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亮点彰显瓯越文化 多元融合传承温州古老文脉

来源:温州网–温州晚报作者: 叶闻菁 2014-09-25 11:15:49
核心提示:
查看评论

  温州网讯 “三纵四横多点”街区整治有条不紊、《温州通史》编撰工作顺利推进、专题博物馆建设如火如荼、《温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一批配套法规政策相继出台……2010年10月,温州重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经过三年的积极组织,各方通力协作,各项创建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对于这座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江南古城来说,这是一件延续城市文脉的文化大事,也是温州人民凝神聚力打造“精神家园”的良好契机。

  温州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2200多年行政建制史。温州是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重商经济学派的发源地、南戏的故乡、数学家的摇篮。在温州至今仍完整保存并传承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传统造纸工艺和木活字印刷术。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温州还涌现出了永嘉大师、叶适、刘基、高则诚、孙诒让、郑振铎、夏鼐、苏步青等众多历史名人。1991年,温州被列入浙江省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目前,杭州、绍兴、宁波、衢州、临海、金华、湖州等7个城市已成功入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温州的名城申报工作迫在眉睫。今年3月6日,市委书记陈一新专题调研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他强调,要深刻认识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对于提升城市品位、促进赶超发展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文化自觉,正确把握基本要求,形成创建工作合力,全力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今年是我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最为关键的一年,迎检准备工作已进入攻坚冲刺的阶段,从进展情况来看,可谓成果显著,亮点纷呈。

  -亮点一“三纵四横多点”街区整治将完成

  历史文化街区是构成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风貌和反映地方景观特色的重要文化遗产。温州的街区有自已独特的优势,城区历史建筑集中成片,传统格局保持不变,历史风貌较为完整。但也存在着部分街区、街巷传统功能被改变,缺乏历史价值与特色的体现等缺陷。

  2012年,市政府成立市名城集团,负责组织实施历史文化名城区域内文保项目及其他历史人文景观的修缮、保护、建设、开发和利用等相关工作。为了打造既满足市民生活需求,又保护传承载体,彰显瓯越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我市以“三纵四横多点”(“三纵”为解放街、公安路、城西街;“四横”为康乐坊、仓桥街-沧河巷、鼓楼街、广场路;多点:以谯楼为代表的沿线文保单位与历史建筑)街区作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突破点,不做大规模动迁,保持原来解放北、广场路的历史风貌,对仓桥街-沧河巷,城西街的环境整洁和历史风貌基本恢复为整治的重点,突出城市有机更新、居民生活、功能业态延续有机结合。同时,做好谯楼子城城墙修建及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和东瓯王庙保护及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建设。此外,推进江心屿历史地段、永昌堡抗倭遗址修复工程,做好泽雅造纸及黄坑与水碓坑村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整治。目前,街区整治已进场施工,预计今年十月完成。

  我市还邀请国家名城创建有关专家来温“把脉”,以增强名城创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今年7月份,“温州古城保护高峰论坛”举行,来自全国性文物、古建、规划方面的专家齐聚温州,为温州的申报工作出谋划策。8月份,又邀请国家名城委专家来温州指导工作。

  -亮点二

  民营博物馆迎来热潮

  近年来,温州民营博物馆迎来建设热潮,叶同仁中医药博物馆、龙湾醉壶楼紫砂博物馆、白水民俗博物馆、瓯海藏灯阁等一大批民办博物馆陆续建成并免费对外开放。去年,东瓯国历史陈列馆、让·平祖居陈列馆、马孟容马公愚艺术馆等崭新的专题博物馆先后出现在市民的视野中。这些承载着温州历史文化记忆的博物馆相继落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目前,我市有温州南戏博物馆、谢灵运纪念馆、数学名人馆、夏鼐故居、朱自清纪念馆、温州非遗馆、温州教育史馆等15处正式注册的专题博物馆。到2015年,市本级专题博物馆数量估计将达到20多家。今年,我市对温州南戏博物馆、谢灵运纪念馆和数学名人馆进行了完善提升,并启动对永嘉战时青年服务团旧址、郑振铎纪念馆(沧河巷金宅)进场修缮布展。

  在民间力量办博物馆上,我市积极探索新的模式,通过整合资源鼓励更多的民间资金进入这一领域。市政府于去年9月出台了《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实施办法》,尝试利用温州社会资本充裕、民间投资文化热情高的有利条件,打造富有温州特色的博物馆服务网络和文化品牌。

  去年10月,市文广新局刊登公告,将市文保单位杨宅向社会“公开招租”,用以开办民间博物馆,申办者可免费使用场地5年,并可视情况续签。这一创举打破了以往政府包揽文保单位专门管理的传统,开启了文保单位保护管理的新模式。

  -亮点三

  文化宣传多点开花

  为了营造“全民共识,社会共建”的良好氛围,我市组织了多种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宣传活动,进行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文化宣传发动。

  对历史文化的研究宣传方面,温州有史以来第一部官修通史《温州通史》已完成大纲编撰,年内将完成10部专题史。作为《温州通史》的配套项目,《温州通史大讲坛》栏目于去年年底在温州电视台开播,组织专家学者就各自对《温州通史》研究的领域进行专题讲座,目前还在继续录制播放。

  就温州历史文化名人宣传而言,举行了温州历史文化名人评选活动,完成名人雕塑规划编制。着手温州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形象片拍摄、申报文本丛书编印等已全部启动。此外,还创作演出了以历史文化申报为主题的文艺作品、歌舞戏剧。如组织新编瓯剧《东瓯王》赴杭州、台州、金华等地巡演,扩大温州作为东瓯古国都城所在地的影响力。下个月,温州博物馆还将举办以谢灵运与刘基为主题的高规格的大型展览。

  -亮点四

  文化遗产申报成绩突出

  去年,我市文化遗产申报晋级成绩喜人,根据国务院公布的第七批国保单位,我市曹湾山遗址、国安寺塔等14处文物位列其中,全市国保单位数量上升至29处。而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公布名单中,我市永嘉县岩头镇苍坡村、苍南县龙港镇鲸头村、泰顺县泗溪镇下桥村等三处古村落入选,全市国家级传统村落升至8处。

  温州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据了解,全市已有细纹刻纸、木活字印刷、泰顺木拱桥营造技艺、永嘉昆剧四个项目,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瓯剧、瓯塑、瓯绣等30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另有米塑、温州南拳等136个省级非遗项目。这一年来,我市在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上下了很大功夫,不断跨上新台阶。开展了百项非遗“守望行动”,加大传承人、传承基地的补助和扶持力度;制订加快发展温州文化产业的实施意见,探索非遗项目保护传承与产业化组合发展,如瓯瓷、瓯菜组合与餐饮业、旅游业,木活字、蓝夹缬、泽雅造纸组合与设计印刷业等;突出做好龙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龙舟活动的健康发展,积极打造独具地域特色的温州龙舟文化品牌;以全省规模最大的温州非遗馆为阵地开展传承人技艺表演、“非遗学堂”等活态传承保护活动,坚持每月推出一个主题,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诸葛之伊|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