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赛】温州非遗保护,发于心,践于行

来源:温州网作者: 胡胜盼 2014-09-15 17:48:57
核心提示:“非遗”来自生活,那么让它们融入生活,作为一种常态延续下去才是最好的保护方式。
查看评论

  一直以来温州人的名片是“敢为天下先”,在我看来还必须要加上“心灵手巧”。无论是被誉为“活化石”的永嘉昆剧、泰顺廊桥营造技艺、瑞安木活字印刷技术,还是美轮美奂的乐清细纹刻纸、温州发绣、温州米塑等,无不透出一个“绝”,艺“绝”。然而,在“艺绝”的背后却是“人绝”。每每读到“因为某某的逝世,某某项目已经失传”或“将要失传”这样的文字时,便仿佛是针刺目,锥刺心。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做一个划分,窃以为应该是“人传”。当一项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只剩下了一个人,便也就意味着这项非遗项目生命的中止。“人亡艺失”是所有非遗永远的痛。 

  所以,在非遗保护中,“保人”重于“保艺”。但人的寿命毕竟是有限的,这便需要保护者要采取尽可能多的渠道去帮助和扶持传承者,在资金保障和建设基地方面予以充分考虑,倘或实在有困难,也应当秉持历史责任感的态度以书籍和音像资料加以详细记录。因为我们今天的记录是会成为明天的纪录的。让尽可能多的非遗以物态的形式保存下来,这也是我们无奈保护中的积极作为。

  毋庸置疑,非遗现在面临的共同处境是,“急”。濒临失传,亟待保护。这是共识。但,还有一个更急,那就是:亟待正确认识,亟待全民保护。非遗,作为人类留存下来的精神遗产,它的身上流淌着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传统血液,留有传统的思想意识和伦理道德。众所周知,在特殊的年代,这些曾经伴随着先人生存了千百年的遗产被蛮横无知的当作了洪水猛兽,以“大毒瘤”的名义遭到了近乎毁灭性的摧毁。更可怕的是,这种似是而非的认识渗透进了人们的意识,一直带到了当下时代。因此,非遗最尴尬的一面是背负着歧视性的弯曲认识。

  在多数人的眼中,非遗的标签依旧还是“封建”,还是“迷信”。这成了我们放下包袱,真正去保护的最大障碍。以我们温州非遗为例,如“吊九楼”、“汤和信俗”、“门神像”等,在不知者看来,很难接受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没有认识,或者说没有正确的认识,那么也就很难会有保护的意识,更谈不上拿出行动,以自己的保护方式参与到保护中来了。“扩大宣传,深化认识,争取支持”,这还真不是非遗保护的无用口号,而是应当要付诸于实际行动的。

  记得一位非遗保护者曾这样说过,“很多‘非遗’项目,其实就在生活中间,从‘非遗’的门类看,正是一代代先民的生活催生了现今的‘非遗’,大都与生活密不可分。”既然“非遗”来自生活,那么让它们融入生活,作为一种常态延续下去才是最好的保护方式。温州非遗在生活化方面是很突出的,永嘉昆剧、瓯剧、温州鼓词、木偶戏等本身就是人们精神生活中的消遣方式之一,而瓯绣、瓯塑、黄杨木雕等则是人们的生活工艺品。因此,普及或者激活这部分的非遗项目,那么就是对它们最好的拯救和保护。事实上,脱离保护成为生活常态,是最成功的保护。在这方面,温州政府和民间作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和有效的工作。比如复活永嘉昆剧,激活“温州拦街福”等,都是比较成功的。如果能够在文化层面予以更多的开发,或许会做得更有意义。其他的非遗项目,笔者个人认为可以采取国内国外双普及开发。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对于很多非遗项目,国人似乎嗤之以鼻,但外国朋友却对其非常感兴趣,如果是这样,那么先采取出口,扩大世界影响后,再促使国人正视和珍惜,这对于非遗保护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倘或因此带来经济效益则更好,毕竟,人需要物质才能生活,尤其是非遗传承人。一个稳定的物质保障环境,才能更有利于他们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况且,世界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是有它深刻道理在的。常言道,“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对于温州非遗的保护,只有真正具备了发乎于心的悲悯情怀,才能从行为上予以心的呵护,在温州创建历史文化名城的进程中,只有把珍视瓯越文化的意识植根于民众心中,瓯越文化才能获得生生不息的源泉动力。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陆向东|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