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组团到白迭村办民宿 从此石头房变“金屋”
温州网讯 一个古老的渔村,经过整村改造,逐步演变成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民宿群。洞头区白迭村经过3年多的改造,从当初的破旧村成为如今的“黄金村”。日前,带领团队倾力打造白迭汐语民宿的叶立江,讲述了他们改变白迭村的幕后故事。
百年历史的“爷爷小屋”添新意
走在洞头白迭,咸涩的海风和温柔的浪花,吹来淡淡的浪漫气息。静谧的森林和天空中的浮云,仿佛定格的电影画面。斑驳的石阶和古老的石头房,承载着海岛独有的情怀。
“白迭汐语的民宿群落中,比较有特色的是‘爷爷的小屋’,它保留了原始老屋的整体架构,由一块块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石头堆砌而成。”叶立江介绍,2016年初,他联合12位朋友,组建白迭汐语民宿建设管理团队,到白迭村开发和经营民宿。
“爷爷的小屋”经过百年风雨的打磨,垒在墙上的岩石已不再棱角分明。他们将小屋内部进行了重新设计与改造,再造后的石屋存其本韵,又添新意。叶立江说,“我们首期投资2500万元打造艺术家村落,如今已有15栋完成改造并投入使用。”
除民宿建设外,白迭汐语还拥有生态种植、果园采摘园、户外写生、摄影等功能区,是集住宿、休闲、娱乐、观光、文化、摄影、写生于一体的文化聚居地。“我们打造的户外写生、摄影基地已成为目前国内第二个户外海岛写生基地。”叶立江自豪地说。
“白迭的村落与台湾非常相似,我们邀请具有世界水准的台湾团队参与设计和改造。”叶立江说,自己的家乡打造“海上花园”,从渔农村破题,率先践行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长期在外打拼的游子,有机会肯定要参与家园共建。
村里干净整洁,村民富了起来
今年40出头的叶立江16岁离开洞头,先后到鹿城区和沈阳、北京等地创业,积累了不少人脉资源。2006年5月,洞头实现通车,他逐渐将事业中心往家乡转移,先后从事餐饮、酒店、培训等产业。
“我关注白迭村已经多年,但打造民宿非一朝一夕之功。”叶立江说,经过长期与各级部门和村民的沟通,终于达成协议。村民能拿到租金、村里能吸引游客,并带动村民农副业销路,增加服务业岗位,促进增收致富。
白迭村党支部书记黄诸渊说,白迭汐语民宿开始改建后,白迭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村里越来越干净整洁。同时,村民增收了,村集体经济也迅速发展。“叶立江团队对白迭村的贡献非常大,不仅给我们带来经济上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将很多现代化的先进理念带过来,让村民的文明意识得到快速提升。”
通过与政府合作共同开发、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叶立江团队为白迭村注入新的发展生机,作为社会化招商引资项目,白迭汐语民宿项目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在白迭的闲置民房中选取有特色的房子进行改造提升。
目前,该项目共成功流转20余栋闲置农房,其中15幢民房已完成改造并对外营业,5幢启动内部装修,为洞头区打造主题式、规模化民宿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给海岛乡村开辟了富民新路。
各地投资人纷纷进入“石头屋”
“现在全国各地的投资人以及我身边的不少朋友,都纷纷表示要买个石头屋。”叶立江说,白迭汐语民宿开发采用“分合模式”,大大调动了投资人的积极性。所谓“分”就是每个投资人认领一到两栋石头屋,由他投资负责装修设计,整体风格由团队把关。“合”就是由团队统一管理。
目前白迭村可开发的石头屋约有30栋。“不可能把所有房子都租出去,还是要保持古渔村的味道。”黄诸渊介绍,白迭村有两个自然村,另一个叫风吹岙,也有几十栋石头屋可以开发,但目前道路不通,暂时还没有开发计划。
2018年10月,“中国温州洞头国际作家之家”在白迭汐语艺术村揭牌。这对于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版块布局,逐步培育高端的文化品牌,推动洞头区文创产业加速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洞头区文体旅局相关人士介绍。
白迭的知名度已经传播到全国各地,甚至引起了不少海外乡亲的关注。洞头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区依托“海上花园”建设需求,通过多项举措,积极培育“白迭·汐语”文化产业总部经济园等文化产业集聚地,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同时,借助在外乡贤的资源和人脉,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助推洞头乡村振兴。
来源:温州都市报
记者:叶海鹏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