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种西瓜、种油菜花、做木工、学烹饪…… 劳动教育成温州中小学“必修课”

种西瓜、种油菜花、做木工、学烹饪…… 劳动教育成温州中小学“必修课”

温州网 2021-10-29 08:17:27

去年夏天,永嘉县枫林镇中学的学生们在他们的农耕园里收获了西瓜。刘吉利 摄

市实验小学的孩子们,在他们的百果园收获了柚子。

温州网讯  近日,泰顺县雅阳镇中心小学刚刚签约了一个茶叶园作为校外的实践基地,这一基地今后将成为学生劳作课的活动场地。而在此之前,该校不仅校园里设菜园,还养了好多只蓝孔雀,倡导学生们在课余时间劳作和饲养动物等。

9月,温州市教育局召开了市局直属学校劳动教育专题研讨会,与各个学校共同探讨 “双减”背景下的劳动教育的新路径和新模式,会议上提出,要关注“五育并举”背景下劳动教育的着力点,结合“三全四课五育”育人新模式,突出学校德育和劳动教育特色。实际上,近些年,温州许多的中小学都已各出“奇招”开始劳动教育课,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

校园里有一块学生“责任田”

永嘉县枫林中学于2019年的时候,就在校园里创建了“农耕园”,实行承包责任制,分片划出责任区,分到各班管理。“这个‘农耕园’去年种的是西瓜,西瓜成熟后,学生就在校园里进行义卖,吸引了很多教职工购买,收入所得用于捐助学校品德优秀、学习刻苦的学生。”该校校长戴方杰介绍说,为了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劳动,学生可获得相应的劳动积分,劳动积分与期末品德综合评定挂钩。“我们的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收成和积分,更重要的是那份快乐、满足和发自内心的自豪感。”戴校长笑着说,就在前不久,学生们又刚刚播种下油菜花的种子,他们等待着校园里长出一片金灿灿的花海来。

半个月前,温州市城南小学会昌河校区也在校园里开辟出了一片小花园,小朋友们在花园里播种下了小小的种子,开始了他们的劳作种植之旅。“小花园才刚刚启动,都还在积极筹备中呢。我们准备把整个校园变成劳动基地,让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养护绿地。”该校区校长瞿莉介绍说,针对中高年级段的学生,学校还特地联合温州科技职业学院,计划在校园里实施“人人微农创”项目:四年级做水培、五年级做中草药种植和蔬菜种植、六年级进行校园园林设计;而一至三年级的孩子,学校则倡导家庭实验室项目。“我们期望能让学生们在不同阶段掌握不同的劳动技能。这些设想一个月后就可以实施了。”瞿校长说。

温州市实验小学的校园里有一个百果园,里面种有杨梅、柿子、柚子等多种水果,春赏百花,秋收百果,是师生们引以为傲的一个“后花园”,这里也是孩子们的生活实践课基地。

据了解,温州还有许多中小学都拥有着校园里的“小菜园”或“小花园”,如温州市第八中学、温州市艺术学校、温州道尔顿小学等。

劳动教育从学校延伸到家庭

10月21日,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开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现场推进会,会议上提出,要开展好新时期劳动教育,既要开好劳动教育专门课程,也要全科渗透,将劳动教育的思想观念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要通过真实的劳动体验,出力流汗,让学生接受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督导体系。

据了解,劳动教育不仅是在校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要组织教育孩子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参加劳动,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针对中小学生成长规律布置洗碗、洗衣、叠被、扫地、整理房间、倒垃圾、做饭、照顾老人等力所能及的日常家务劳动,家长打卡反馈,分年级建立家庭劳动清单,每年学会1至2项家庭生活技能并逐步养成劳动习惯。

而实际上,温州的中小学早已开始全面而系统的劳动教育课程。

温州市实验小学的“百果园”在2005年就启动了,随之启动的还有“百果园”课程。“‘百果园’ 不仅是校园绿化生态空间,更是学生生活实践场域、科学课的课程资源基地,对学生学习成长发挥了重大作用。不同年级段的孩子,在这里都有不同的劳动实践时间、空间和课程目标、内容。”市实验小学办公室主任陈东辉介绍说。学校特别重视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教育,除了让孩子们在学校里参与种植劳动,每个寒暑假,学校还倡导家长和学生签订“家庭劳务合同”,积极参与家庭劳作,特别是“百膳课程”的推出(小学阶段,每个学期学会烧8道菜,12个学期共96道菜,简称百膳),丰富了孩子们的营养知识,提升了孩子们劳动意识和生活实践技能。

结合日常活动展开劳动教育,温州市籀园小学的活动也开展得丰富多彩。他们低年段做“劳动银行手册”,高年段开“‘慧’劳动清单”;假期则以“亲子劳动”项目为抓手,家校协同培养孩子的劳动技能。“我们学校还有专属木工教室,占地面积约112平方米,学生通过使用木工工具,基本掌握刨子、锯子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制作简单的木工作品。”该校政教处李小芽主任介绍,通过各式各样的工具创造孩子们脑海里想象的东西,通过敲敲打打的木工课,获取专注力与自信心。

劳动教育将成大中小学必修课

根据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要求,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开展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的劳动教育,主要让学生体会劳动光荣,尊重普通劳动者,初步养成认真负责、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以及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

位于黄龙住宅区的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也有一块200多平方米的菜园。2019年,学生们在菜园里种下了第一批萝卜,也开始了他们在这片小小园地里“种、赏、收、品”的生活。等到萝卜丰收的时候正好遇到了“新冠疫情”暴发。于是,在学校的组织下,第一批收获的600来斤萝卜如数送到了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作为对一线医护人员的感谢和支持。“公益劳动也是劳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我希望学生们都可以成为心系社会的人。”潘校长说,学校原本的课程里就设有初中三年100个课时的公益服务课,要求学生心系社会、勇于付出,那么多年的坚持下,从温州二十三中走出去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成为了如今各自领域的公益劳动带头人。

城南小学集团校有一套比较完善的“劳动教育”课程。学生们除了每周一次的基础性劳动课外,还需要参与拓展性劳动课、家庭劳动教育、公益劳动实践等。在“劳动教育”课程上,学校搭建出了一个集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劳动为一体的劳动教育框架。“如果说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是为了自己,那么服务劳动就是服务于社会,这不仅是‘劳育’的体现,更是‘德育’的体现。”瞿莉说,每年的寒暑期与周末,学校都要求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做好小小志愿者,践行一名城南学生的仁爱精神。

郑女士的孩子就读籀园小学三年级,经常会参加社会公益劳动,而在这些活动中,郑女士也看到了孩子的成长。“每年寒暑假,学校都会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公益劳动,比如去红日亭烧伏茶、社区捡垃圾、看望孤寡老人等。最早的时候,是我把孩子从被子里拉起来强迫他去。但渐渐地,他也感受到了帮助别人带来的快乐,也感受到了自我价值。现在每次参加公益劳动,都是孩子早早起床跑来叫我。”郑女士为这样的劳动教育点赞。

来源:温州商报

原标题:种西瓜、种油菜花、做木工、学烹饪…… 劳动教育成温州中小学“必修课”

记者 章瑚 见习记者 娄晓霞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