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的孩子巧应对

来源:温州网–温州商报作者: 陈奕玛 2014-10-19 13:17:21
核心提示:
查看评论

  “我的孩子做事很拖拉,怎么办才好?”“我的孩子做事总要家人催促,不知如何是好?”这是很多家长经常困扰的问题。如果孩子养成了凡事都要家人催促的习惯,那对于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自主能力的培养都会形成很大的阻碍。这些自主能力较差的孩子,做事胆小,不敢独自尝试新事物,不敢独自争取机会。他们与同龄人相比,往往会有自卑感,不利于良好性格的形成。

  “拖拉”的原因

  1.自我负责意识不够孩子没有意识到这些活动是需要他自己去完成的,孩子只是在家人的提醒下去执行活动而已。

  2.好玩事物吸引注意孩子总会被喜欢、好玩的事情吸引注意力,比如孩子正在津津有味地看动画片,并且想要再多看一会儿。

  3.逃避现象不愿去做有些活动孩子不感兴趣,觉得有难度,没有足够信心;不想完成,就会出现拖拉的现象。

  4.依赖家长多次提醒由于孩子和家长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互动模式,家长提醒一次,孩子如果不去做,家长还会再提醒一次,所以,孩子会在一次次的提醒中变得拖拉,并一直等到家长发火,他知道这是父母的底线了,才开始行动。

  “自主”五步曲

  1.适当支持孩子自主孩子越是做事拖拉、自主能力弱、缺乏行动力,家长越要给他们锻炼的机会。比如说可以让孩子自主选择喜欢的衣服款式和颜色,自主选择一些喜欢吃的食物,这样孩子对喜欢的事情感兴趣,就不会拖拉。

  2.自己行为负责后果如果孩子事事都要家长提醒,则家长成了活动的负责人,而并非孩子自己。比如,在小学阶段,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抓得很紧,陪在旁边写作业,给孩子做辅导,督促孩子完成,结果造成了孩子对家长的依赖。家长应该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3.必要提醒及时表扬有些活动,家长可以明确告诉孩子我只提醒一次,如果做不到就要自负后果。及时的表扬可以强化孩子的行为,他可能更倾向于只需提醒一次就去执行任务。

  4.趣味任务游戏操作孩子都喜欢游戏,喜欢扮演角色,家长也可以利用这一点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比如刷牙、吃饭、洗澡这些生活活动,家长可以和孩子分别扮演动画片里的人物。

  5.活动安排制订规则孩子在习惯形成阶段,家长帮助孩子安排每天的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时间上明确规定,什么时间需要做什么事情,如吃饭时间、阅读时间、游戏时间、看动画时间等等。时间表应该坚持执行至少21天。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鲍苗苗|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