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禅意又有诗意的甘泉坊

温州网 2018-11-02 09:31:00
在鹿城,有一条东起五马街,西至松台山麓的街路,美名曰“蝉街”。但在宋代,此处即是三十六坊之一“甘泉坊”。
图为松台山脚八角井一景 陈国浩/钢笔画

  在鹿城,有一条东起五马街,西至松台山麓的街路,美名曰“蝉街”。但在宋代,此处即是三十六坊之一“甘泉坊”。

  谈甘泉坊,就免不了要提到一口井。据清《永嘉县志》记载,此坊西端的松台山脚有水井一口,井身用块石建砌,井栏高达60公分,长90公分,厚10公分,由八方青石围筑成八角井栏,俗称“八角井”。在温州,有一首以甘泉坊的“八角井”字做引子的绕口令,虽说空洞无聊,但也不妨让孩子试念一遍练练舌头:“八角井头八个角,有八张八仙桌摆自八角井头八个角上落,有八枝八棱竹种八角井头八个角八张八仙桌上落,有八只金尖儿歇八角井头八个角八张八仙桌上八枝八棱竹的顶上落,八大人走来,手捏八粒金弹子,打八角井头八个角八张八仙桌上八枝八棱竹顶上八只金尖儿的头上落。”

  不过八角井的别名甚多,温州话里,“角”与“卦”谐音,所以此井又称“八卦井”,并由此与民间五行八卦挂起钩来。另因松台山的那口著名的“仙人井”简称“上井”,而该八角井地处山脚,故又有“山下井”之称。此井不仅外壁镌刻精致,有“白鹿衔花”等花纹和图案,且井水清甜可口,久旱而不涸,故在众多的别名之上,又加上一个“甘泉井”之誉。而甘泉坊之名,便也由此而生了。

  如果把甘泉坊比做学名,那么蝉街则应算作乳名了。只可惜蝉街无“蝉”。因为凭据而查,此地在清代中期以坊口的松台山麓拥有唐代的净光禅寺为荣,而改名为“禅街”。所谓“蝉街”,完全是谐音所致。然蝉街好听,有诗意,让人有绿树成荫秋蝉争鸣的遐想。

  位于白鹿城西南角的松台山,东西走向,海拔39米,面积约9万平方米,最高处为海拔36.36米。古时因青松覆盖、山坪如台而得名。清代朱彝尊有诗曰:“苍苍山上松,飒飒松根雨。松子落空山,朝来不知处。”山巅原有宿觉大师真身塔。宿觉(665一713)为唐代著名高僧,圆寂后即葬于此。边上有寺,唐僖宗赐寺名为“净光”,故松台山又名净光山。后宋太宗又敕赐“宿觉名山”四字匾额,为松台山作锦上添花。南宋建炎四年(1130),宋高宗在温州时,曾以净光寺为都堂。

  温州之九山,论人文古迹,松台山无疑是最多的。其山麓东有金沙井,南有妙果寺,西有落霞潭,北有普觉庵。而山坪上除了冰壶道院、女贞亭,还有摩崖壁刻令后人流连忘返。金沙井为温州三大名泉之一,井旁曾有一座凉亭。后来即便井亭被毁,亭内石柱上的二副楹联,也被市民描在纸上作为永久的纪念。

  楹联一:井泛金沙,掏手悉清流白水;松添白月,举首即逼画催诗。

  楹联二:此间是宿觉名山,五色祥云传胜迹;其地有金沙古井,千年勺水问真源。

  至于那口大名鼎鼎的仙人井,则更是经久不息地流传在市井街坊。仙人井古称“上井”,恰与山脚的俗称八角井的“山下井”相对应。

  南麓的妙果寺创建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文昌禅师曾为主持。妙果寺内有一口无纽的铜钟,铸于北宋年间,当属温州“宝贝”。此钟名“济陀钟”,因谐音而俗称“猪头钟”,高6尺,重400余公斤,音响铿锵。街坊借楹联一对,“稽于史实,松台山上仙人井;留得民谣,妙果寺中猪头钟。”便名正言顺地将猪头钟与仙人井并列一道,携手领衔温州市井名胜之首。更有童谣唱:“叮叮当,叮叮当,山脚门外孤老堂,松台山上仙人井,妙果寺里猪头钟。”短短的三句歌词,向外人描绘了一幅鹿城古景图,因而也最终成为一首家喻户晓的温州民歌。

  妙果寺西侧,存有明朝大学士张璁的碑亭。其碑原设龙湾张璁家庙中,新中国成立后移此。亭内有汉白玉御碑三座,属浙南地区目前所能见到的最大的碑刻。中为御制诗碑,刻有张璁像。东西分别是明嘉靖皇帝为张璁所书的“孚敬”“茂恭”字号碑,其上各有“广运之宝”玺文,左右有“御笔”“嘉靖”两圆形图章。

  松台山西首山脚边,原有一诗碑:“水色溶山色,天空任所登。仙人邈不及,霞彩足为凭。落日烘虚谷,渔榔响暮罾。青云如可共,趁此好风乘。”此诗为道光年间永嘉知县谢茂荣所作,可想而知,当年谢知县面对落霞潭,先被勾起一番摆脱红尘之思绪,才有如此虚怀若谷的心境。沿石级而上,往东穿越茂密的松树林,即可重新回到蝉街口。

  来源:温州晚报

  □吕禅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董晶亮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