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代瓯窑青瓷美感 看瓯窑文化现代传承
龙窑复烧烧制出的部分器具
瓯窑青瓷褐彩双系罐
龙窑
温州网讯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峰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手工业发展迅速。唐五代是瓯窑青瓷的第二次发展高峰时期,本期《温州宝藏》栏目就以温州博物馆展出的一件唐代瓯窑青瓷褐彩双系罐,为您解读唐朝独具异域特色的文化审美。
前世传说
一件典型 瓯窑青瓷瓷器
在温州博物馆展出的唐代众多的瓯窑青瓷中,这件瓯窑青瓷褐彩双系罐是一件比较典型的瓷器。它高11.6厘米,口径7.9厘米,底径7.8厘米,1986年5月17日出土于温州市西郊景山唐代墓中。
从外形看,它似是一件圆筒形容器。它的口部竖直,口沿修整得薄而圆润。颈部较短,颈的中间内收,形成一条优美的弧线。肩部丰满,自肩部向腹部下方逐渐弧形斜收。平底,底部露胎呈红褐色。在肩部最鼓处对称竖贴一对柿蒂形系,便于系绳悬挂。胎呈灰白色,匀净细腻,致密坚硬,烧成温度较高。从造型和制作水平来看,该罐大气实用,使用起来手感非常适中,轻重恰当。
该罐的内外壁均施有青绿色釉,外不及底。釉层薄而匀净,莹润透亮。颈部、肩部交接积釉处呈一圈莹润的翠绿色,格外美观。釉面开有细冰裂纹,由于泥土的浸蚀,使裂纹呈淡金黄色,在青釉的映衬下,显得自然协调。
温州博物馆研究员伍显军表示,唐代诗人李南金有这样的诗句:“听得松风并涧水,争呼缥色绿瓷杯。”这里的“缥色绿瓷”,可能说的就是这种具有青绿色釉的瓷器,但是否是瓯窑青瓷不得而知。
另外,该罐最大的特色还是两侧从口沿至腹部各绘饰一大块褐彩斑,呈尖圆形,一侧占据近四分之一面积;一侧占据近三分之一面积,色彩呈黑褐偏黄色,边缘略晕散。在莹润的青绿色釉映衬对比下,显得格外醒目。在褐彩斑内各有一小处或两小处露胎无釉,呈灰白色,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为之,似瑕疵,又似有意装饰,更显自然之美。
唐五代
瓯窑窑场增多
伍显军介绍,唐五代是瓯窑青瓷的第二次发展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瓯窑窑场增多,规模扩大,制瓷技术进步,精品迭出,部分精品可与盛名之下的越窑“秘色瓷”器物相媲美,气势磅礴的时代美感扑面而来。我国已故著名瓷器研究专家冯先铭曾说:“瓯窑不见于唐宋时期的文献记载,但就该时期制瓷的成就而言,远远超过婺州、洪州等窑,在我国陶瓷史上应该占有一定的地位。”
唐五代瓯窑窑场分布范围从汉六朝时期的楠溪江下游、飞云江下游逐渐向楠溪江中游、瓯江下游、飞云江中游和鳌江下游扩展,密集分布于市郊西山、杨府山,楠溪江下游永嘉县境内的启灶、坦头、箬隆、黄田等地,乐清北白象镇、飞云江瑞安陶山镇、苍南盛陶镇等地也有窑场。从永嘉启灶窑址出土瓷器上的铭文看,唐代瓯窑甚至出现了官方管理监督窑务,其部分产品有可能作为实物税纳贡官方。在窑场规模扩大的同时,器物种类繁多,新品种应时而兴,有各式壶、瓶、罐、钵、碟、盘、碗、洗、砚、盒、盂、盏、薰炉、唾壶,及陪葬明器谷仓罐、桌、磨、灶、椅、杵、臼等。唐代早中期的瓯窑产品造型上也突破前期稳重古板的格局,创造出柔和匀称,明快活泼的新形式。晚唐到五代,精致玲珑的小型器物日益增多。唐代早中期的瓯瓷常呈青中偏黄色,滋润如玉;胎面平整,呈色较白,胎釉结合严密。晚唐至五代,瓯瓷胎体渐趋细薄,釉色以淡青为主,以荷花、卷草、葵花、朵云、牡丹、缠枝花卉、双鱼等纹饰为多。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瓷器的装饰手法增多,除褐彩外,还有刻划花、堆塑、镂雕等,模仿自然动植物的器物增多。
《中国考古学年鉴》指出,温州六朝釉下彩青瓷,“既发现于古墓葬,又出现于永嘉夏甓山东晋窑址……这些发现,将我国瓷业釉下彩工艺的起始时间大大提前。”
