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3万多图书全城漂流 无需登记凭诚信归还
乐清市文化大市建设指导办公室主任叶正雷诉说图书漂流背后的故事
温州网7月8日讯(记者 张湉) 一个个遍布城市的书架,满是书籍,你只要在书架上看到钟爱的书,便能直接带走享阅。看完了,15天内,可以到任意一个读书驿站站点归还。自从去年11月以来,温州乐清全城掀起一股以“读书驿站”为名的图书漂流热。
这场“漂流”无须登记,没人监督,全凭大家自觉。7月7日,记者走进乐清,体验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图书漂流活动。
虽说这是一次“无人监考”的尝试,但大部分市民还是交出了令人满意的诚信答卷,有人为了还书在大马路上四处打听站点位置,有人主动找到后勤人员解释自己晚几天还,还有人带上自家的书希望能以书换书。
关于这场图书漂流,不乏“漂出去的书多,漂回来的书少”的担忧。但更重要的意义,也许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一个重建社会信任的探索过程。
两万册图书遍布城市的158个书架,无需看管,不用登记
7月7日,在乐清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一楼一号书架前,记者看到,上面整齐摆放着10多本几乎全新的书籍,但大半位置已经空了。乐清市委宣传部文化办工作人员解释,通常一个书架上会备好100本图书,因为人进人出,这个站点的书流通得特别快,开放至今,已前后上新过6次。“以前大家在等候过程中都是低头看手机刷微信,但现在大家更倾向于拿本书在手上阅读了。”
据介绍,读书驿站的图书主要包括生活类、哲学类、社科人文类、财经类、历史地理类、乐清本地作品等六大类图书,适合各个年龄层的读者。首批20000多册图书中,4000多册由企事业单位和热心市民捐赠,其它均由政府投入购买。政府购买的这些书由新华书店列出参考书目,再请专家、学者进行筛选、推荐。
首批“读书驿站”的20000余册图书于去年农历年底在全市17个镇街全部上架,被分散到107个站点的158个书架上,主要放置在行政服务中心、各乡镇社区服务中心、农村文化礼堂、市青少年宫、各大银行、电信移动营业厅、酒店、茶楼等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可喜的是,今年第二批也已经布好站点,预计新增108个点,125个书架,新一批17000余册书即将上架。
乐清市文化大市建设指导办公室主任叶正雷介绍,在原有站点的基础上,第二批将向农村倾斜,争取覆盖到全市76个文化礼堂,并在医院、电影院等公共场所也立起书架。此外,还将推出“乐清名家主题特色书架”,助力乐清文脉传承,普及本土历史文化。
有市民为还书在大马路上四处打听
平日里,图书的上架、管理工作都由乐清市和谐志工协会的志愿者负责。这是一项非常琐碎的工作。前期,志愿者要在封面贴上‘读书驿站’的标识,登记好图书名称、漂流站名、投入日期等信息,上架后要对站点图书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做好放漂图书和回漂图书的数量统计,及时填补空缺书目,对于回漂图书,还要检查图书有无污染、破坏、缺页、勾划等情况。志愿者的热心也带动了不少爱心人士加入管理。
“作为志愿者,最开心的是看到书架上的书少了,说明它不是个摆设,更开心的是看到负责的书架上多了一本从别处漂来的书,这说明它被诚信对待,得到了尊重。”志愿者带头人高忠义说。
因为图书行踪飘忽不定,半年以来,还未能够对回漂图书总数做全面统计,但有几个关于借阅者讲诚信的细节令志愿者们印象深刻。
去年年底,当时活动还没普及开来,市民们并不太了解站点位置。一位大妈从朋友那儿接手了一本漂流书,可看完后不知道该上哪还,就一脸焦急地在大马路上四处打听,最后总算“艰难”地还上了这本书。还有不少市民对漂流书爱不释手,却并没直接占为己有,而是主动找到志愿者,希望能拿家中的书来作交换。
高忠义说,书上贴的标识,还有随处能见着的站点,都起到了很好的提醒作用。与其说是一种阅读习惯的养成,更是一种文明行为的修炼。
读书驿站 一个传递信任的平台
作为乐清读书之城创建活动的重要载体,读书驿站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平台,更是一个传递信任,传播诚信的平台。
在叶正雷看来,活动的推出基于“分享”和“信任”两点考虑,分享是让一本书不断得到传阅,尽最大程度完成传播知识,传播文化的使命,信任是相信这本书到了借阅者手上,能得到充分的阅读,妥善的保管并及时归还。但回流环节需要时间,形成诚信的借阅环境也需要一个过程。
“我们现在虽然还无从知道市民们是否有做到诚信借阅,但在群众中所建立起的信任和分享的理念,这种收获远大于投入的成本,也是我们对重建信任的一次有益探索。”
叶正雷表示,为了办好“读书驿站”这个项目,工作人员曾赴杭州、武汉、温岭等地考察取经,比如杭州滨江区主张把书架设在公园里,但为防盗防晒,会采取给书架上锁等措施。这虽能减少人员管理成本,但多少造成隔阂。几经讨论,叶正雷等人大胆决定,彻底放弃登记,给予市民充分信任,真正向所有人全开放。
活动推出以后,群众反响强烈,好评不断,去年很多场合是被动设点,今年却有许多单位、商家争相报名,希望能设点上书。这让全体工作人员感到振奋人心。另外,“读书驿站”运行模式还被杭州桐庐相中,全盘拷贝过去,目前也取得不错的成效。
“我对这个活动情有独钟,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是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叶正雷说。
“点赞诚信”系列报道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为你推荐
-
即将启动!温州适龄男性都要登记
社会12-11
-
保护廊桥,泰顺做对了什么?
社会12-11
-
八大举措赋能项目落地开花!全球精英双创大赛项目成长计划发布
社会12-11
-
来温州,看封神!
社会12-11
-
乐清柳市七小的孩子们这学上得甜滋滋
社会12-11
-
86岁老人写信求助寻人 希望重拾师生缘分
社会12-11
-
致敬“温州模式”奋斗者,《春风梦》举行首映仪式
社会12-11
-
新生代“侨”创客带20个项目在温比拼
社会12-11
-
富含维生素A的稻米来了 瑞安首次试种特种紫米迎来丰收
社会12-11
-
“我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作家王永胜谈《口吃简史》
社会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