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颜延之与“望海楼”

颜延之与“望海楼”

温州网 2018-07-30 10:04:28
谢灵运与颜延之,现在看来,真是有难得的缘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两人经常被归在一起谈论,时称“颜谢”
颜延之雕像,右侧为望海楼 林鸿麟 摄

《五君咏》

望海楼

《四库全书》本《颜延之集》《颜延之集题字》

陶渊明

  温州网讯 公元426年前后,南朝宋文坛领袖人物、诗人颜延之出任永嘉太守。这距离谢灵运任永嘉太守大概是四五年之后,在当时文坛上,颜延之与谢灵运齐名。

  谢灵运与颜延之,现在看来,真是有难得的缘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两人经常被归在一起谈论,时称“颜谢”;两人的年纪不相上下,颜延之只比谢灵运长一年;两人曾结成一派,反对徐羡之等谋立刘义符的主张,结果失败一同被贬;更为难得的是,两人一后一前,先后在温州出任太守……

  望海楼书写两位诗人佳话

  说起颜延之在温州留下的踪迹,大部分人会把他与洞头的著名景点望海楼联系在一起。

  如今,在望海楼,左手拿书、右手捋胡,陶醉于洞头的美景之中的颜延之塑像,矗立在楼前,讲述这座名楼的深厚文化底蕴。

  公元426年前后,时任永嘉太守的颜延之率属下巡视温州沿海,他对洞头的秀美山水称赞不已,特意在岛上筑望海楼,以观赏海景。那时的望海楼,建在洞头大门岛青岙山。过了400年,大概在唐宝历年间(825~826),当时的温州刺史、著名诗人张又新追寻颜延之的足迹,来到洞头寻找望海楼。

  可惜当时楼已被毁,张又新于是写了一首诗:

  灵海泓澄匝翠峰,昔贤心赏已成空。

  今朝亭馆无遗制,积水沧浪一望中。

  ——《青岙山》

  这首诗被收入在《全唐诗》中,也让这段文化佳话流传至今。

  千年时光流淌,望海楼几经沧桑。如今的望海楼坐落于洞头本岛东郊烟墩山,是洞头标志性建筑,曾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楼”。

  诗人太守,不为权贵折腰

  颜延之(384~456),字延年,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是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文学家。

  颜延之出身名门世族,曾祖颜含曾任晋右光禄大夫。祖父、父亲都任过太守一级的官。但是他少年时家道衰落,孤苦贫困,“好读书,无所不览”“居贫郭,室巷甚陋”,以致“行年三十犹未婚”(《宋书·颜延之传》),而他毫不在意。

  颜延之博览群书,“文章之美,冠绝当时”,却不为名利所动。他的妹妹嫁给了宋武帝刘裕的辅助大臣、刘穆之的儿子刘宪之,穆之念及通家之好,以及延之当时在江左声望,想予以提携,却被他拒绝。直到30岁,颜延之才到吴国内使刘柳处担任参军之职,第二年担任刘裕长子刘义符的中军行参军。

  颜延之性格孤傲,经常借酒发泄不满之辞,一无所忌,因此有“颜虎”的外号。颜延之与谢灵运曾因反对徐羡之等谋立刘义符的主张,被贬谪始安郡(广西桂林)。不久,刘氏王室再次发生政变,《宋书·颜延之传》记载:元嘉三年,曾经贬抑颜、谢的徐羡之被诛,延之被征为中书侍郎等官,赏遇甚厚。

  南朝宋元嘉年间,颜延之因言辞激越惹祸,得罪当权者刘湛、殷景仁等人,由此任永嘉太守。来温州前,他写下一首诗,以表达自己的忧愤之情:

  抗志绝操,笔陆谢刍。

  代食宾士,何独匪民。

  —— 《拜永嘉太守辞东宫表》

  永嘉任上写就名篇《五君咏》

  颜延之在温任太守时,致力于为民办实事,颇得温州人拥戴。在任上,他奖励开荒垦植,贷粮贷种;减免赋税,纾解民困;兴学促教,传播文化。特别在传播文化上,颜延之和谢灵运这两任太守,给当时的温州播下了文化的种子。

