在温州列入对外开放城市,发展经济允许引进外资后,温州市领导找到香港温州籍著名学者南怀瑾寻求帮助,南怀瑾也毅然挑起了历史的重托和家乡的期盼。对于金温铁路,南怀瑾有自己的想法。他在《对金温铁路的浅见》一文中谈到,修建金温铁路,实际上不只是资金问题,更是怎样建立一个可行性办法的问题,“铁路一百多年来,从建设到运营,都需要改变,我希望从金温铁路开出一个缺口,渐渐整个把它改观。”
多方筹备,“缺口”终于打开——1992年11月18日,金温铁道开发有限公司成立,南怀瑾担任董事长的香港联盈兴业有限公司出资80%,其余的20%则由浙江方面出资。金温铁路建设由此催生了中国第一个规范化的股份制企业——浙江金温铁道开发有限公司,金温铁路也成为全国第一条内地与香港合资修建的铁路。1992年12月18日,金温铁路终于再次动工兴建。
五年的艰苦施工,金温铁路终于在1997年8月8日迎来了全线贯通,1998年6月11日全线通车。那一天,温州万人空巷,而温州火车站则人山人海,无数人披星戴月、千里迢迢地赶来一睹盛况。李君在父母的带领下也挤在人群里,那一天的场景至今留存于她的记忆里:“火车长啥样没记住,只记住很多很多的人”。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伴着哐当哐当的火车南上北下,物流、人流、资金流迅速实现了交换,温州经济越加蓬勃发展。
时间弹指过。南怀瑾希望看到的“改观”持续在发生。今年6月,被列入国家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及PPP示范项目的杭温铁路一期,迎来民资“大股东”——百盛联合集团。杭温铁路一期项目由民资控股51%,其余股份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省交通集团、温州市、金华市、台州市分别出资;采用“建设—拥有—运营—移交”模式运作,合作期为34年,包括建设期4年、运营期30年。
星星之火燎原中国、引领未来。如今,中国铁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呼声正一浪高过一浪。
“幸福”铺轨“蓝海”造地
民资大规模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越来越多的垄断性行业打开大门,民资开始以越发多样的姿态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有力支撑。
2010年,出于拉大城市框架、缓解交通压力的考虑,温州提出上马轨道交通——市域铁路S1线。2011年,市域轨道交通决定向民资开放,吸引市民成为市域铁路的投资者和受益者。为了让民资顺利“入轨”,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市轨道交通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发起成立温州幸福轨道交通股份有限公司,搭建市域铁路S1线的融资平台。
2012年,温州以创新者的姿态首开轨道交通向民间募资先河,正式开启“民资入轨”的破冰之旅。当年12月12日,市域铁路S1线增资扩股一期募集,仅上午3个小时,就募得民间资金2700万元,民资高涨的热情由此可见一斑。
在“幸福股份”一期成功探路之后,2013年7月,“幸福股份”二期——温州滨江金融街启动,首开温州城市房地产建设民间股权募资先河。2014年8月,投向市重点围垦项目“蓝海股份”一期启动,16亿元的蓝海股份甫一上市便一抢而空,民间资本用实力担当起这一幕造城大戏的主角。
如今,站在瓯江口新区极目眺望,浩渺东海旁,从广阔大海里升起的土地上正以“一日千里”的速度演绎着沧海变桑田的传奇。
从无到有、从新土到热土、从一张白纸到“产城融合”的新区。
看,瓯江口起步区8.63平方公里范围内共已建成24条市政道路,长度约为41公里,相当于1.5条瓯海大道;41座桥梁、河道12条正在建设……
看,生活配套设施在不断完善,护士学校已经开学,外国语学校完成首批招生,温州技师学校已经结顶,三甲医院已经在预装修,邻里中心正加快建设,人才公寓已对外服务……
看,创业创新的热情激荡东海之畔,威马新能源汽车智能产业园落户瓯江口产业集聚区,首辆新能源汽车EX5于今年3月下线;唯品会中国创新创业中心也已开建……
为创新出更多机制引导民资投身城市建设,2015年起,温州率全国之先试水PPP模式。当年3月,市发改委公布温州首批52个PPP项目,涉及市政、交通、能源、水利、教育、医疗、文化创意、体育、养老等领域,一经推出不少项目便被迅速认领。
PPP模式是将政府的部分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让给社会主体(企业),即“公私合伙制”,双方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关系,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如今,越来越多的重大项目采取PPP模式。今年6月29日,温州高铁新城产城融合PPP项目开工暨第一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高铁新城城市客厅施工现场举行,预示着高铁新城全面开发建设进入了快车道。
温州高铁新城产城融合PPP项目共计10大类84个项目,由中交投资有限公司牵头,与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二航局、二公院、四公局组成的联合体中标。项目合作期15年,滚动开发,分3期建设。项目总投资199.88亿元,投资额度大,在全国城镇综合开发PPP项目中排名第8,在浙江省排名第3,也是我市目前最大的城镇综合开发PPP项目。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夏晶莹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