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立法守护“廊桥遗梦” 续写人与桥的故事

浙江新闻客户端 2021-08-18 08:07:15
一座木拱桥,一段风雨情。山间廊桥,横跨时代,串联的是泰顺的悠久历史故事。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

一座木拱桥,一段风雨情。山间廊桥,横跨时代,串联的是泰顺的悠久历史故事。

今年8月起,《温州市泰顺廊桥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这是温州市取得地方立法权后通过的首部历史文化领域法规,也是中国首个廊桥保护专项立法。

守护背后的意义比想象的更多。被誉为“中国廊桥之乡”,泰顺域内现存古廊桥32座,其中15座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包括泰顺县4座廊桥在内的闽浙两省22座“木拱廊桥”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及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点。

“桥不再只是‘桥’,象征的是泰顺文化,带来的是泰顺未来旅游、经济发展的引爆点,廊桥立法保护项目也由桥本身不断向桥的周边环境衍生。”泰顺县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文兴桥 林作祯 摄

廊桥立法保护23条

让这座桥“活”起来

历经风雨,廊桥魅力依旧,如今,不少来泰顺旅游的游客在廊桥边打卡拍照。泰顺人长期以来爱桥、护桥的故事,也被更多人熟知。

2016年,三座国宝廊桥被台风冲垮,成为重要节点。泰顺县人大法制监察司法工委副主任吴成早告诉记者,也是那一年起,泰顺人萌生了立法保护廊桥的想法。“2015年温州刚获得地方立法权,立法保护廊桥成了有章可循的事情。”

怎么保护、哪些内容需要保护,成为廊桥立法的首要考虑项。在泰顺县人民政府的组织下,文旅、司法、生态环保等部门参与到廊桥保护立法工作中。2020年3月,泰顺县廊桥保护立法调研领导小组正式成立,组建起草工作专班,开展实体化办公,负责具体起草工作。

专班实地调研、征集各类意见……泰顺县司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有关廊桥保护的意见就收集了300多条,各层次征求意见会举办了17次,两个多月时间形成《条例》草案。

溪东桥 李永在 摄

2020年7月,《条例》经温州市人民政府第六十七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同年12月经温州市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

翻看《条例》,记者发现泰顺廊桥的概念、保护内容、职责、资金来源与用途、禁止事项、处罚条款、传承传播等内容被明确。在具体的事项上,提出廊桥保护八项禁止行为,并明确法律责任和罚款标准,包括损毁、擅自拆除泰顺廊桥本体及其附属物,买卖、置换泰顺廊桥建筑构件等,还确定了违反后的处罚标准。

针对日常管理责任、保护宣传力度等方面,《条例》也进行了明确,县政府将设置专门机构或者指定机构承担廊桥日常管理工作,确定专人进行维养;各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宣传普及泰顺廊桥知识,增强全社会的保护意识,鼓励将保护泰顺廊桥纳入村规民约;文物部门还应当定期组织开展专题调查,评估廊桥保护现状。

值得一提的是,《条例》将廊桥保护范围进一步扩大,还将周边环境纳入。保护要素包括泰顺廊桥所依托的山水环境、古树名木等自然环境要素。“这也意味着《条例》不仅‘有形保护’泰顺廊桥本体,还‘无形保护’廊桥附加价值,让泰顺廊桥的保护、利用和传承都有法可依。”吴成早说。

北涧桥 季海波 摄

守护非遗技艺和文化

让桥的故事更精彩

走走泰顺,一切都顺。如今,泰顺开展旅游推介活动常提的就是廊桥。在泰顺旅游的宣传logo上,廊桥也成为经典图标。在泰顺人心里,廊桥就是最美的家乡记忆。

2017年以来,泰顺启动廊桥-氡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挖掘泰顺廊桥等一批非遗项目的文化价值,让泰顺文旅品牌亮起来。该县廊氡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廊桥“有法可依”带来的不仅是保护,唤醒的更多是泰顺人以及外地游客对廊桥的守护。

不仅是保护文物,还在于保护技艺。《条例》鼓励聘请传统木拱廊桥营造技艺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参与廊桥的修缮、迁移、重建;县政府应当通过建设传承基地、体验基地、出版相关书籍和音像资料等多种举措,推动泰顺廊桥营造技艺活态传承,让廊桥文化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

在泰顺廊桥非遗传承人季海波看来,这也象征着泰顺廊桥的传承发展有更多可能。泰顺文重桥修建者林晴霁的后人林建华非常欣喜:“我们家族对于廊桥有着特殊感情,希望廊桥得到传承、延续。”

百姓对于廊桥保护以及廊桥文化发展的期盼,也让泰顺县政府的关注不只在于廊桥本身。《条例》明确保护责任同时,也明确各部门的保护工作范畴。泰顺县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还将推进各部门落实“一桥一策”保护举措,鼓励个性化的廊桥保护举措。

而对于廊桥立法“后半篇文章”,相关法规的学习宣传和实施情况也被纳入到全县各乡镇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和考核当中,各部门将建立健全工作考核、社会评议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努力书写廊桥保护的新篇章。

目前,泰顺县已先后举办8届廊桥文化旅游节、7届中国廊桥文化论坛。近年来,投入近亿元打造“廊桥文化园”,并精心推出廊桥旅游精品路线,创新设计“我在廊桥等你”情景剧等文创产品。此外,泰顺还牵头建立了浙闽两省七县廊桥联合申遗工作机制,设立“闽浙木拱廊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心,成立廊桥研究保护中心、泰顺廊桥保护基金会等。

眼下,泰顺不少志愿者参与到护桥、爱桥的行动中,通过构筑廊桥保护完整体系,泰顺人与桥的故事还将续写。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泰顺立法守护“廊桥遗梦” 续写人与桥的故事

记者 王艳琼 通讯员 赖淼莲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