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以土养河废变宝 解决淤泥堆放清运难题
“把河道清理的淤泥填埋到耕地里,不但解决了河道治理资金问题,又能提升土地肥力,还解决了大量淤泥堆放、清运难题,可谓一举多得。”在临海市桃渚镇尖头村,河岸两旁的百余亩西兰花苗长势喜人,村里的干部开心地说。“预计明年开春肯定会有个好收成。”
桃渚镇在“清三河”专项整治中,走出了一条“以土养河”的新路子。“先把离河道约5米的农田地表耕作层剥离,堆放在一边,往下挖掉1米至1.5米深的根土层,销售给砖窑厂,再把河床里的淤泥挖出填埋到农田里,最后再把耕作层回填地里恢复耕种。”镇党委副书记单益波说,桃渚镇有300多条河道,几十年未清淤,淤泥达1米多深。
“农村河道淤泥中,氮、磷、钾含量丰富,是难得的有机肥,对提升土地肥力,改善土壤,促进土壤透气,提高农产品品质等有很大帮助。”桃诸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主任、农艺师罗达龙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桃诸对全镇10多公里长河道实施“以土养河”,共疏浚土方30余万方。
“农田根土层的泥土卖砖窑厂,所得资金除补偿农户外,基本上可以满足河道清淤费用,填补了资金缺口。”单益波说,市里补助河道治理资金则可用于河道保洁,这样做既可减轻村集体负担,又能顺利推进农村“清三河”工作。
据悉,临海市“以土养河”的做法,已逐步在全市推广,并得到省治水办的肯定。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市委工作务虚会召开
要闻12-12
-
温州市第十四次妇女代表大会开幕
要闻12-12
-
11月份,温州CPI同比下降0.3%
经济12-12
-
温州理工学院附属三所学校正式揭牌
科教文体12-12
-
北麂山灯塔实行值守志愿服务满十年 守出“心灵的宁静”
社会12-12
-
吃的玩的赏的陆续开张 洞头东沙不夜港旅游业态再“扩圈”
社会12-12
-
全景沉浸式探索戏曲观演新样式 温越版《封神》邀你“入局”
科教文体12-12
-
永嘉农产品“出海”拓市场
经济12-12
-
十几岁孩子腰椎间盘突出 “腰不好”越来越年轻化
社会12-12
-
郑思维迎来国际赛场“最后一舞”
科教文体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