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温州:“高烤”妈妈 焦虑赶超考生
高考焦虑是
一种社会病
中国社会高考焦虑症年年发作,年年“精彩纷呈”。
其实,高考狂欢现象不只在中国发生,强调竞争、重视考试的东亚近邻如韩国和日本,也能不时听说如此“盛况”。但在今日中国,让人看着特别不协调的是,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家长早早地把孩子送进国际班甚至直接送出国,以决绝的态度告别高考,彻底摆脱这一系列焦虑;另一方面,留在国内高考的家长和学生仍然为着大学的一席之地如痴如狂。
按理说,大学扩招多年,适龄人口也在减少,考生及其家长的焦虑状态应该大大减轻,可为什么生活现实呈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一幕?
问题其实不在高考本身,而在于当下的社会阶层结构与高考家庭的特殊心理状态。通常,能够选择摆脱高考的家庭在社会上属于相对“成功”的阶层,家长本身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眼界开阔,对孩子在应试体制下可能遭遇的思维禁锢、性格扭曲和体质下降,有更多的认识和防范。更重要的是,较为宽裕的经济收入不但可以使他们支付得起孩子国内进国际班或出国念大学的资金,而且使他们对生活的看法相对平和,对进大学特别是进名校多了些“平常心”。然而,这批家长和学生的缺席高考仅仅减少了人数的总量,并没有减少社会焦虑的总量,反而容易造成焦虑人员集中,并提高焦虑程度。
按照生活常识,越是部分家庭采取拒绝国内高考的平和态度,越会刺激一部分仍然执著于高考的家庭。因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后,中国人早已陷入难以自拔的相互攀比。越是有实力的家庭不上国内大学,没实力的家庭越是需要拿进入国内名校来与之抗衡——“你们的孩子因为没有实力,才选择漂洋过海曲线上学的路径,我家孩子不用花那么多钱,还上了名校,比你家强多了!”
生活的残酷在于,如此自我安慰只起到暂时麻醉的作用,其真实效果却是一则加重了自己和孩子必须考上名校的压力,二则反而让自己更明白无论怎么争强斗狠,对现实也是无可奈何。碍于中国人的面子,如此想法不可能得到坦率的承认,所以只能强行将其封闭进“无意识层面”,最终造成深层心理结构中的巨大应力。应力如此巨大以至于外部任何一个不利于孩子高考的小刺激,都会成为内心应力宣泄的突破点。作为高考焦虑具体症状的种种小题大做,不过是应力宣泄的表现方式罢了。
中国高考包括其前身科举考试,都是阶层化社会结构的平衡机制,高考在公平问题上特别敏感,时刻都在提醒国人这一点。然而,一切公平机制都是在越不公平的场合作用越大。其激发的社会不公平感越强烈,人们追求公平的驱动就越猛烈,对于干扰自身追求的因素之反应也越激烈,由此产生的焦虑程度越不可理喻。说到这里,谁都明白,解决高考焦虑症应该往哪里对症下药,改革教育体制包括应试模式和考试方式最多不过是辅助手术而已。
顾骏 作者系上海大学教授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为你推荐
-
岸绿河清处处是景 温州“五水共治”治出高颜值
社会05-09
-
政府牵头居民自治 温州这个老旧小区重绽新颜
社会05-09
-
助力乡村小规模学校精准脱贫 温州推出美育“空中飞课”
科教文体05-09
-
温州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成果公布:基本市情没有改变 耕地保护形势严峻
社会05-09
-
泰顺抢抓机遇推动“共享社·幸福里”建设
社会05-09
-
母亲节催生“感恩经济”:买花卖花送花的都很忙
社会05-09
-
果以白为贵!“白色水果”,你吃过吗?
社会05-09
-
温医大附一院成立钱礼外科学院
社会05-09
-
橄榄茶棕、芭蕾粉、奶茶灰……有人每月换发色,居家染发成趋势
社会05-09
-
“新中式穿搭”你尝试了吗?最近成功出圈
社会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