  颜延之到永嘉任上,忧愤难平,写成著名的《五君咏》组诗,“以述竹林七贤”。《宋书·本传》称,颜延之所谓借写“五君”,“盖自序也”——他正是借竹林七贤,表达自己的不平之意。

  《五君咏》中,颜延之称颂嵇康的最后两句是:“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驯?”意思是说:鸾凤的翅翼有时也会被人摧残,但高傲的性格是难以驯服的。也正因为高傲的性格,颜延之一生遭人嫉恨,故而为官三起三落,历尽坎坷。

  北宋的大书法家黄庭坚十分欣赏喜爱颜延之的《五君咏》,特意加以书写抄录,跌宕飘逸,刚柔相济,长枪大戟,气势非凡,是黄庭坚书法中的精品,真迹墨宝流传今世。《五君咏》被黄庭坚书写后更是名声大噪。

  刘湛等执政者读到《五君咏》,被颜延之傲世不恭的文句惹得更为恼怒,就派人代他为永嘉郡太守,让他闭门思过。颜延之因而在里巷旧居内深居简出,不与别人往来,长达七年之久。

  后因刘湛得罪宋文帝而被杀,颜延之得以东山再起,担任过御史中丞、国子祭酒、秘书监,太常等职。

  颜延之六十九岁要求告老,七十岁时宋文帝才批准他退仕。随后刘劭弑父篡位,逼迫颜延之出任光禄大夫。刘骏打败刘劭登基后,颜延之之子颜竣被拜为侍中,随后任吏部尚书,得到宠用。

  颜竣权势炙手可热,颜延之官居金紫光禄大夫,依然故我,儿子送来的财物一律拒而不受,还是住在原来的茅草屋里,布衣素食一无所改。公元456年,颜延之因病去世,时年七十三岁。他的著作多已散佚,后人有辑本《颜光禄集》。颜延之今存诗29首,为后人称道的主要有《五君咏》《北使洛》《还至梁城作》及《秋胡行》等。

  与谢灵运互有唱和

  颜延之的诗文辞藻艳丽,当时的人们常将他与同时代的谢灵运并称“颜谢”,还认为只有谢灵运和颜延之可以与西晋的潘岳和陆机相比。颜延之又与谢灵运、鲍照一起,被称为南朝“元嘉三大家”。颜延之的文学成就,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一席。

  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

  ——钟嵘《诗品》

  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钟嵘在他的文学理论代表作《诗品》中,对谢灵运和颜延之的评价极高。“元嘉三大家”鲍照则评论两人:“谢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像铺锦列绣,灿灿烂满目。”

  抛开文学上的关系,颜延之和谢灵运应该交情不错,两人与庐陵王刘义真(刘裕次子)关系都很亲厚,也因此曾为执政所忌,颜延之出守始安,谢灵运出守永嘉。刘义真曾对颜延之、谢灵运夸下海口:“得志之日,以灵运、延之为宰相。”(《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

  他是陶渊明“第一挚友”

  颜延之与同时代著名的田园诗人、思想家陶渊明更是私交甚笃,被誉为陶渊明的“第一挚友”。颜延之比陶渊明小二十岁左右,二人是心神相通的忘年交。

  两人的友谊在《宋书·陶潜传》中有所记载:在颜延之江州任后军功曹时,二人过从甚密;其后颜延之出任始安太守,每次因事路经浔阳,一定会和陶渊明在一起饮酒。有一次,颜延之造访陶渊明后离去时,给他留下两万钱相赠,陶渊明悉数送给酒家存放,以便随时去饮酒或取酒,留下“颜公酒钱”的佳话。

  唐代诗人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颜公二十万,尽付酒家钱。”

  陶渊明病逝后,颜延之写了情文并茂、真切感人的《陶徵士诔并序》。

  来源:温州都市报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