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7岁男孩长得高又壮“小鸡鸡”不见长 肥胖是主因

7岁男孩长得高又壮“小鸡鸡”不见长 肥胖是主因

温州网–温州都市报 2014-10-15 07:25:25

  温州网讯 7岁的豆豆(化名)是班里最高最壮的,但有件事情一直困扰着家长:为什么这孩子的“小鸡鸡”这么小,跟三四岁孩子的差不多,而且“小鸡鸡”外形奇特,呈塔状。近日,豆豆在温医大附属育英儿童医院被诊断为隐匿性阴茎,并做了手术。

  只长个子 不见“小鸡鸡”长大

  昨天,豆豆到医院复查。说起这次手术,豆豆的父母连连称险:“好在及时做了手术,要不然真影响了孩子的健康。”

  原来,7岁的豆豆出生时就比较胖,再加上平时饮食不节制,体重超标,是个小胖墩。几年前,豆豆妈妈就发现孩子的“小鸡鸡”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埋在肉堆里,看上去非常小,甚至根本看不到。开始,妈妈以为是孩子太小的缘故,等长大了会好起来。可是孩子长高长大,“小鸡鸡”却一点动静也没有,反而因为豆豆越长越胖而显得更小了。

  这几年,父母带着豆豆看过几个医生。有的医生说是包皮过长,有的说是畸形。由于对豆豆的生活没什么影响,父母一直没让孩子做手术。

  今年,豆豆上小学了,父母担心儿子因为“小鸡鸡”的问题受同学嘲笑,就把豆豆带到了温医大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小儿外科,一查才知道是隐匿性阴茎。

  医生给豆豆做了阴茎延长术,将躲猫猫的“小鸡鸡”给拉了出来,恢复了正常外观。

  胖墩男孩容易出此类问题

  “隐匿性阴茎是阴茎体缩藏在体内,是一种阴茎体发育正常而显露异常的疾病。”育英儿童医院小儿外科副主任医师陈聪德说,一些孩子因为过于肥胖,会阴部大量的脂肪掩埋了阴茎体,更加重了阴茎短小的程度。

  “1000个男孩中,就有7个孩子患这种病。”陈聪德说,隐匿性阴茎的发病率在小儿生殖器官疾病中,仅次于包茎。暑假门诊中,一个医生半天门诊接诊50个病人,查出隐匿性阴茎的孩子就有十五六个,“一半的孩子需要手术治疗。”

  孩子几岁时治疗比较合适?陈聪德说,如果隐匿性阴茎合并包茎,最好在3~5岁就做手术;若只是单纯的隐匿性阴茎,则可以等等,但最好不要过了青春期,手术前应帮助孩子控制体重。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孩子心理和生理障碍,成年后会导致阴茎短小、畸形及性功能障碍。

  上周,陈医生就在门诊中碰到了一个患隐匿性阴茎的初中学生。因为“小鸡鸡”过小,这孩子平时很少上厕所,尽量憋着,即使上厕所也是遮遮掩掩,就怕被同学看见。

  别“帮倒忙”

  环切包皮须谨慎

  怎么判断是发育异常?育英儿童医院小儿外科副主任医师刘平说,父母可以自己检查下孩子,牵拉阴茎头后放开,观察阴茎回缩情况。如果在牵拉时阴茎可以伸出包皮外,但很快就回缩进去,就可能是隐匿性阴茎,要赶紧找专科医生咨询。

  有不少人会把隐匿性阴茎当成是包皮过长而去给孩子割包皮,结果发现割包皮之后,“小鸡鸡”还是很小。针对这种情况,刘平认为,一定不能把隐匿性阴茎当成是包皮过长而割包皮,这会给后续的手术带来麻烦。“隐匿性阴茎的外层皮肤不是过长,而是太短。”割去包皮后,再将隐匿的阴茎恢复原位,包皮反而会不够长,这个时候,可能还需要将阴囊皮肤移植到包皮,“这样的手术很复杂,而且手术完成后,‘小鸡鸡’外观会比较难看。”

  另外,有些肥胖小孩的“鸡鸡”小,可能是会阴部大量的脂肪掩埋了阴茎体,也有可能是隐匿性阴茎,“肥胖小孩,还是建议减肥,等瘦下来了再判断是否需要手术。”

