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温州该如何打造运动之城 市政协委员献计献策

温州该如何打造运动之城 市政协委员献计献策

温州网 2022-07-12 10:04:30

  温州网讯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是民生事业,是高标准打造“运动之城”的基础。

  今年5月,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温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将全民健身工作提至新高度。该《计划》指出,到2025年,全市力争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44%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8平方米以上,城乡居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94.5%以上,创成体育现代化县(市、区)3个,并建成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

  如何进一步擦亮“体育让生活更美好”城市品牌,持续推动我市体育改革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打造体育改革“温州模式”?本期《委员观察》栏目邀请多位市政协委员献计献策,为助力温州打造运动之城,擦亮“幸福温州”金名片贡献政协力量。

  温州为未来三年全民健身工作划出新高度

  近年来,我市全民健身工作卓有成效。据市体育局统计,截至去年末,我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47平方米,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不含学生)比例达到29.4%,国民体质合格率达到94.2%,位居全省前列。此外,我市首创的“百姓健身房”案例被中办、国办联合印发的《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采纳,并向全国推广。

  随着社会力量办体育改革试点工作不断推进,我市社会体育组织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全市各级体育社团发展超2400家,目前已有46家市本级协会获得3A以上等级,覆盖率达到56%,年度新增5A单位1家。

  今年5月,全市体育工作会议提出我市将以打造“运动之城”为抓手,聚焦体育场地基础设施建设、全民健身活动和场馆服务大提升三大重点,完善全民健身体系,推动全民健身改革,扩大全民健身供给,加强全民健身宣传。例如,依托数字化改革平台,围绕“去哪健身”“和谁健身”“如何健身”等子场景,着力构建以百姓健身房小程序为基础的全民健身地图2.0版、社会体育指导员上岗履职管理服务应用、国民体质检测服务应用为主要内容的“百姓运动码”智慧体育服务平台。

  硬件设施的全面完善,是打造“运动之城”的前提条件之一。今年,全市预计还将新增体育公园(体育设施进公园)8个、足球场(含笼式足球场)15个、村级全民健身广场14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26个、百姓健身房55个。未来,可供市民在家门口健身锻炼的体育场所将越加丰富。

  委员观点

  市政协委员、浙江欣华园艺工程有限公司陈坚磊:

  盘活城市“金角银边”闲置地,提升全民健身体育服务供给

  近日,上海市长宁区苏州河中环桥改造即有桥下空间,综合设置运动场地、公共绿地、市政配套设施等,以土地复合利用,实现闲散地“灰色”向“彩色”转变。

  温州作为全国唯一以社会力量办体育的试点城市,如何盘活城市富余“金角银边”闲置地资源?可以借鉴上海经验,创建普惠型体育设施,强化场地利用率,增强城市体育服务供给,助推全民健身发展,建议:

  一是梳理资源,合理选点,统一规划。由市资规部门牵头,梳理路桥附属用地、轨道交通沿线零星用地、闲置公共绿地等可利用闲置空间资源,在适宜服务半径内,兼顾项目功能和多点分布原则,以居民流动密集、交通便捷、健身需求量大的区域为中心,划分功能区,提供社会体育场所服务。考虑到温州雨季多的气候特点,允许加装雨棚,提高场地利用率。

  二是以“政府+社会”力量,确保健身场地投建、运维。土地归属性、使用权等情况较为复杂,建议由政府部门临时收储闲置地或废弃地,以公开招标或竞争性磋商模式,鼓励国企、社会组织参与开发建设,允许其拥有场馆使用权、对外经营权等。如通过温州体育发展投资集团,开展各类球场、滑板公园、户外拓展等项目研发经营,或进行景观、步道、健身器械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融合数字创新技术,打造集成式体育设施服务。依托数字化改革平台,创建“一机在手,诸事可办”的数字使用场景,如建立微信公众号平台或研发小程序,帮助群众依托平台获取体育场所信息,就近、快速选择健身场所。引入智慧场馆管理模式,搭配无人值守系统,降低运营成本。

  市政协委员、温州广电传媒集团全媒体节目中心对农栏目总制片潘剑叶:

