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城市的主人 温州市民监督团侧记
10支队伍接受“市民监督团”队旗。
市民监督团奔走在推进城市发展的道路上。
编者按
2010年底,声势浩大的“六城联创”战役在我市拉开帷幕。为了配合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和大力推动下,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向全社会发起招募,成立“城市绿化千人监督团”。随后不久,温州广电传媒集团市民监督团也应运而生。2012年3月,由市委宣传部牵头,这两支监督团重组整合,并向社会广泛征集队员,制定了详细的《温州市市民监督团管理办法》。
从最初整合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与普通市民群众监督两大功能、主要推进“六城联创”工作,到如今日益成为市委市政府的好帮手、群众监督的“金嗓子”,市民监督团荡涤浊流,漾起清波,树立了一个加强舆论监督、推进转型升级的好样本。
昨天,人民日报刊登通讯《“我们是城市的主人”——温州市民监督团侧记》,全面介绍市民监督团“促进政府工作、解决百姓困难”的宗旨、运作模式以及成绩。现予以全文转载。
作为温州首创并卓有成效的舆论监督模式,今后,市民监督团不仅会继续为百姓发声,为温州“破难攻坚”铺路,继续当好“文明的督导员、工作推进的宣传员、政策法规的解读员、政情民意的联络员、工作绩效的考评员”。
袁亚平
有的一律红马甲,有的一律黑马甲,有的一律黄T恤……在温州,有这样一支支队伍,他们统一着装,胸挂监督证,拍摄、记录城市变迁的点滴进步和疏漏不足,用影像和文字督促改变城市的落后面貌。他们,就是被称为“城市主人”的温州市民监督团。
每天,温州市民监督团写监督日记、发微博、写博客等,“晒”政府工作进度。城市建设中的乱点、市民投诉的焦点、社会问题的热点,都是温州市民监督团监督的目标。以“促进政府工作、解决百姓困难”为宗旨,他们用跟踪督查的方式,面对面询问责任部门和相关单位,直至推进问题最终解决。这种公众参与的热情和力度,让监督有了更新的内涵和力量。
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多次称赞市民监督团活动:“你们的笔头胜过榔头,摄像机胜过推土机。接受监督,这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的一种责任和义务,最好的监督就是人民群众的监督!”
全民参与和监督
推动城市建设和管理
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是民生热点问题,既离不开各责任部门的通力协作,更离不开全民的参与和监督。那么,怎样建立起一种广泛的监督体系呢?
2010年底,在温州市委宣传部的牵头指导下,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与温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打破了传统的“跟着部门走”的报道思路,整合报纸、电视、网络等多个媒体形态,开始搭建一个舆论监督的全新平台——市民监督团,通过媒体向全社会招募市民监督团成员。
市民监督团成员招募条件为:热爱温州城市、关注温州发展、热心公益事业;遵守市民监督团规章制度,积极参与监督行动,正确行使监督权,既为老百姓说话,又能客观公正看待问题,并就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具有一定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年龄在18周岁以上。
来自温州民间的义务监督队伍,参与者越来越多。现在,温州市民监督团已扩展为43个监督分团,拥有固定监督员6000多人,成员来自社会各界。温州市民监督团成员大多来自基层,能更多地听到普通市民的心声,在老百姓中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报纸和广电两大集团的加入,涵盖了温州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使监督活动传播的效果得以最大化。
“我们从最初的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和监督者。我们要为温州的发展,出自己的一份力。”一位市民监督团成员说。
温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剑谨说:“市民监督团是实现舆论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重要载体,是增强舆论监督影响力与有效性的创新举措,更是推动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重要力量。”温州市决策咨询委员会的近百名专家,受邀成为市民监督团的智囊。各媒体邀请专业人士,对市民监督团进行政策、法规培训。
开展现场调查取证
努力推动问题解决
停滞了多年的公园,迟迟不开工建设;规划了多年的马路,仍然停留在图纸上;退河还绿最后期限只剩下一周时间,个别单位或企业却还是没有行动……
温州市民监督团开展现场调查取证,市民监督员当面询问职能部门,从多个角度分析症结,提出治理建议。截至今年3月,温州市级各新闻媒体推出市民监督团专栏专题37个,专版80多个,刊发舆论监督报道910多篇。许多被监督和曝光的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后,得到解决和处理。
去年4月,在温州本地论坛和微博上传出这样一个消息,在苍南县高档小区怡和城市家园,顶楼违法建筑愈演愈烈。80多处违建中,党员干部搭建的占相当大的比例。于是,温州市民监督团介入调查,经过两天的深入了解,在报纸上刊发了专门的调查报道。随后,各家报社、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全面跟进,对违建一事进行曝光,同时,报道了苍南县委、县政府和县纪委对于拆违的坚决态度:对限期内未自拆的领导干部予以停职,超出限期10天仍未自拆的予以免职。15天后,温州记者与市民监督团一起回访该小区,发现小区的违建已全部开始自行拆除。
去年以来,温州市民监督团围绕实体经济振兴、项目建设攻坚、土地开发提速利用提效、城中村改造、违法建筑拆除、市区交通通畅、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等主题,开展了575次监督活动,参与人数达1万多人次。督查的各项工作中,85%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或者正在解决。
培养公民意识
提升社会责任意识
“为公益,我飞翔”。被称为“温州航拍第一人”的陈斌今年42岁,是一家保险公司的普通员工。7年前,陈斌带着好奇与向往,花8万元买来一架动力伞,之后考取了梦寐以求的动力伞飞行驾照。在近百次的飞行航拍中,不少河道污染源进入了他的视野。企业的偷排管网大多埋在河岸下方一两米的位置,环保部门在地面很难查找,而在近空俯拍的照片中,却一览无余,他毫无保留地将照片提供给环保部门。陈斌说:“生存环境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很高兴,能将自己的一技之长用于社会公益活动。”
今年1月,陈斌和其他九人被温州市委宣传部表彰为2012年度市民监督团“十佳监督员”。
温州市民监督团成员、网友开言说:“体会最深的就是监督员有种主人翁的感觉。作为普通市民,如果仅仅处于被管理的角度,一般容易有抵触情绪。监督员的角色提升了众多市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能够站在一个相对独立、客观、公正的角度,发出理性的声音,容易寻求一些矛盾的妥协平衡点,找到利益交集点,达到社会和谐点。通过市民监督政府部门为老百姓做事的方式,更有说服力、更有公信力。监督不再局限于揭短,监督深入到对矛盾的剖析和问题的解决建言层次。”
温州市政协委员蔡钒说:“市民监督团的监督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公民意识的培养。要让市民觉得,我是这个城市的主人。如此一来,市民会怀着主人公的意识,主动参与到监督城市建设工作中来。”
而作为被监督的政府部门,温州市城管与执法局副局长谷一超说:“我们要感谢市民监督团对城管工作的监督和支持,帮助我们干了许多想干却难干成的事,帮助我们认识了工作中的不足,改善了我们的工作。虽然有些监督令我们脸红,但是脸红以后心宽了,因为问题解决了。”
(原载于2013年05月12日《人民日报》)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