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赛】把文化种在身边

来源:温州网作者: 黄心洁 2014-09-15 17:48:58
核心提示:脱离群众生活的文化再崇高也不过是一把束之高阁的尚方宝剑,虽接受万众敬仰却十年八载不动用一次,一朝拔出早已锈迹斑斑,把文化种在人群遍地的肥沃平原应是我们对待文化的正确方式。
查看评论

  在落笔之前,我觉得一番实地走访实是必须,于是,我去了趟市博物馆、市工艺美术研究院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然后,我不无惊奇地发现,在除了用艰苦创业、敢闯敢拼、勇于创新等大气磅礴的词汇来形容温州人之外,我们完全可以用细腻、精致、趣味等富有生活气息和品质的词语来形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这般惊奇的发现可以说明什么呢?我想,至少可以说明:一、本人孤陋寡闻,对温州文化知之甚少;二、文化彰显的实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可以从中寻到许多共性。这些共性既能让学识渊博的人驻足欣赏也能让孤陋寡闻的人欢欣雀跃,因为它们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纵观瓯越大地,这是一个不乏文化底蕴的城市,从“百工之乡”到“戏曲故里”,从“歌舞之都”到“书画名城”,我们可以从瓯塑、瓯绣、发绣、黄杨木雕中看出温州人的豪情壮志、细腻精致;从南戏、瓯剧、鼓词、昆剧中看到温州人的粗犷朴素、幽默风趣,从《闯海》、《水印江南弄》、《山里的太阳》等歌舞中看到温州人的淳朴热烈、天然真性,从孙诒泽、马公愚、林剑丹、黄嘉善等一批书法、画坛领路人的作品中看到温州人的古朴文雅、精致圆润。文化,源于生活,源自人们对生活的理想和憧憬,处处流露着这片土地上人群的个性和需求。文化,理应归于生活,只有融入生活,才能从群众中汲取不断传承与创新的力量,才能历经弥新,绽放光辉。

  而不可否认的是,如今,传承千年的瓯越文化距离群众生活已越来越远。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市民生活越发快捷化,思想理念越发时尚化,使用工具进一步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改变使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环顾身边,不难发现,手工艺人渐渐消失,工艺作品变得陌生,听词看戏唱曲中难见青年,传统文化产品渐渐从大众生活中远离,它们走进博物馆、走进陈列展示厅,成为仅供人们欣赏和回首的对象,创新传承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而在传承之前,我们必须承认,有些文化的消失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我们还会惊叹于瓯塑瓯绣的精妙工艺,还能欣赏诗词书画的温润典雅,却很难接受鼓词戏曲的方言说唱形式和其中的各种旧时代思想。因此,传承必须有所选择,必须去糟取精,择其优者而发展。虽然,当文化与优质搭配时,似乎便在大众间设了槛,变得小众了起来,因为能够辨识优劣的多是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群。但真便如此却也无需丧失文化自信,一则,受教育的人在与日俱增;二则,我们不乏优质文化;最后,当优质文化走下神堂或走出泥淖,进入了群众生活时,它更能被大众欣赏和接受,自然不会有小众一说。

  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它不缺乏优质文化,它所欠缺的是把种在高原山地或从沼泽洼地里的优质文化移植到我们身边的办法。脱离群众生活的文化再崇高也不过是一把束之高阁的尚方宝剑,虽接受万众敬仰却十年八载不动用一次,一朝拔出早已锈迹斑斑,把文化种在人群遍地的肥沃平原应是我们对待文化的正确方式。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陆向东|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