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神形兼备 温州绘就大都市区蓝图

神形兼备 温州绘就大都市区蓝图

温州网–温州日报 2014-07-22 06:24:49

高楼林立,环境优美,温州大都市区雏形初现。杨冰杰 摄

  编者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群和大都市区建设是新型城市化的主体形态。温州具有构建大都市区的现实基础和区位条件,推动县域发展向大都市区发展转型是大势所趋。在推进大都市区建设中,温州作出了以“建设美丽温州、创造美好生活”为目标,以时尚之都为特色,以新型城市化为路径,加快建设有特色的现代化大都市区。

  温州网讯 未来的温州是什么样子?昨天召开的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审议通过的《关于围绕“两美”目标推进大都市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给出了答案——围绕“温商家园、民营高地、时尚之都、山水智城”的目标定位,把温州逐步建成生态型、组团型、智慧型的现代化大都市区。

  此次出台的《实施意见》,围绕现代化大都市区建设,不仅指明了“建设美丽温州”的现实路径,还描绘了一幅幅“创造美好生活”的幸福图景。

  空间布局 构建“一主两副三极多点”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崇尚一种大都市的慢生活。

  新型城市化之路怎么走?温州给出的答案是“以人为核心”。借着城市总体规划修改修编的契机,温州城市版图将优化为“一主两副三极多点”的大都市区布局。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市化水平计划达到75%左右。

  温瑞平原一体化作为“主中心”,培育人口规模约500万人,并充分发挥瓯江口新区、温州经开区、瑞安滨海新区等新区人口集聚作用,进一步突出大都市区主中心的集聚和辐射能力。乐清和平(阳)苍(南)作为两大“副中心”,人口规模各约100万人,其中乐清副中心重点发展柳白新城、虹桥新区,平(阳)苍(南)加强龙鳌一体化建设。

  永嘉、文成、泰顺三地县城为山区发展“带动极”,人口规模约10至15万人,重点发展商贸、旅游等第三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对山区的辐射能力。“多点”则有序发展城镇人口规模在10万以下的网络化城镇节点,充分发挥就地城市化作用。

  温州的城市版图,犹如一只下山的雄狮,而打通“任督二脉”,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首当其冲。在城市大交通体系建设中,温州将形成以铁路、高速公路为骨干,以国省道为基础,与龙湾国际机场、温州港等共同组建海陆空“三位一体”的对外交通体系。都市内循环将逐步形成由市域铁路系统(S线)和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M线)组成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产业发展 产城融合力促转型升级

  打造与大都市区相符的产业形态,“时尚之都”、“一号新产业”、“四换三名”、“三转一市”成为《实施意见》中的关键词汇。

  作为引领温州时尚之都的新龙头和发展极,瓯江口时尚新区将以打造“东方时尚岛”为目标,规划实施“时尚新天地”、“世界温州人家园”等重大项目。同时,我市将推进鹿城环五马、龙湾中心区、瓯海新城、永嘉三江口、温州经开区滨海新城等时尚商圈建设。

  产业优化方面,我市将大力实施“五一○产业培育提升工程”,加快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网络经济作为“一号新产业”,将加速推进网络产业集聚区建设,打造网络经济强市和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在创新驱动上,我市将推进科技项目、研发机构、创新人才“三位一体”改革,深入实施“四换三名”、“三转一市”。

  产业分布方面,我市将逐步形成东部沿海产业带、西部生态产业带和中部城市产业带联动发展态势格局,推进瓯江口产业集聚区和温州浙南沿海先进装备产业集聚区建设。同时,真正把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造成为高端产业集聚区、科技金融结合区、产城一体样板区。

  与此同时,我市将加快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构筑一批学城联动示范区,推动传统工业园区向学城联动的综合城区转变。

  人居环境 创建“美丽浙江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区”


一轮金灿灿的太阳在漫天的祥云烘托下冉冉升起,似乎预示着温州将迎来崭新的未来。

  要发展,还是要环境?曾是一道“二选一”的难题。此次《实施意见》,把两者合二为一。围绕“两美”目标,温州大都市区建设将把生态文明建设深刻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美丽家园。

