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淤泥截污流通活水 安吉水陆并进“清三河”
浙江在线11月07日讯(浙江日报记者邓国芳县委报道组蒲璇陈毛应)在安吉县梅溪镇,“80后”蔡向前今年从春到秋持续用自己的航拍飞行器跟踪记录东河浜的变化:清淤泥、铲垃圾、除杂草、驳石坎……“眼下目测,水质大约可透视30厘米,真的比以前好多了。”日前,他笑着对记者说。
梅溪镇水网密布,5公里长的东河浜,连通着西苕溪与昆铜港,是梅溪人对外商贸和交流的重要通道。随着公路运输日渐发达,东河浜的水运使命终结,加之上下游各有拦坝截水、水闸改建涵洞,经年累月之下,东河浜沦为“天然垃圾场”,河水泛着阵阵恶臭。
在山清水秀的竹乡安吉,像东河浜这般的黑河、臭河、垃圾河,虽然并不多见,却足以让这方美丽的乡土蒙羞。今年初,省委、省政府部署“五水共治”,提出开展“清三河”行动后,安吉立即狠抓落实,全面排摸境内“三河”状况。
今年1月底,当地共排查出5条(段)总长36.3公里的“三河”,其中垃圾河3条(段)共30公里,黑河、臭河2条共6.3公里,基本都分布在天子湖和梅溪两个乡镇,“臭名远扬”的东河浜成为首当其冲的治理对象。
看到政府治水的决心,梅溪人也变得较真起来。晓墅老街的居民专门给本报参与“五水共治”大督查的记者打来电话,要求曝光东河浜这条黑臭河,持续跟踪报道它的治理过程。
3月初,3台清淤泵进入东河浜作业,两个多月挖出5万方淤泥。不久后,上游被重新打通,源头活水欢腾涌入河道;两岸迅速拆违,切断直排入河的污水管道。与此同时,天子湖镇不甘落后,优先落实“三河”治理经费,先后投入1200多万元整治河道。6月下旬,该县完成3条垃圾河、2条黑臭河的治理。
曾干涸恶臭的东河浜,终于汩汩流淌起来。蔡向前的镜头,还抓拍到了老街居民清晨沿岸垂钓的影像。如今,蔡向前又给自己添了一桩事——说服沿岸居民不要乱扔垃圾,不要乱排污水,让东河浜的清水长长久久地流淌下去。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市委工作务虚会召开
要闻12-12
-
温州市第十四次妇女代表大会开幕
要闻12-12
-
11月份,温州CPI同比下降0.3%
经济12-12
-
温州理工学院附属三所学校正式揭牌
科教文体12-12
-
北麂山灯塔实行值守志愿服务满十年 守出“心灵的宁静”
社会12-12
-
吃的玩的赏的陆续开张 洞头东沙不夜港旅游业态再“扩圈”
社会12-12
-
全景沉浸式探索戏曲观演新样式 温越版《封神》邀你“入局”
科教文体12-12
-
永嘉农产品“出海”拓市场
经济12-12
-
十几岁孩子腰椎间盘突出 “腰不好”越来越年轻化
社会12-12
-
郑思维迎来国际赛场“最后一舞”
科教文体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