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医大21名洋学生无偿献血 “洋血”会产生排斥吗
温州网讯 昨天,温州医科大学举行献血活动,该校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更是有来自国际教育学院的20多位“洋雷锋”们用实际行动验证了“爱心无国界”,其中有不少留学生是第一次献血。
上午10时许,温医大茶山校区三号食堂前已人头攒动,二十多个帐篷在马路两边一溜排开,穿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们应接不暇地跟往来的学生们介绍着。市血液中心的两辆献血车停在马路两头的空地上,静候着献血天使们的到来。在积极献血的温医学子中,来自西亚和非洲等地的留学生们尤为引人注目。来自巴林的一名留学生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字——温美丽,她说自己不单要长得美丽,还要做到心灵美,“这是我第一次献血,兴奋又紧张”。
来自毛里求斯的Jason显得略微腼腆,工作人员介绍称,他来温已有三四年,献血次数不少于6次。而且他的生日正好是世界献血日(6月14日)的前一天,他有时候甚至会专门去献血车上献血以庆祝生日。温医大第二临床学院杏林青年志愿者服务社的负责人朱敏洁介绍称,今年是首次系统性地组织留学们参与献血,共有25名学生报名,分别来自南非、巴林、印度等国。
据了解,除了献血以外,更是有不少留学生们穿上红马甲,做起了“温州志愿者”,更方便为留学生们介绍献血小知识。来来往往的温医学子看着忙碌奔波的“洋雷锋”们,纷纷竖起拇指直呼“棒棒哒”!
记者随后就外国人献血一事,专访了市献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鲍纯珏。
记:外国留学生的血液,是否同样适用于我市市民体质?
鲍:只要检测过,血液合格且血型匹配的话,是完全可以输送给需要的温州市民使用的。
记:需要做什么样的检测呢?
鲍:与我们市民献血一样,需要先进行体检征询,然后量血压,化验血液样本,初步确定无乙肝、梅毒等经血液传播疾病之后再抽血。血液带回血液中心后,将进一步进行血色素、血氨等的检测,都符合要求后,才能使用。
记:外国人的血液中,有没有一些中国人比较少见的血型?
鲍:有的,部分欧美人身上流着的是被称为“熊猫血”的Rh阴性血,是非常稀有的血液种类。在中国,Rh阴型血的人约占0.34%,但白种人中此血型的比例可以达到约15%。
记:Rh阴性血是什么血液?
鲍:我们普遍知道的A、B、O、AB型四种血型都属于ABO血型系统。其实血型是有数十种类型或系统的,而ABO血型系统与Rh血型系统是其中应用最广也最为重要的血型。前几个月,我市一名患Rh溶血症的新生儿就曾生命危殆,通过市民挽袖献血才转危为安。稀有血型者所占比例虽小,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
记:我市目前有没有成功接收过外国人的血液,并且投入使用的情况?
鲍:根据血库数据显示,从2007年至今,已有来自日本、美国、毛里求斯、印度等国的40多名爱心人士在温献血成功,并且这部分血液也已成功投入使用。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市委工作务虚会召开
要闻12-12
-
温州市第十四次妇女代表大会开幕
要闻12-12
-
11月份,温州CPI同比下降0.3%
经济12-12
-
温州理工学院附属三所学校正式揭牌
科教文体12-12
-
北麂山灯塔实行值守志愿服务满十年 守出“心灵的宁静”
社会12-12
-
吃的玩的赏的陆续开张 洞头东沙不夜港旅游业态再“扩圈”
社会12-12
-
全景沉浸式探索戏曲观演新样式 温越版《封神》邀你“入局”
科教文体12-12
-
永嘉农产品“出海”拓市场
经济12-12
-
十几岁孩子腰椎间盘突出 “腰不好”越来越年轻化
社会12-12
-
郑思维迎来国际赛场“最后一舞”
科教文体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