今生故事
坦头窑址 重大考古发现
2017年12月,一座唐代瓯窑窑场首次完整现身于“瓯窑小镇”——永嘉三江街道龙下村的坦头窑址。这一重大考古发现,标志着永嘉唐代瓯窑遗址考古发掘取得突破性进展,为瓯文化再添厚重一笔。
作为我国最早烧制青瓷的少数地区之一,温州先民所烧造的瓯窑是浙江乃至国内的重要窑场。瓯窑创烧于东汉末年,唐宋时期达到极盛。温州瓯窑窑址主要集中在永嘉县,目前已在永嘉调查发现40余处窑址,分布于楠溪江、乌牛溪、菇溪流域。2017年5月至12月,为配合杭温高铁的建设以及浙江省特色小镇——瓯窑小镇的推进,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与永嘉县文物馆,对唐代繁盛期创烧的典型窑址坦头窑址进行了抢救性联合发掘,发掘面积950平方米,揭露出龙窑炉以及丰富的作坊遗迹、祭祀遗迹,出土了大量的高质量青瓷和各种类型的窑具等。唐代坦头窑遗址成功入选2017年度“浙江省考古重要发现”。
据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领队郑建明介绍,此次考古首次完整发掘出唐代瓯窑窑场,包括龙窑炉、贮泥池、辘轳坑、釉料缸、房址等在内完整的作坊遗迹,理清了窑场的基本布局、窑炉的完整结构等窑业基本信息,是目前发现的最为完整的瓯窑窑场结构,基本可以复原唐代的制瓷工艺流程;首次在窑址上发现了丰富的祭祀遗迹,包括火烧坑、器物坑、挡墙与石砌地面等。首次较全面地揭示了唐代瓯窑产品的基本面貌与特征:产品种类相当丰富,胎釉质量上乘,面貌上以浅白的胎体上施以各种彩绘瓷为最具特征,是除上林湖以外唐代最高质量的青瓷器;首次在上林湖以外地区发现了用釉封口的瓷质匣钵以及部分可以与秘色瓷媲美的高质量青瓷。首次在窑址中发现纪年标本,为唐代晚期瓯窑产品确立年代标尺。
“瓯窑小镇”
温州龙窑复烧
今年8月18日,由温州大学瓯江学院瓯窑研究所、中国古陶瓷工作室、浙疆青瓷文化有限公司共同经过半年的研究和建设,温州复兴瓯窑的第一道传统龙窑点火复烧。
这道龙窑就建在“瓯窑小镇”内的永嘉坦头唐代瓯窑遗址旁。龙窑是我国南方烧造瓷器最古老的一种窑形,窑炉利用山坡地势砌筑,呈一长隧道形,因烧造时似一条火龙而得名。今年1月初,这道龙窑首次试烧成功。首次试烧之后,瓯窑烧造技艺传承人章长才带领团队总结不足,增加了龙窑烟囱的高度,使烧制器物的品类更加齐全。此次烧制的器物有1000余件,包括花器、茶器、文房器等。
瓯窑烧造技艺传承人章长才介绍,龙窑一般在立秋之后开火烧制,秋冬季节天气相对干燥,能够保证烧制的成品率。这道龙窑在复制传统龙窑的基础上,应用了现代设备进行改良,包括替换耐烧砖、增加温度计量仪器等,保留烧制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能够大幅度提高成品率。
来源:温州晚报
陈培培/文
张啸龙/摄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新政惠民!温州住房公积金贷款同比增长46.95%
社会12-14
-
优化人才评价体系 73人通过“问企识才”机制改革获评职称
社会12-14
-
从建筑码到房屋码实现“一码全链” 这场全国性会议上“温州经验”受关注
社会12-14
-
代表委员看温州交通变化 高速里程从全省倒数第二到全省第三
社会12-14
-
苍南启动省级共富乡村试点建设 一条国道串联5个抱团乡村
社会12-14
-
无土栽培 自动浇灌…… 鹿城这里有个种草莓的“植物工厂”
社会12-14
-
这个乐清民间技艺仅冬日可见!错过等一年
社会12-14
-
乐清这间乡村公益老年食堂老火了 持续温暖11年
社会12-14
-
三九补一冬!温州多家医院开启“三九”养生项目
社会12-14
-
温州今年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人数超20例 为历年最多
社会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