  当下的温州,已经打响了建设“美丽浙南水乡”的攻坚战。在“五水共治”行动中,我市将深入实施国家水生态文明试点,开展污染源治理工程、防洪保安工程、河网综合整治工程、亿方引水工程、河口治理开发工程、水源地保护工程、水乡文化提升工程等七大类“水乡建设千亿工程”。近期,我市将全面完成垃圾河、黑臭河和重点污染行业整治任务,全面建成污水、垃圾收集和处理系统,全面完成珊溪水利枢纽等重要水源地整治任务。

  在新型城市化进程中,我市还划定了大都市区“生态红线”。在生态结构上,市域范围内将着力构建“三片三廊七核一带”,并在中心城区形成“一芯半环多楔渗入”的绿地系统结构,打造“城外山环水绕、城间山水相连、城中见山通水”的都市生态空间。

  作为三大亮点区块,滨江商务区将打造成国内一流的现代商务中心,城市中央绿轴将打造成文化、生态、行政相融合的城市新地标,三垟湿地公园将打造成城市“客厅”。

  品质生活 统筹推进城乡均衡发展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等,是城乡二元结构所造成的“硬伤”。根据《实施意见》,我市将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功能布局、社会事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缩小城乡间、区域间、群体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着力健全覆盖城乡、体系完整、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解决好百姓反映强烈的交通、医疗、教育、就业、住房、防灾减灾等问题,将成为我市发展社会事业的重中之重。今后,我市将着力建立健全公共教育、健康医疗服务、养老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努力实现学有优教、劳有多得、病有良医、老有善养、住有宜居的目标。

  就当前实际而言,我市将根据城市承载能力,对部分稀缺公共资源实行积分制梯度管理,以“高积分换高待遇”为原则,逐步形成“权责对等、梯度供给”的基本公共服务政策体系。

  在大都市区文化版图上,弘扬瓯越文化成为主旋律。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载体,我市将加强重点文化遗产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实施“非遗守望行动”和温州历史文化名人宣传系列工程。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我市将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通过大力弘扬和提升“温州人精神”,营造大气开放、鼓励创新、合作包容、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

  相关链接

  “五位一体”大公交体系:坚持发展轨道交通、公共汽车、出租车、水上巴士、公共自行车“五位一体”的大公交体系,积极推进公交提速、公交先建,健全绿色公共交通体系。

  “治霾还蓝”行动:加大能源结构调整、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业污染治理、城市烟尘整治、农村废气控制等工作力度,大力提升我市环境空气质量。

  “三片三廊七核一带”生态结构:加强温中平原生态区、温西山地生态区、温东海洋岛屿生态区三个生态功能片区建设,打造瓯江、飞云江、鳌江三大生态廊道,建设温州生态园、林垟湿地、苍南水乡湿地、洞头鸟岛自然保护区、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铜盘列岛自然保护区和西门岛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推进滨海防护带建设。

  “一芯半环多楔渗入”绿地系统:对中心城区绿地及水系资源进行系统挖掘,梳理城市绿地的传统脉络和生态肌理,形成以大罗山和三垟湿地为中心城区生态景观绿芯,充分利用城市建设用地外围的自然山体,推进大罗山、景山、吹台山、大嶂山绿楔以及城市东区机场以南沿鱼骨状水系形成的两条绿带等建设。

  “智慧城市”建设:充分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统筹构建智能、协同、高效、安全的城市运行管理体系和惠民的公共服务应用体系,建设“智慧旅游”、“智慧城管”、“智慧政务”、“智慧环保”等基础平台,实现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

  “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推进美丽乡村精品线和示范乡镇、精品村建设,积极培育美丽乡村样板户,努力打造精品样板,使美丽乡村具体化、直观化。加强古建筑和古村落风貌保护,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留存好乡村历史文化记忆。

  “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着力抓好产业开发帮扶、就业创业促进、农民异地搬迁、社会救助完善、公共服务提升等工作落实。加强对低收入农户、贫困地区的群体性和区域性分析监测,因地制宜开展扶贫开发,切实提高帮扶成效,进一步减少低收入和贫困人口。

  创新户籍管理制度:实行差别化落户政策,合理引导农业人口有序向中小城市和建制镇转移,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逐步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半市民化”问题。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逐步消除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还原户籍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

  土地制度改革: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扩大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范围,改革农村住房保障及宅基地管理,落实集体农用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促进家庭农场发展。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林振将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