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村,一日千年

温州网 2021-04-18 09:18:57
去年初秋时节,特意寻访心念许久的库村。车出文泰公路,绕行在千山万壑之中,正在不知所时不知所处之际,好像忽然拐过一个弯,隐逸的库村就在眼前了。

知道库村,缘自网名叫树梢的泰顺博友。在她的微博里,总有一个可爱漂亮的小女孩时常溜达在库村的古老院落里,偎依在溜光乌亮的石磨边,陶醉在乡野的花丛中,徜徉在满布苔痕的卵石巷道上,抬眼仰望阳光下五彩的卵石山墙……

树梢是库村人,远嫁温州城里。我猜想,树梢只是无意间以年轻母亲的舐犊之心展现着自己孩子的天真可爱,却无时无刻不在流露她对故乡库村的眷恋,无时无刻不在展现远遁世人视线之外库村的质朴魅力。那些乡土的画面和寥寥的文字如此触动人心,以至于让人惊异,世上竟然还有如许的世外桃源!

去年初秋时节,特意寻访心念许久的库村。车出文泰公路,绕行在千山万壑之中,正在不知所时不知所处之际,好像忽然拐过一个弯,隐逸的库村就在眼前了。

在我的眼里,库村确是一处世外桃源。

库村有吴、包两大望族。包氏先祖包全为唐进士,元和七年从会稽自飞云溯流而上,隐于白云山下的库村。八十五年后吴氏先祖唐谏议大夫吴畦也以相同的足迹来此隐居。他们的后裔以白云山下库村为中心,在周围十里又分散形成许多包姓或吴姓的血缘村落。南宋嘉定年间,又有吴驲、吴泰和、包湉三人辞官归乡,在库村锦绣谷的三友洞过着一种“隐于桃源、惰情赋咏”的生活。千余年来,吴、包后人耕读传家,在这里过着安然的隐者生活。

晚唐诗人罗隐曾奉吴越王钱镠之命来库村寻访隐居的好友吴畦不遇,归后所作《罗江东外记》曾这样记叙库村印象:“由溪行后入,四渡涧水,至其处,四周叠嶂,环如城郭,溪流清澈,游鱼可数,古树新篁,秀麦柔桑。茅屋四五家隐约其中,隔水闻书声,因风溜亮。又闻叱犊声,则耕者也……”可见罗隐笔下的库村不仅有桃源的安然,更有南阳的书卷味道。

正是这种世外桃源的景象,切合了人类生活与自然紧密相连的本源性,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库村令历朝许多士人的向往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古村以世英门为界,东为吴宅,西为包宅。过桥不远就到世英门,一座小小石门楼,看着就可以感受它隐着库村的历史。石柱、石梁、石楣、石瓦叠砌、额间有浅浮雕,这些石刻石雕的构建颇为精致,石门上斑驳的苔痕和石衣写满了岁月沧桑。

从世英门进入就是石英巷,通向吴宅,鹅卵石铺设的小巷纵横交错,满是绒绒青苔与绵绵绿草,狭窄的巷路两侧,屋舍俱围以高墙,上部是黄泥夯土,底部基座或矮墙则是清一色的玲珑卵石砌成。

宅院大多有小门楼,边上围以卵石山墙,楼门几乎都不上锁,可以推开虚掩的门,进入寂静的庭院。矮墙之内,房舍均为瓦盖坡顶,重檐屋脊,驳风墙外是悬鱼、悬龙图案雕版。庭院内,门角和院角植有柚树橘树,也有人家种上鸡冠、文菊、牵牛或者一些不知名的花草,有的伸出石墙之外,艳丽非常,给古朴的院落增添了一抹亮丽。

站在那条巷路环顾,满眼尽是清一色的素木、蛮石、青瓦的乡土民居,行走在迂回悠长的古巷中,如果不是背后的青山、老树和篁竹,游人很容易迷失方向,恍如穿越在唐宋的村落里。

凝望着这堵堵巷道高墙,库村的先人如何聚得如此之多的精美石头,又花了多少时日将它们堆磊得如梦幻的城堡一般,这些石头构筑了古老的门楼、院墙、巷道、古井,与这里的天地山水交相辉映,构成了库村的肌理,永久地活在世人的面前。

出世英门往西,便是包宅民居群了。包宅的庭院大多沿着一条小溪散布在一边,卵石山墙更高更阔,门庭大多对称,庭院相对宽敞,院落都有堂号,如食德堂、恒德堂、衣德堂、桂德堂、树德堂。

徜徉在这些古老院落里,慢慢踱进厅堂上细细浏览,会发现斑驳的壁墙上总会有层叠覆贴的年代或远或近的诗书帖子,那是旧年家族里操持婚寿喜事贺帖,可以想见昔日庭院里的兴旺与繁荣,这些诗帖词意里饱含传统乡土气息的喜庆之辞,对仗工整,笔墨酣畅,字迹飘逸却又不着刻意的雕琢,这些诗帖就是一首首泰顺的乐府和一幅幅乡村贤人的书法作品,让人叹为观止。这些既赋诗又题书的人也许就是你于巷路中偶遇的某个荷锄的农人,负暄的村夫,他们日理农桑,夜吟诗文。

这些落满岁月风尘字迹依稀的帖子显然与泰顺的耕读传统风气相关,也是浙南古村落古民居文化传统的缩影。包全与吴畦隐居白云山下,开泰顺耕读文化的先河,吴、包两个大族在库村创造了空前的耕读风气,库村人在先贤儒家思想影响下,创办义塾社学,开设书院学堂,僻远的山村仅在两宋就先后有侯林书院、中村书院、石境书院。库村以德立族,耕读传家,这些民居融耕读生活求学教化为一体,以德孝为本,以信义为先,滋养了库村世世代代的人。唐宋以来,单单库村的吴氏后裔,两宋的文武进士就有十九位,可见文风昌盛,文脉绵长。

在古村里闲走,巷路上所遇老者、农夫都是那样的悠然自得,不急不慢,他们仍有远祖遗风,有隐者之风,有世外的闲适。

在村巷里偶遇本土作家包登峰号尘一者,一副儒者形象,他热心为我们讲解库村,在他的库村书院里小坐,一壶香茗,几枚茶盏,尘一兄眉飞色舞侃侃而谈,谈库村的过往、库村的风物、库村的贤人、库村人的生活状态、库村的守望……他从库村走出,游学从教在外,如今又回归库村,他的生活轨迹似乎也是一条归隐之路。伉俪二人与树梢一样,每天以精美的图文方式将库村质朴的原色、石头城无言的风雅全方位展现在世人面前。他聊着库村时是那么执着地沉浸在他的精神世界里。在他讲述的人物中,竟然有我熟悉的人事,竟然有我初中的恩师包学冠先生,原来也是库村走出来的包氏后人,这让我忽然间又对库村多了一份情缘和亲近。

如此山水,如此乡风,如此人物,难怪库村如此风雅。

出库村古村落,回到世英门前,顾望石英巷,匆匆一日游迹恍如走过千年。

来源:温州日报

徐宣冬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
拜尔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