  落实多方政策,保障投资收益,拉动民间体育场地建设发展

  近年来,全民健身工程在我市全域纷纷涌现,一批体育重点项目相继建成。但相较全市人口和城市发展规模,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场所资源仍较为缺乏,其中民间投资建设体育场地更为缺乏。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鼓励引导不足,民间投资建设体育场所缺乏有效措施,存在不少短板,社会投资意愿不强,如民间体育场所建设工作未列入各镇街考核,重视度低、支持措施少,民间投资乏力等;二是政策落地不到位,现有政策与落地成效存在差距,如一些民间投资建设场所,多为村居闲置土地或垃圾场改造,有的甚至属于违章建筑;三是投资预期不确定,因民间体育场地用地不规范,社会资本前期投入较多,受政策影响较大。此外,体育场馆设施运维成本较高,仅靠门票收入难以维系。

  让群众健身场所触手可及,完善全市全民健身网系,民间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尤为关键。为此建议:

  一是强化政策有效落地。围绕《关于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与运营体育场所的意见》,制定出台专项考核政策,把社会办馆数量、民间场馆建设等工作纳入考核指标,鼓励引导土地、规划、建设等部门主动作为。制定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与运营体育场所联席会议制度,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体育场所可能涉及用地、建设、运维等问题开展审议、协调、监督工作。

  二是完善多项扶持政策。土地使用方面,利用现有体育规划用地或新建社区规划提前做好体育场地规划,如在设计施工时,划分一定建筑面积比例,用于标准配建体育健身用房;资金支持方面,工程建设前期给予优惠贷款、资金扶持,场馆建成运营,给予一定时期的免税和补贴。

  三是保障投资收益。完善民间体育场所运营管理制度,根据规模、运作规范化、群众欢迎程度等划分等级,给予一定奖励及政策倾斜,如体育场所由政府投资建设,委托民间体育单位管理,政府以购买服务方式给予管理经费。对现有民间体育场馆,在不违反相关规定的情况下,给予办理经营许可证书,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

  市政协委员,温州体育运动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郑昆:

  以“体教融合”为切入点,促进全民健身高质量融合发展

  当前,学生近视、肥胖等亚健康状况日益突出。2021年教育“双减”政策落地,减轻了学生学业负担,提升了家、校、社三方对青少年身体素质培养重视度,推动了学校乃至全社会的体育活动发展。如何有效利用“双减”政策红利?建议以“体教融合”为切入点,在完善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同时,助推全民健身工作再上台阶。

  一是加强与体育类院校交流、扩增专业培训,建立体教联合督导机制,健全体育人才培育体系。整合学校现有体育教学条件,与各体育类院校开展合作交流,增加运动技能类学习;将体育健康知识、体育学科德育等学习内容与日常课程融合,完善校园体育课程设置。定期聘请专业教练员对学校体育教师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引入优秀退役运动员,壮大师资队伍。探索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体系”“基础训练体系”和“竞赛体系”建设,完善学校体育人才训练、培养机制。

  二是规范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补给学校体育工作。“双减”政策执行后,校园体育运动思维应从单一的跑步、跳远、跳绳等传统运动中解放出来,引入社会体育组织和专业体育指导员,配合学校体育教师,将教学计划从单一的体育课程设置转变为体育技能培训。由学校统一规划安排,结合社会力量,开展由学校主导、社会体育俱乐部协办的校园体育竞赛活动和课余训练,既减轻在校教师“双减”课后托管压力,减少学生、家长参与校外课后辅导支出成本,也让体育竞赛不再局限于体育特长生,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完善校园体育竞赛体系。

  三是厚植校园体育文化底蕴。融合体育文化艺术、学术、娱乐等元素,整合校内资源,培育具有辨识度的体育文化活动,如体育文化长廊、校园特色体育文化节、特色体育运动会等。加强校园基础体育设施建设,筹建体育展馆,构建体育物质文化,发展高水准竞技体育项目。

  来源:温州都市报

  原标题:打造运动之城 助力“幸福温州”

  市政协委员献计献策,助推新时代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

  记者 陈巧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