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街展示非遗项目:永嘉昆剧

2020-11-16 15:02:00

  永嘉昆剧

  永嘉昆剧是我国古老剧种之一,是在南戏即永嘉杂剧的基础上吸取昆山腔优点而形成,流行于浙南闽北一带的地方戏曲剧种,是昆曲的一个流派。由于它产生在永嘉县,所以叫永嘉昆剧,简称“永昆”。

  永嘉昆剧源于南戏,也是宋、元时用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由宋杂剧、唱赚(宋代流行的一种演唱形式)、宋词,以及里巷歌谣等综合发展而成。它的表演质朴粗犷,行腔明快流畅,生活气息浓郁,至今仍保留有南戏声腔的遗韵,是戏曲史上罕见的宝贵遗产。《辞海》和《中国戏曲曲艺词典》对昆剧作如是解释:“一般认为是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著名的昆曲大师俞振飞先生曾作这样评价:“南昆北昆,不如永昆。”

  2006年,永嘉昆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非常重视永嘉昆曲的抢救和保护工作。2018年,大型原创剧目《孟姜女送寒衣》获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立项。这是自国家艺术基金成立以来,温州市在申报大型舞台艺术创作项目上零的突破。

  如今,永昆已连续参加七届中国昆剧艺术节汇演,其中《张协状元》荣获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优秀展演剧目”、中国戏曲“学会奖”、“文华新剧目奖”、“鲁迅文学艺术奖”、“曹禺剧作奖”、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等多项大奖;《金印记》荣获第五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奖”、浙江省第十二届戏剧节“优秀剧目大奖”、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另有多个剧目、多位演职员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类展演活动,荣获国家级、省市级50多个奖项,受到领导、专家、观众广泛赞誉。

  温州其他有特色的非遗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积累的重要文化财富,是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是祖先留给后代的宝贵遗产。

  温州目前共有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45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47项。

  中国编梁木拱桥营造技艺(泰顺廊桥)

  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

  泰顺廊桥以其独特的制造技艺——“编梁木拱桥营造技艺”巧妙地利用力学原理,整座桥身不用一颗钉子而闻名于世。廊桥结构的基本组合单位是6根杆件,纵向4根、横向2根,平面上呈“井”字型。

  在建造中不用一钉一铆,用杆件“别”“压”“穿”“插”,充分利用杠杆原理,搭接而成。由于结构巧妙而特殊,在世界桥梁史上具有显著地位。

  中国活字印刷术

  2008年6月1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10月15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东源木活字印刷术是已知的我国唯一保留下来且仍在使用的木活字印刷技艺,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已传承了23代,是活字印刷术源于我国的实物见证。

  木活字印刷术现在主要流传于温州瑞安的平阳坑镇、曹村镇一带,主要用于制作宗谱。一本宗谱共有15道工序,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制作字模。字模的原料得是上好的棠梨木,这种木料光滑而不易腐烂。经传承人们手工雕刻出来的木活字,比机器刻出来的还好看。

  东源木活字印刷术完全继承了中国古代的传统工艺,堪称古代印刷术的“活化石”。

  中国剪纸(乐清细纹刻纸)

  乐清细纹刻纸,以纸为材,以油盆、刻刀为工具,作品娟秀、纤巧、精致,图案细如发丝,精细讲究。它发源于乐清民间剪纸“龙船花”,技艺独特精湛,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它是古代瓯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剪纸的南宗代表”。

  艺人们可以在一寸见方的纸面刻出50条线条,其纹样细如发丝,且凭竹刀打的经纬格子线,随心所欲地刻出装饰纹样。

  在2006年,乐清细纹刻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瓯剧

  2008年,瓯剧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瓯剧,是一种流传在浙江温州一带的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古老剧种,它以“书面温话”作为舞台语言,原称“温州乱弹”,1959年定名为“瓯剧”。据史料考证,温州一带最早的乱弹班是“老锦秀”班,成立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故,瓯剧大约有三百年左右历史。

  数百年来,瓯剧扎根于民间,融汇了温州特有的风土民情和人文特点,逐渐形成了细腻婉约、灵秀生动、刚柔并济、富有乡土气息的风格特色,具有贴近生活的质朴简约之美。竹板丝簧声中,瓯剧传遍浙南闽北,远及赣东,成为温州最具影响力的剧种。

  瓯塑

  2008年6月7日,瓯塑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瓯塑,俗称彩色油坭塑,又称“彩色浮雕”,是浙江温州独有的民间艺术,是温州市独有的传统工艺美术品。它是用桐油和泥碾细合成为原料,运用堆塑技艺的手法,用于装饰寺院、庙宇门壁和民间嫁妆品,如梳妆盒以及家具漆器等。   

  瓯塑源于汉代,由中国漆器艺术中的堆漆工艺发展演化而成,色彩丰富,技法繁多,题材广泛,规格不限,广泛应用于建筑浮雕、壁画、装饰图案及艺术挂件等。

  瓯绣

  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瓯绣,是浙江温州的地方传统艺术。是浙江“三雕一绣”特种工艺品之一,由中国传统刺绣发展而来。 瓯绣的品种很多,除各式画片、挂屏等装饰品外,还有台布、戏装、枕套、被面等实用品。

  瓯绣手法有彩色绣、素色绣、装饰绣、仿古绣等。题材有古今人物、戏曲故事、飞禽走兽、山水风景等,多为民间喜闻乐见的吉祥内容和反映地域民俗风情的题材。其最大特点是针法繁多,做工精细。它的风格特点是“主题突出,色彩鲜艳,构图精练,绣理分明。”

