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这些古代神童到底有多神?他们与江心屿缘分不浅
刘基像
王应辰《孤屿次旸谷韵》
刘基《题宋燕肃春山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任道逊
姜立纲作品
温州网讯 现在一些高校会开设“少年班”,招收成绩特别突出的低龄学生,也就是俗称的“神童”。
在古代科举制中,也有专门选拔神童的科举项目——神童举,也叫童子科。《三字经》中有这样一段话:“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说的是唐代的刘晏七岁的时候“举神童”,被授予了秘书省正字的官职。
被称为“神童”的小朋友,往往在诗文、书画等技艺上天赋异禀。温州人才辈出,历史上也有不少人被称为“神童”,他们在童子科中举,长大后依旧功成名就。他们当中的有些人,来过江心屿,为江心屿留下了诗词。
本期我们来聊聊这些“别人家的孩子”。
王应辰
髫年能对客赋诗
春日登毗卢阁
王应辰
佛阁召峣接帝京,振衣四望敞春明。
九关车马临芳甸,万井烟花绕禁城。
地迥绮疏还月色,天低银汉自风声。
瞻云不尽思亲意,聆梵空遗出世情。
王应辰(1505—1566),字拱甫,号海坛。王应辰小时候非常聪明,七八岁时就能在客人面前念诗,人们称他为奇童,未冠补郡庠生。
长大后的王应辰非常有涵养,性情温和,平生没有疾言厉色。他很佩服王阳明、陈白沙的理学,于是改号体斋子。不过王应辰的仕途走得并不顺利,屡试不第,嘉靖四十年(1561)以贡授上海训导。
王应辰的文学造诣很高,淹贯经史,熟习古文词,尤其擅长作诗,他的著述很多,有语录《省言》、诗文《正情集》《简淡集》《旨苕斋诗话》。王应辰的诗文为名流所推许,论者谓其文宗秦汉,诗则三唐,于学无所不窥,潜心理窟,旁通内典。
王应辰与王叔果、王叔杲兄弟交好,曾和王叔果同修明嘉靖《永嘉县志》。王应辰死后,王叔果为其写了一篇墓志铭,他在王应辰墓志铭中说,“知公莫如余”。王应辰的作品大部分没有留存下来,在他仅存的几首诗中,还有一首和王叔杲《江心寺》诗的诗作。
孤屿次旸谷韵
王应辰
云海超沙界,风涛拥化城。
到来身似叶,浮处迹如萍。
说法双林寂,斋心孤月明。
从兹摈文史,况复惜簪缨。
江心寺
王叔杲
贝阙开孤屿,金轮壮海城。
江山双砥柱,天地一浮萍。
铁马云中奏,金莲水底明。
登临超万象,俯槛拂尘缨。
刘基
读书能七行俱下
散天花·舟泊中川
刘基
落日长江泊小舟,
碧空如水月如钩。
闲寻孤屿上高楼。
狂歌争击节,起沙鸥。
开遍蘋花已白头。
错疑飞柳絮,点芳洲。
悠悠片石砥中流。
双峰缥缈处,拟丹丘。
刘基(1311—1375),字伯温,青田县南田武阳人(今属文成县)。刘基小时候天资聪明,展现出了与常人不同的学习天赋,阅读速度极快,“读书能七行俱下”。他12岁就考中了秀才,乡间父老皆称其为“神童”。
元泰定元年(1324),刘基入郡庠(即府学)读书,从师学习《春秋》经。《春秋》的内容十分晦涩难懂,初学者往往只是捧书诵读,不解其意。据说刘基只需要默读两遍就能背诵如流,还能根据文义说出自己的理解,他的老师认为他将来一定是不凡之辈。黄伯生在《文成公行状》中称他“习举业为文有奇气,决疑义皆出人意表。凡天文兵法诸书,过目洞识其要”。
元元统元年(1333),23岁的刘基一举考中进士,初任江西瑞州路高安县丞。此后在元朝断续为官十余年,担任的都是江浙行省儒学副提举、浙东元师府都事之类的七品小官。他不被朝廷所重视,四度罢职赋闲。48岁时愤而弃官,隐居家乡。
元至正二十年(1360),50岁的刘基接受朱元璋的邀请出山,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及北伐中原,辅佐朱元璋一统江山,建立大明王朝。民间有了“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谚语。