  医生告诉你

  温医大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小儿外科副主任医师刘平

  温医大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小儿外科副主任医师陈聪德

  准妈妈滥用保胎药也可能致病

  正常情况下,婴儿阴茎短小是常见的,属生理现象,随着年龄增长便会渐渐长大。如果随着年龄增长,阴茎未见明显增大,看上去只像一个突起的小丘,包皮前段开口细小不能外露龟头,这个现象在医学上就称为“隐匿性阴茎”。隐匿性阴茎发病原因有很多,首先和自身发育有关,肥胖是致病的最主要原因。此外,一些孕妇滥用保胎药以及内分泌治疗药物,都会造成母体雌激素水平过高,诱发小儿患隐匿性阴茎。

  新闻链接

  容易被忽略的小儿疾病榜单

  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小儿常见病,孩子发生泌尿道感染的概率不低。据调查,此病占小儿泌尿系统疾病的8.5%,排名高居第4位。另外,尿路感染可发生于小儿任何年龄,2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率尤高。

  被忽略理由

  最多见的感染外在表现为发烧,常与易观察到的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联系在一起,转移了父母和医生的注意力,掩盖了泌尿道感染的实质。因此,婴儿尿路感染常易误诊。

  家长该怎么做?

  这时候家长不宜给婴儿胡乱用药,就诊后用药应由正规医院小儿科医生严格掌握。认真做好婴幼儿外阴部护理,每次大便后应清洁臀部,尿布要常清洗;多饮水,少喝糖水,多喝含碱性的饮料,可碱化小便,以减轻尿路刺激症状;如果男孩的包皮过长,应注意清洗。

  斜视

  斜视是指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个目标,其中一只眼注视目标,另一只眼偏离目标,看上去可能会在“游荡”。

  被忽略的理由

  很多时候孩子的眼睛在检查时可能看上去是正常的,因此医生可能不会留意到问题。还有由于新生婴儿的眼球可能会不同步,所以经常会被忽视。

  家长该怎么做?

  新生儿特别需要预防斜视,注意宝宝眼睛位置,不要使其长期偏向一侧。新生儿对红色反应较敏感,所以可在小床正中上方挂上一个红色带有响声的玩具,定期摇动,使听、视觉结合起来,有利于宝宝双侧眼肌动作的协调训练,从而起到防治斜视的作用。

  中耳炎

  中耳炎是一种儿童常见病。中耳炎常发生于8岁以下儿童,经常是普通感冒或咽喉感染等上呼吸道感染所引发的疼痛并发症。

  被忽略的理由

  宝宝患了中耳炎,会出现发烧、哭闹、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与普通感冒的症状相似。不少家长会误以为是感冒,结果会延误治疗,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后果。

  家长该怎么做?

  宝宝患有中耳炎的话,通常会揉擦患耳的耳垂,还会躁动不安,不断摇头。如果是急性中耳炎还会有耳朵流脓的症状。如果你发现宝宝总是不听呼唤,或是对你的呼唤没反应,那就要怀疑是耳朵感染,需要及时去医院诊治。

  需要注意的是,中耳炎大多由感冒或其他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认真做好宝宝感冒的护理。

  多动症

  多动症多发于儿童学前时期,多动症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以难以控制的动作过多,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并有不同程度学习困难为临床特征。

  被忽略的理由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多动症儿童表现为幼稚、任性、自我克制力差、容易冲动,易受外界刺激而兴奋,挫折感强。很多时候我们难以区分孩子是好动还是多动症,所以容易被忽视。

  家长该怎么做?

  如果发现孩子患了多动症,家长不能够动辄打骂、批评,对于孩子的不良表现,一般采取表扬和劝告相结合的对策。可以用表扬和小奖励来鼓励孩子。另外,还需要帮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逐渐地纠正孩子的多动行为。

  病理性黄疸

  孩子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或黄疸发展过快,持续时间较长,甚至伴有贫血、体温不正常、吃奶不好、呕吐、大小便颜色异常。有的是黄疸已经消退或减轻后又重新出现和加重,多属病理性黄疸。

  被忽略的理由

  新生儿黄疸很多,但病理性的很容易被忽视,最后可能发展为脑瘫甚至死亡。

  家长该怎么办?

  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林振将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