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脱贫后不返贫,是这个青年努力的方向

脱贫后不返贫,是这个青年努力的方向

新华社 2020-08-02 21:18:49

  彝族青年郑吃合是四川省昭觉县三河村人。三河村平均海拔2500米左右,土地贫瘠,居住条件艰苦,村民长期以来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与村里很多年轻人一样,郑吃合高中没毕业就外出打工了,在江西一家养猪场打工的时候,他学习到了规模化养猪技术。

  郑吃合想,家乡的乌金猪肉质好,但是没有规模化的养殖场,自己也可以搞个养猪场试试。2017年8月,郑吃合返回三河村,开始养猪创业。

  郑吃合和妻子洛古有惹在山坡放养乌金猪(7月22日摄)。

  郑吃合的妻子洛古有惹在苦荞地里采摘嫩叶做猪草(7月22日摄)。

  郑吃合把乌金猪从圈舍赶往田野(7月22日摄)。盖猪舍缺乏资金,郑吃合找朋友东凑西借;通往猪舍没有道路,他就自己租挖掘机来修。养猪的活儿又脏又累,他和妻子整天开着三轮车往返于家和养猪场,打扫卫生、打猪草、赶猪进树林觅食……这样的日子既单调又辛苦,但是看着小猪一天天长大,郑吃合无比开心。

  郑吃合和妻子洛古有惹用菜叶喂猪(7月22日摄)。

  一年后,郑吃合的乌金猪销售一空,他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许多原先不相信乌金猪可以规模养殖的乡亲来到郑吃合的猪场参观取经。郑吃合觉得壮大规模的时机成熟,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他成立了养殖合作社,吸收村民加入,扩大养殖规模。

  郑吃合三岁的儿子在山里追赶一只乌金猪(7月22日摄)。

  郑吃合与妻子洛古有惹、儿子郑凯文在一起(7月22日摄)。

  上图:郑吃合家原来的土坯房,已经废弃;下图:郑吃合新居所在的三河村阿基组集中聚居点(拼版照片,7月22日摄,无人机照片)。

  为了让村民放心,郑吃合免费向村民发放猪苗,收猪时再将猪苗款扣掉。如今养殖合作社已有近60户村民加入。今年合作社乌金猪存栏量约三百头,农户散养的也有近两百头。

  郑吃合(左)在当地农村信用合作社网点帮邻居办理贷款(7月23日摄)。

  郑吃合(右二)扛着在集市上购买的光叶紫花苕种子(7月23日摄)。光叶紫花苕是一种很好的猪饲料。

  在成功脱贫后,郑吃合准备继续用心去学,用心去做,扩大养猪规模,把手头的事业做好。

  郑吃合在网上学习养猪技术(7月22日摄)。

  摄影:江宏景、李梦馨

  视频:胥冰洁、李梦馨、江宏景、古毅(实习)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邓欢欢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