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五马街区描绘蓝图 形神兼备讲好历史文化街区新故事

五马街区描绘蓝图 形神兼备讲好历史文化街区新故事

温州网 2020-10-26 08:01:00
改造提升后的公园路“开门迎客”,成为继禅街、五马街之后温州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点睛之笔。

  温州网讯 有着“温州第一街”之称的五马历史文化街区,历时3年改造提升,蝶变成为具有城市代表性的温州“金名片”。今年中秋国庆长假,改造提升后的公园路“开门迎客”,成为继禅街、五马街之后温州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点睛之笔。

  五马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是否改出了广大市民心中期盼的样子?日前,由市决咨委、市委政研室与温州日报联合推出的“问计于民”栏目,围绕温州建设“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聚焦五马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邀请专家学者与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共同探讨温州古城保护、历史文化传承、服务管理提升等内容,希望让五马街、公园路等地标性的老街历久弥新,唤起更多温州人的乡愁记忆。

  外塑历史街区风骨

  延续街区历史风貌

  今年国庆,市民期盼了近一年的公园路终于开街,与禅街、五马街有机相融,吸引了无数游客来此探寻温州古城故事。在很多市民眼里,五马街、公园路虽然在时间流淌中老了容颜、变了业态,但借着这次改造提升的契机,来了一次华丽转身,重新绽放出了历史文化街区的独特魅力。

  沿街建筑统一风格,业态分布引入温州“老字号”与名小吃。如今,信步公园路、五马街,“复古风”扑面而来,而徜徉在禅街上,温州厚重的教育历史文化得到重点展现,与墨池坊、庆年坊、朔门街、城西街等历史文化街区连点成线,活化了古城特色。

  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中,建筑给人最直观的视觉感受。温州大学建筑系教师邵钶钧说,建筑彰显了城市气质,五马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中大部分建筑沿用“民国风”,无论是建筑形式还是色彩调性都经过规范,而且街区每个店铺的装潢都很有特色,具有美学的追求。

  斗城古韵风貌加速复现,不少网友留言点赞。网友“Cr!”感叹:“真美啊……希望再扩建,把墨池周边的居民区修缮或拆除,连入‘瓯王版块,突出文化特色、地域特色。”网友“墨池老翁”留言:“温州古城三十六坊中,名字最雅气的要数‘墨池’了。如果能同步开发公园路附近的东瓯王庙,那么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更能提档增质。”

  内注城市文化之魂

  讲好街区年代故事

  每个有历史底蕴的城市,往往都有那么一段特色街区,它承载着名人典故、商业繁华和市井生活,成为这座城市的经典缩影。如果说建筑是历史文化街区的骨架,那么市井就是历史文化街区活着的肌体,文化历史则是街区改造至关重要的灵魂。

  五马历史文化街区的故事要如何延续?温州民俗专家金文平建议,用四个“气”为五马历史文化街区注入生机。他说,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首先要显大气,摒弃以往小打小闹修修补补,整体打造更能突显街区特色;其次要接地气,全方位展现温州地道的民风习俗;第三要重文气,把历史文化的元素植入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最后要聚人气,用温州特有的人、事、物,吸引八方游客,尤其借助“一年四季八节”延续温州传统文化。

  “深挖老街的文化底蕴,把老街的故事讲得更动听。”浙江工贸学院何伟建议,无论是老街立面的改造提升,还是对遗存文化资源的保护,老字号的回归都是五马历史文化街区重建商业和文化的主题。何伟说:“温州是一个有情怀的城市,如果这种情怀没有被唤醒,那么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就还只停留在表象。”因此他觉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关键点是“人”和“故事”,如王羲之、石牧之、吴百亨、张爱玲等都曾与五马街区结下不解之缘,他们留下的故事值得深挖。

  “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还要能唤起一代人的记忆,”在温生活了十多年的温州医科大学教师方耀描绘出了他理想中的图景,“改革开放初期的温州享誉中外,温州人的创业创新精神熠熠生辉。”因此,他建议在五马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内涵中加入改革开放初期温州人拼搏创业的元素,为历史街区改造提升注入“温州血脉”。

  问计于民

  打磨街区服务管理品质

  无论是建筑还是文化,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想要获得民心、顺应民意,就要在管理和服务上打磨细节。

  在很多市民眼里,商业业态是街区流动的血脉,生活和娱乐是街区日常的呼吸。如何依托街区改造提升,将历史文化和商业氛围巧妙结合,进一步创新消费模式、丰富消费业态、提升消费体验,让老商圈焕发崭新魅力?

  不少市民在“问计于民”中给出了自己的建议。网友“林爱义”在留言中提到,街区改造了,但还缺服务,比如游客来游玩后会想带上温州特色的伴手礼与土特产,而这些服务目前还欠考虑。网友“立人”和“五彩神鱼”则觉得,特色旅游需要政府引导,怀旧还要多一点乡愁,改造后的五马历史文化街区虽然环境挺不错,但仿古的味道太浓,反而无法体现温州的人文特色。

  更多的市民则希望街区管理能在服务品质上打磨精细。如网友“海城总包”提出,禅街、公园路要古色古香,没必要非把地面铺成凹凸不平的石板路,老人小孩走路不方便,腿脚不便的人走路更有危险。他说:“青石板铺路其实也行,就是选择材料的时候尽量要平整些,建议用火烧板最好。”

  另外有市民提到,街区公共设施配置应该更加合理,多提供休憩的座椅、遮阳的绿化、整洁的公厕,街面引导标识要规范、便民。在街区管理上,还要本着以民为本,管理手段和气亲民,用高品质的街区管理和服务为温州代言。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夏婕妤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