  乐清黄杨木雕

  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杨木雕是以黄杨木做雕刻材料的民间工艺品,它利用黄杨木的木质光洁、纹理细腻、色彩庄重的自然形态取材。黄杨木料为乳黄色,作品上漆初呈姜黄色,后变橙黄色,时间愈久,其颜色由浅而深,逐渐变成红棕色,给人以古朴典雅的美感,更是珍贵。温州乐清是浙江省的黄杨木雕发源地,乐清黄杨木雕和东阳木雕、青田石雕,并称为 “浙江三雕”。

  乐清黄杨木雕始创于宋、元,流行于明、清。作品具有刀法纯朴圆润,细密流畅,刻画人物形神兼备,结构虑实相间和诗情画意的特色。乐清黄杨木雕有三种类型,其造型理念、技艺及程序都不一样。一是传统类,以单一的人物造型为主,亦有群雕或拼雕;二是根雕类,以天然黄杨木根块为材料,利用树根造型;三是劈雕类,将无法用作人物雕刻的木块劈开,取其劈裂后的自然纹理立意雕刻,一切顺乎自然,不作精雕细刻。

  温州鼓词

  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温州鼓词于明代由当代民间曲调发展而成,保留了较多的南戏特点,特别是温州乱弹的声腔和传统曲目故事,因以往多盲人以此为业,亦称“盲词”,它用温州方言表演,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温州鼓词长于抒情,善于叙事,通俗易懂,并夹有丰富的群众词汇和民间谚语。鼓词有唱有说,以唱为主,它的唱腔、曲调,带有浓郁的南国民歌风味。鼓词题材大多来自于民间传说和历史小说,以表现家庭的悲欢离合和爱情故事为主。其唱词讲究押韵,音节谐和,保持了民间演唱文学的特色。

  蓝夹缬技艺

  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温州蓝夹缬为我国传统印染“四缬”技艺之一,是我国雕版印染、印刷的源头。夹缬起于秦汉,盛于唐宋。至元、明,夹缬向单蓝色转化。

  蓝夹缬,曾是浙南民间婚嫁必备用品;它以蓝靛(中药板蓝根的植株所制)为染液;表现以晚清至民国时流传的昆剧、乱弹、京剧等戏文情节为主要纹样,辅以花鸟虫兽等大吉祥纹样,现成为中国传统染织品中以戏曲人物为主要纹样的唯一孤例。温州至今完整保存雕版、制靛、印染等工艺流程。

  蓝夹缬的制作包括花版雕刻、靛青(染料)打制以及夹缬印染。夹缬就是两块刻有花纹且互相吻合的花版,夹住织物进行染色。花版制作是蓝夹缬工艺中最重要的一道程序。夹缬花版的雕刻,版与版之间要求吻合、无隙, “明渠暗沟”四面通达,要使染液达到每一个间隙。印染蓝夹缬的染料是靛青,靛青是由蓝靛打制而成的。靛青打制流程包括浸泡、加灰、打花、沉淀等几个步骤,打靛过程要求高,讲究技巧。印染是蓝夹缬生产的最后一道也是最为关键的一道程序,就是将整理好的白色棉布,对折放在花版中间夹好,再连版带布泡在发好靛的靛青液浸泡,经过多次入染、多次氧化,直至染成稳固花纹的过程。

  盾牌舞(藤牌舞)

  2007年7月,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该舞被收入文化部非遗司与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

  《藤牌舞》源于清光绪年间,流传于浙南沿海一带,特别是温州瑞安地区。明嘉靖31年至40年间,倭寇在浙南沿海多次登陆,瑞安先后六次遭倭寇劫掠焚烧。镇守闽浙的戚继光发现一些家具皆用藤条编成,轻而牢固。于是用藤打成牌,涂上桐油,画上老虎头,做成藤牌,取得了抗倭斗争的胜利。

  清末,尽管洋枪大炮已代替了藤牌,但百姓依然喜欢看藤牌兵练操,于是,瑞安籍的团勇把练兵中讨人喜欢的动作组成藤牌阵进行表演,在清明庙会时表演,寓意一为纪念抗倭名将戚继光,二为祛邪保太平。

  解放后,《牌阵》作为民间艺术重新得以加工整理,按照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予以编排,设计了六首操、打对子、偷营劫寨 、庆功唐牌等情节,使舞蹈主题鲜明、层次清晰、动作健美,完成了从练操动作到舞蹈表演的演变过程。藤牌舞融武、舞为一体的艺术风格,是对中国舞蹈的一种丰富和发展。同时,作为历史题材的民间舞蹈,该舞还兼具历史学、军事学、兵器制造学。

  木偶戏(泰顺药发木偶戏)

  2006年, 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泰顺药发木偶戏民间俗称“琼花木偶”,其源头可追溯至宋代的药发傀儡戏,表演风格与宋、明、清时期的药发傀儡戏一脉相承,只不过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泰顺药发木偶戏在最初的娱乐功能基础上增加了俗神信仰的成分。

  作为一种古老的视觉艺术及手工技艺,泰顺药发木偶戏为中国木偶戏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范例,并为浙南和闽东一带的俗神信仰活动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

  药发木偶的基本单位为树,全部表演活动在一根长度为13至15米的毛竹竿上完成。这样一树药发木偶,制作工序达上千道,整个过程如果由一个人来制作,需要三十多天的时间。泰顺境内各家药发木偶的制作方法不尽相同,但基本都是由黑火药制作、木偶头与木偶盒制作、烟花造型制作、花树竿制作和零部件组装这几个步骤组成。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
拜尔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