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7名瓯绣工艺师花费八年时间完成的《婴戏图》,到底有多“精彩”?

7名瓯绣工艺师花费八年时间完成的《婴戏图》,到底有多“精彩”?

温州网 2021-10-30 08:54:16

温州网讯 10月12日,由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温州市工业与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中共温州市鹿城区委宣传部主办,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承办的“素手天工”温州刺绣艺术作品展在温州博物馆开幕,100件涵盖瓯绣、发绣、十字绣等绣种的刺绣作品集中展出。

这之中就一副《婴戏图》,是目前温州博物馆收藏的最大一幅瓯绣作品,它是7名瓯绣工艺师耗费8年时间完成的。那么,它究竟“精彩”在哪里?本期《温州宝藏》,我们找到了《婴戏图》的设计者张国民,听他讲述《婴戏图》背后的故事。

 《婴戏图》

前世传说

瓯绣始于唐代,盛于明清

瓯绣,因温州古称“东瓯”而得名,是我国名绣之一,素有浙江“三雕一绣”之称,享有温州“四瓯”之誉,是独具地域特色的东瓯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温州博物馆研究员伍显军介绍,温州自古善于养蚕和织造,为瓯绣工艺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瓯绣工艺。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一些遗址,如乐清白石杨柳摊遗址、鹿城区上戍乡曹湾山遗址等,均有纺纱工具石纺轮或陶纺轮发现。瑞安岱石山西周晚期至春秋初期的一座石棚墓中,采集到的原始瓷罐残片上堆塑有蚕纹。南朝刘宋时育蚕一年八熟。隋代,豫章、永嘉等地蚕一年四五熟,勤于纺绩,有夜浣纱而旦成布者,俗呼“鸡鸣布”。

一般认为,瓯绣始于唐代,盛于明清。瓯绣源自古瓯民间妇女绣房针线手工劳作,从针法分析当由唐代“锦衣绣”发展而来。北宋哲宗绍圣三年 (1096年),温州知州杨蟠修城内三十六坊,其中就有“绣衣坊”的记载,可见当时温州刺绣已有一定规模。慧光塔出土的二方 “双面绣经袱”经考证,年代为北宋景祐元年至庆历三年(1034-1043年),至今已有千年历史。经袱就是用来包裹经卷用的包袱。这二方出土的“双面绣经袱”,是迄今为止温州存世最早,有明确年代记录的刺绣工艺品,也是温州刺绣从隋唐的单面

绣发展到双面绣的见证。

明清时期,温州刺绣发展较快,当时温州民间出现了手巧艺高的绣娘,一些富裕人家的女儿出嫁,便雇佣绣娘来绣嫁妆,如被面、枕套、帐檐、绣服、鞋花等,制作精致,并能运用多种针法进行艺术表现。

清咸丰三年(1853年),温州开始设立专业绣铺,包绣官衣、锦服、戏装、佛蟒等。此后民间也办起多家作坊,刺绣工艺广泛应用到日用品上,花色品种不断增多,技艺针法日益丰富,还出现了男绣工。温州民间形成了“十一、十二娘梳头,十二、十三娘教绣”的传统,还流行“绣花罗裙”作为男女青年定情的珍贵礼物。

1916年,温州设立了“刺绣局”,雇佣男女绣工制作绣品,专做出口贸易。当时,温州城区府前街、五马街、打锣桥等处,设有刺绣工坊10余家。

文人画家参与提升瓯绣品味

张国民是原温州市耿明瓯绣艺术研究所所长。他介绍道,抗日战争时期,温州三次沦陷,瓯绣业一落千丈,艺人纷纷改行另谋出路。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对传统手工艺“保护、发展、提高”的政策方针指导下,老艺人纷纷归队,重兴绣业。1952年,温州市刺绣合作社成立,当时分为一社、二社,刺绣产品以出口画片为主,日用品有枕套、被面、帐额等。

“民间最初瓯绣部分源自剪纸,把事先剪好的图样贴在布或缎的底料上,按样刺绣。随着艺种发展的需要,陆续出现了专绘绣稿的民间画师,乃至后来文人画家的参与,但在绣稿设计的构图与造型上,仍继承发扬了剪纸高度概括精炼和装饰性的特色。”张国民介绍,1955年,著名画家林志松从上海返回温州,与瓯绣艺人刘松青等人一起致力于绣艺,并担任主要设计师,为瓯绣设计了大量各种题材的绣稿。1957年,著名画家苏昧朔从上海回温州,被温州市刺绣合作社聘请为主任设计师,他将西画融入国画,又把国画融入瓯绣,提高了瓯绣产品的品位。1958年,温州市第一、第二刺绣合作社合并为温州市美术绣品厂,后改为温州市瓯绣厂。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温州市瓯绣厂与上海丝绸进出口公司中断了贸易关系,加上产品没有及时更新,温州瓯绣从辉煌渐趋衰落。

