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英雄家书|他们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重温“英雄家书” 英雄故事穿越时空

英雄家书|他们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重温“英雄家书” 英雄故事穿越时空

温州网 2019-07-15 10:13:00

 【编者按】公元1949年5月7日,70年前的今天,温州和平解放。无数先烈为此献出了生命。他们的故事,有的见诸史书,有的广为流传,有的鲜为人知。温州新闻网支站-瓯网特推出英雄家书专题,讲述一个个这样的故事。这些故事,缘于一封封烈士的家书。这些英雄家书,有的因特殊的时代背景不敢用真实姓名落款,有的写于阴森的牢房,有的落笔在血与火的战场,有的甚至刚写完就焚毁在烈火中。信中承载的梦想和执着,力透纸背,永不褪色。回望历史,是为告慰先烈,他们于信中记下的心愿和梦想已一一实现。回望历史,更是为今日之重任,为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梦者凝聚智慧和力量。 

  阴雨霏霏,雾气迷蒙,抵挡不住的,是火热的爱国情。

  7月12日,13名“红话筒”宣讲团志愿者,带着“英雄家书”走进了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在烈士纪念碑前,他们为前来参观的人们诵读英雄家书,回溯英雄生平。

  鲜活的故事、滚烫的情怀,让人们感受着革命先烈们铮铮铁骨的誓言。

  烈士碑前诵读家书

  先烈故事跨越时空

  “我实在觉得高兴,这回能得林同志底介绍,跟你们通这第一封信……”

  当“红话筒”志愿者郑窈窕温情地朗读起陈再华写给左联的信。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慢慢浮现。那是封写于1933年的书信,信中内容反映出陈再华立志委身于革命事业的决心。也是在那年,他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特别行动科成员,进行秘密斗争。“九一八”事变后,陈再华满腔激愤无以排谴,写下《奋起救国》,传遍大江南北,这首具有强烈爱国热情的歌曲,让处于彷徨的人们看到了希望,振奋起精神,毅然投身到抗日救国洪流中……

  “我俩蒙陈怀宽、杨超两先生之介绍,并征得双方家长的同意……”

  第二封、第三封……刘英、林心平、郑伦、雷衍彩、张培农等烈士的红色家书、故事被倾情诉说。当志愿者们阅读完家书后,迎来了阵阵掌声。

  家书中,年轻的先烈们流淌的情感,他们为民族的独立解放,英勇奋斗,不怕流血牺牲的英雄形象,就这样穿过时间的闸门,逐渐清晰。

  “红话筒”志愿者陈凌鑫是一名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大二的学生,还是一名退伍军人。他说,英雄的故事,让他很有共鸣。“在部门的两年,虽然艰辛,但和先辈的比可能不及一毫。我会时刻铭记先辈的付出,虽然他们离开了,但精神永存。”

  “家书中英雄们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而是把一切都贡献给了党和国家。”陈锦涛和陈凌鑫一样是一名红话筒志愿者,在谈到先烈们的革命故事时,陈锦涛被深深感动。这也是他加入“红话筒”的初衷,他说,远离烽火的他们,可能无法像烈士那样牺牲,但他可以给更多的人讲述革命故事,让革命精神永存。

  烈士碑前聆听故事

  革命精神历久弥新

  用文字的力量,缔结时空的情感,诵读家书,传承信仰。活动中,“红话筒”满怀感动,用真情实感的声音讲述着英雄们的家信,打动着在场所有人。“感动英雄们的付出”“英雄的家书真的太有感染力”“这种精神我们也应该学习”他们都为家书中刘英的故事深深感动着……当天,市质检院的27名党员来到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开展“红七月主题党日”活动,恰巧碰上了“红话筒”在诵读“英雄家书”。他们静静地伫立在烈士纪念碑前,认真聆听英雄的故事。市质检院党总支书记林姜歆说,这些本土英雄的故事,他早有耳闻,只是当再次从家书中重温他们的故事时,心中还是会泛起涟漪。“他们为人民幸福生活所付出的一切,让我们深深感到革命的不易。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会继承革命先辈的精神,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发挥党员的先锋力量,为新时代的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犹记烽火驰骋处,却是爱情最好时。”市质检院行政党支部书记周功程这样评价刘英和丁魁梅的爱情。他说,他们的爱情是基于崇高的革命理想,丁魁梅对刘英爱情的忠贞和守护,她用坚守和付出诠释了什么是革命爱情,两位革命家的爱情里都流淌着“革命血液”。他说,“我们的生活越富足,越不能忘记历史,更不能忘记先辈们的付出。我将继承先辈的革命精神,奋斗新征程。”

  据悉,这是“英雄家书”携手“红话筒”宣讲团后的第二次宣讲活动。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馆长戴欢苗说,下一步将围绕“英雄家书”制定出系列宣讲材料。同时,不定期组织“红话筒”宣讲团走进社区、广场、学校。“铭记英烈,汲取他们勇于奉献的精神,我们才能更好地做时代的奋斗者、拼搏者、奉献者!”

  来源:温州新闻客户端

  温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越

  实习生张以勒

  摄影/摄像杨冰杰

  剪辑陈耸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