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微信朋友圈流行“捐献1分钟为盲人读书”

微信朋友圈流行“捐献1分钟为盲人读书”

解放日报 2014-09-04 09:44:15

  微信朋友圈流行“捐献1分钟为盲人读书”,杨澜何炅等纷纷加入

  “你的声音可以帮助更多的人‘看见’。”近日,微信朋友圈流行起“捐献1分钟,为盲人读书”,引发对特殊人群的关注。

  “为盲人读书”依托微信语音录制功能,参与者录制1分钟书籍朗读片段,系统将收集所有的语音文件,通过技术分析,最后合成有声书。目前,已有文化名人杨锦麟领读《小王子》,主持人杨澜领读《再别康桥》。主持人何炅昨天也加入这一行列,“读得好紧张,跟普通话考试一样。”他还不忘通过微博提醒参与者,“最好用电脑登录微信网页版,然后拿着手机对着电脑读,不然微信里说话时取消发送的图标会挡住书的内容。”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全世界超过4000万视障人群中,中国约有1691万。近年来,盲人读书概念逐渐普及,也出现在中国的很多城市。2009年,松江区图书馆的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开放,设置在图书馆一楼专题文献室内,配有计算机设备、电子有声读物和盲文图书。浦东图书馆盲人阅览室配备盲人用专用电脑15台,有专为盲人设计的阳光读屏软件和永德读屏软件两种,还配备刻印机、复印机、打字机、阅读器、助视器、TVC音响等多种盲人专用现代化设备,馆藏盲文书籍449种1236册,有声读物458种3545盘,为行走不便的盲人读者实行定期送书上门服务,被众多视力障碍者称为“盲人之家”。

  在北京,民间机构“心目图书馆”致力于依靠志愿者为盲人制作有声图书。中国盲人出版社年出版盲文图书仅百余册,“我们出版的盲文图书数量太少,根本不能满足盲人阅读需求。”“心目图书馆”的发起人郑晓洁说,“中国有2000多家图书馆,有100多家设立了盲人阅览室。可是那里却很少看到盲人的身影,明眼人的图书馆设施并不适合盲人。”

  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长严向东曾表示,目前国内图书馆都有为特殊群体服务的阅览室,但真正能被很好利用的不多。“比如,一些盲人阅览室设在高层,这对于明眼人没有什么难度,但对于盲人,从进图书馆大门,再上楼,过程很复杂,很不方便。一些图书机构没有从盲人的角度去设置相关服务。”

  与此同时,“为盲人读书”等公益性质活动在网络逐渐兴起。去年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之际,豆瓣公益就曾携手“你是我的眼”民间公益团体,发起“为盲人朋友读一本书”的大型线上参与类公益活动,最终目标是建立起完全由普通网友发声的盲人有声图书馆。谈及活动缘起,豆瓣公益表示是受了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一作品的启发。海伦·凯勒写道:“在我一生漫长的黑夜里,我读过的和人们读给我听的那些书,已经成为一座辉煌的巨大灯塔,为我指示出了人生及心灵的最深的航道。”

  在豆瓣上,记者还发现了一个名为“Declaimer朗读者”的小组。这是140多位互不相识的人共同组建并发起的志愿者项目,长期为盲人录制有声书。虽然组内帖子里,对朗读者作出一些基本要求,如普通话流利、接受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等,但多数参与者都是最普通的网友。或许因此,组内的公告栏上写着这样一句话:“用我们并不专业,却是最真诚的读诵与盲人朋友分享我们此时此刻的阅读,生命因分享而更加完美。”

  除了读书,帮助盲人看电影也逐渐兴起。一批视障人士日前走进上海国泰电影院,欣赏喜马拉雅FM联合制片方推出的无障碍版《闺蜜》。为了帮助视障人群欣赏,曾经的电影工作者蒋鸿源七年来坚持写了80多部电影解说脚本。

  -本报记者李峥诸葛漪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温网编辑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