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温州中学曾在刘基故里办学,战时这片世外桃源,省高院省联高都来了

温州中学曾在刘基故里办学,战时这片世外桃源,省高院省联高都来了

温州网 2021-10-15 14:19:00
由于日寇的多次袭扰,温州中学的迁徙之路甚至比敌占区的学校更为艰辛。

温州网讯  1942年6月,温州中学校舍又遭日寇轰炸。7月,日寇从丽水和瓯江口两路进犯并攻占温州。7月1日,学校放暑假疏散,部分家在敌占区的师生避难南田三滩。9月15日,高中初中各6个班在温州城区复课,初中部另6个班留青田水南。

1944年8月,日寇从青田方向进犯温州,温州城区第三次沦陷。1944年8月中旬,学校再次紧急迁址,温州城区本部迁泰顺江口,水南分部撤至南田三滩。1945年7月,江口本部和三滩分部迁回温州城区。

躲避战乱之世外桃源

由于日寇的多次袭扰,温州中学的迁徙之路甚至比敌占区的学校更为艰辛。反复迁徙各处,一是没有时间建设经营,二是有限的资源已被先到的兄弟单位所用,因此,温中师生的生存条件在各临时学校中也是最为艰苦的。

南田,明朝开国谋臣刘基的故里,土地肥沃,物产丰饶。《青田县志》载:(南田)于万山之巅,独开平址数十里,号南田福地。周围交通闭塞,俨然一片世外桃源。

↑ 沃野百里的南田台地   何勇 摄影

南田原属青田,1946年,析青田、泰顺、瑞安三县接壤处置文成县,南田归属文成。

抗战期间,大批省内机构、学校迁入南田,比如:省高等法院、省图书馆和省立临时联合高级中学(简称联高)等。其中的联高就驻扎在条件相对较好的刘基庙。迟到的温州中学水南分部只能迁往条件更为艰苦的三滩村。

↑ 水南分部迁南田三滩线路图   制图/何勇

从现在的地图上看,水南和南田之间隔着延绵不绝的群山,隔着碧波浩淼的千峡湖,为何会选择这条艰辛的迁徙之路呢?关于这个问题,校史并无记载也无从考证。但从1941年白岩大撤退的成功经验来看,选择这条路线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是走过一回的老路。而现在看起来宽阔无垠的千峡湖,当时只是瓯江上游小溪的一部分,当年的温中师生就是沿着小溪河谷步行到达白岩的,现在则只需继续上溯数十里,便可达到南田。何况当年的北山白岩就是小溪上的一个航运中转点,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水路也是不错的选择。

宁静山村之宽广臂弯

三滩距离刘基庙大约2.5公里。45届初中校友刘际松就是三滩本地人,据他回忆:当时的三滩,只有60来户人家300来人。温中分部6个班,师生员工近300人。当时的校部和主要教室就设在村口的土地庙——元坦庙,这是个四合院,正殿和两侧厢房设3个教室,殿后的禄公祠设1个教室,还有2个教室租用民房。师生宿舍布满全村。

刘际松校友自家的5间两厢老屋, 原已住有5户26人,学校还租用楼上正厅作女生寝室,楼下作音乐教室,两厢住教职员和男学生。全村每座民房都挤得满满的。

现在从温州南上高速,沿沈海高速转龙丽温高速至南田三滩,全程103公里,车程约100分钟。2020年一个冬季的午后,寻访小组抵达细雨蒙蒙的三滩。虽然我已经在图片上反反复复看过元坦庙的照片,但当我真正见到元坦庙,见到温中校址纪念碑时,还是非常激动,我的同事们也是兴奋地欢呼。

↑ 元坦庙外景  何勇 摄影

↑ 元坦庙温中旧址俯视图和正视图及教室分布示意图 何勇 摄影制作

↑ 门口石碑  何勇 摄影

今天的三滩仍是一个偏远宁静的小山村,一条小路,沿着溪边,从村头直通村尾。可以想象,当年的三滩肯定更为宁静,不失为一处潜心修学之地。而且这里的村民热情质朴,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接纳了这些远道求学的年轻学子,家家户户都以住有这些有修养的“文化娃”为荣。

↑ 三滩村俯瞰图  何勇 摄影

↑ 当无人机升空,元坦庙边上的一座小山展露了它的全貌,竟然是一颗惟妙惟肖的爱心。 何勇 摄影

作者:何勇 文/图

原标题:温州中学曾在刘基故里办学,战时这片世外桃源,省高院省联高都来了

编辑:陈东升

监制:施文洪

参考文献:

李琬(清):《温州府志》, 成文出版有限公司

刘绍宽:《刘绍宽日记》,中华书局,2018年

李方华:《温州市教育志》, 中华书局,1997年

《浙江省立温州中学1945年同学录》(残片照片资料)

《浙江省立温州中学创校40周年纪念刊》  董朴垞等

《温州一中八十周年专辑》    温州中学八十周年校庆筹委会编

《温州中学九十周年纪念刊》    温州中学九十周年校庆筹委会编

《温中百年》    温州中学百年校庆筹委会编

《温中百年校庆通讯》    温州中学百年校庆办编

《怀籀》  温中校友会编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