任道逊、周令……
数位神童以善书画入朝
明代有地方荐举、天子亲试的神童(奇童)选拔方式,当时判断神童的标准大多是吟诗诵经,或善出巧对。选拔出来的神童大多入读翰林院,师从诸多翰林学士。在明英宗时代,能书善画的小神童也能进入翰林院读书。
任道逊自幼聪颖过人,七岁即能赋诗,会写直径数尺的大字,布局运笔已颇具法度,一时声名在外。明宣德八年(1433),12岁的任道逊作为“神童”被推荐上京应试。
宣宗皇帝听闻任道逊这个孩子才华出众,很是好奇,将他召至金殿,亲自检验他的水平。年幼的任道逊在殿上书写了“龙凤”二字,笔法甚工,引得宣宗啧啧称奇。又出题曰“九天殿上书龙凤”,任道逊以“百尺楼头望斗牛”应对,因此得到了皇帝的赞扬。之后任道逊被录取进入国子监就读,入直文华殿,以书画供奉内廷,累官至太常寺卿。
据明朝倪绾的《群谈采余》记载,当时有大臣还以此题诗:
年比甘罗少二周,山川毓秀出温州。
九重殿上书龙凤,百尺楼头望斗牛。
金马玉堂身已贵,青灯黄卷业还修。
他时大展经纶手,重沐恩波拜冕旒。
任道逊尤其擅长楷书,在明代书法史上有突出的地位,当时内廷诏令文告都出自他手。书画家项元汴称赞他:“明书法于文、祝、宋、沈之后,有詹希原等六三人,任道逊名列其间。”
任道逊12岁上京,而另一位来自温州的“奇童”周令7岁就被召入翰林充秀才,堪称传奇。
周令幼时,其父就开始口授其经史,手授其书法。他从小就写得一手好字,尤其擅长柳楷。他师从人称“榜眼王”的王瓒,在诗书、易学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当时的温州知府是项澄,他崇文兴教,曾重修温州府庙学、建明伦堂等。明成化二十年(1484),项澄把年仅7岁的周令以“书法奇才”的身份,举荐给朝廷,于是被招入翰林院。
周令年纪虽小,但他为人稳重,做事谨慎,颇有“少年老成”的气质。明弘治十一年(1498),周令任中书舍人,值内阁,领制敕文字,侍经筵,预修《玉牒》《国史》等,因文笔不错,甚得帝心。后任顺天府丞,历任太常寺卿兼司经局正字、通政使等职。
明代书法家姜立纲(1444—1499)也是在7岁的时候以“能书”出名。代宗选他为神童,召入北京,命为“翰林院秀才”。天顺七年(1463),姜立纲被授予中书舍人,在内阁制敕房办事,为皇帝誊录诏旨。明时,凡用于朝廷、藏于秘府的金版玉册、承奉谕旨,均出自中书舍人之手。姜立纲的字在社会上声誉很高,世人称之为“姜字”,“人得片纸,争以为法”。
瑞安人柳楷与姜立纲有相似的经历,他四岁学书,七岁邑大夫以能书荐举,以神童的身份入选国子监就读。他学成以后,初授翰林待诏,掌管应对职事,官至中书舍人。柳楷与姜立纲同在内阁当官,他的诗文、书画皆佳妙,山水苍秀有致。
来源:温州都市报
原标题:温州这些古代神童到底有多神?他们与江心屿缘分不浅
记者 连佳佳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温州推进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 未来五年这些变化值得期待
社会05-17
-
温州发布《家政服务机构信用等级评价规范》
社会05-17
-
四川壤塘两姐妹在温“挺直腰杆”的感人故事
社会05-17
-
夏天来临,当心蛇出没!剧毒银环蛇夜闯民宅
社会05-17
-
新买的极狐新能源汽车 咋存着几个月前的视频照片?
社会05-17
-
23岁外卖小哥摔伤陷入困境 24岁温州民警自掏腰包救助
社会05-17
-
鹿城开拓未来教育新样态
社会05-17
-
退役军人陈龙勇:以公益回报社会帮助学子
社会05-17
-
工地围挡还缺“亚运装”
社会05-17
-
仰义街道开展“‘义企’成长,书香园区”活动
社会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