2001年,温州市耿明瓯绣艺术研究所成立,由张国民牵头召集了林媞、李小红、施成权等技艺精湛的瓯绣艺人进行绣艺创作与研究,开发了水墨绣、彩墨绣、装饰绣等新产品来适应市场。2012年,因为拆迁等因素,温州市耿明瓯绣艺术研究所迁至温州市工艺美术大师楼,加入温州市工艺美术研究院,瓯绣工艺师纷纷在此成立各自的工作室,传承瓯绣精髓。2008年,瓯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张国民说,瓯绣构图简练、色彩绚丽、针法严谨,运针灵活擅变,绣理分明,绣面光亮,呈现着与众不同的东瓯地域特色。瓯绣更是融诗文、书画、刺绣之美为一体,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今生故事

7名瓯绣工艺师花费8年绣成

伍显军介绍,这幅瓯绣《婴戏图》宽99厘米,长450厘米(连边框宽1.2米,长5米),是目前最大的一幅瓯绣作品。它采用横幅构图的形式,由右向左展开画面,在玲珑山石之间有苍松、芭蕉、栏杆庭院和荷花池塘,将100个形态各异的孩子在一年春、夏、秋、冬四季的游戏玩耍活动,浓缩分布于在斜坡平地上。这些活动有放风筝、跳绳、放孔明灯、打陀螺、捉小鸡、捕蝴蝶、放鞭炮、骑竹马、舞鱼灯、吃西瓜、舞龙灯、敲锣打鼓、弹珠子、抬轿子、捉迷藏、斗蛐蛐、赏金鱼、读诗书、堆雪人等,十几组生活场景,人物栩栩如生。全图用了数百种不同色线,色彩搭配艳而不俗,穿插安排,多变而不乱。

《婴戏图》局部

在图的左上方空间,题有行书题跋:“婴戏图。诗画东瓯素有缘,民间古艺足堪宣。戏婴图谱童心曲,无限天真绣里传。甲申春月耿明画于温州并题。”后绣“张国民”方印。图的右下角有“瓯绣”方印。图的左端玲珑山石下方,绣有一长方印:“程云云、陈小燕、林媞、施成权、杨秀芳、项玉芬、李小红合绣。”这7名瓯绣工艺师都是温州瓯绣界公认的佼佼者。

张国民介绍,这幅《婴戏图》是他2004年设计的,整体为诗书画绣结合,绣时针法融笔法,物象理法于一体,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充分显示了瓯绣的地方风格。由于人员变动、资金短缺等原因,一度绣绣停停,最终7名瓯绣工艺师前后耗时8年才完成。

温州晚报刊登关于《婴戏图》创作的相关新闻

此图集古今瓯绣技法之大成

张国民,1940年出生在平阳(今苍南金乡),年轻时师从温州名画家苏昧朔先生学画。上世纪50年代后期就读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59年,他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建馆时期做陈列设计,期间参与了轻工业部出版的《鸟谱》《牡丹》《图案》三本设计参考资料的编绘工作。1960年,他到温州瓯绣厂担任国家礼品、展品及外销绣品等设计工作。他曾任温州市耿明瓯绣艺术研究所等职务。

张国民

在张国民家中,记者看到了他收藏的关于瓯绣的大量资料,其中一本册子搜集的是古今瓯绣的各种针法。张国民说,瓯绣传统针法常用有10余种,但是在运用中稍有变化又会演化出新的针法。而他这本册子里既有传统针法,也有由传统演变而来的,已经被广泛应用的其他针法,足有百余种了,“这些‘宝贝’,也许将来我会捐到温州博物馆。”

张国民搜集的瓯绣针法

张国民设计这幅《婴戏图》时,他的目的是为了传承技艺,不让针法失传,所以他特地设计中融入了平针、施针、侧针、接针、纳针,以及“打子”“叠高花”等多种技法,可谓集古今瓯绣技法之大成,展现了瓯绣的传统精湛技艺。“曾经有人想要高价收购这件作品,但我思考再三,还是决定将它给温州博物馆收藏。”张国民说,之所以这么做,是想让更多市民欣赏到瓯绣的“美”,也是给未来的瓯绣艺人们留下一个“授艺范本”,他们想要研究针法,可以来温州博物馆看看这图。

    

新闻+

1.此次“素手天工”温州刺绣艺术作品展,展出的100件刺绣作品,出自温州市不同时期的刺绣传承人之手。如参展的11件国家级非遗项目温州发绣作品中,就包含魏敬先、孟永国、万升平、蔡淑明等三代发绣传承人的作品。

2.2019年,经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考察论证,温州市鹿城区被命名为“中国刺绣艺术之乡”。

来源:温州晚报

原标题:7名瓯绣工艺师花费八年时间完成的《婴戏图》,到底有多“精彩”?

记者  陈培培 张啸龙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陆珊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