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访古寻味 不妨来顺溪留住旧时光

访古寻味 不妨来顺溪留住旧时光

综合 2014-11-21 08:55:29
顺溪的情调就在绕着村庄顺流而下的溪水里;它的底蕴就在青砖黛瓦的古屋里;它的风情就在四季常绿的竹林里。

  温州网讯 顺溪,顾名思义,一个跟水有关的地方。她以溪为名,因水称绝,但这水的闻名,还有她源远流长的历史积淀和丰厚的文化氛围,用心去鉴赏便能品读出她深厚的岁月底蕴。

  

    访古——顺溪古建筑群

  顺溪景区为南雁荡山五大景区之一,素有“峰险、洞奇、岩怪、水美”之称。顺溪古建筑群素有“浙南清中晚期民居博物馆”的美誉,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木构古屋建筑群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300年,装修精致,保存数量众多,类型丰富,是兼有居住、祭祀、公共服务和商业功能的建筑群。它因陈氏家族聚族而居而产生、发展,集中真实地反映了当地清代以来大型民居建筑发展的历史实际,其历史文化内涵融合了传统家族文化、耕读文化、工商业发展文化,尤显弥足珍贵。

  古屋沐浴在明媚的秋阳中,犹如世外桃源一般,幽静秀美。青石板路与两旁的木屋构成了曲径通幽、无限延伸的一处处美景,就宛如贯穿于生命脉络一般,清晰依旧。整个建筑群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古朴自然,与自然山水相映成趣,与田园风光和谐共处。屋面曲线极其优美,整体造型朴素大方,稳重苍劲中兼具轻灵,温润柔和中尽显质朴。她不仅体现了浙南山区中小城镇清中晚期以来的历史发展、物质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风俗习惯,是当时社会发展水平和文化状况的标尺,而且展现了中国南方传统民居的发展变化过程和传统建筑工艺的衍化过程,是江南民居建筑技术、美学和生态学的完美结合。

  游山——画眉峰

  与一般宗祠坐北朝南不同,顺溪陈氏宗祠坐东朝西,面对带有神圣色彩的画眉峰。小镇的人视眉峰为风水山,小镇的街道朝向布局也正对眉峰,过年的时候,人们总将年糕塑成眉峰的山形,唤之“眉峰斋”,以求平安和顺。

  沿水边公路入顺溪,迎面赫然一山便是眉峰山,海拔高八百多米,峰尖直插云霄,山体与顺溪的碧水相映,十分壮观。每当初三夜,“月生时,适当其尖。”钩月正悬于峰尖之侧,犹如女子的眉毛一样,盖住了尖尖的山峰,形似画眉,故名眉峰,里人也称之为画眉尖,为顺溪一名胜。清代浙南名士孙锵鸣对顺溪的画眉峰极为赞赏,曾赋诗《溪行望画眉尖》,曰:“千流落涧看雷响,缚竹为舟逆水上。铁篙戛玉声丁丁,顷刻挽过五十丈。连山玉竹青到天,隔林处处闻秋蝉。夕阳红上竹梢顶,溪旁茅屋生炊烟。此来不逢初三月,可惜闲却画眉笔。”可见眉峰的名字由来已久,景致也早为人所赞。、

  观瀑——白云瀑

  从顺溪镇雁溪村小白云山攀登而上,穿过幽静的村落,沿着铮琮作响的小溪进山,渐渐就闻杂树丛中,水声渐大,溪流就象刚放学的孩童,在乱石间顽皮地奔跳雀跃。白云瀑主要集小白云山东坡之雨水,分为三叠,上叠75米,中叠41米,下叠59米,全长175米,宽2~3米,因汇水面积较大,每叠平面移差较少,山林植被良好,故瀑布长年不断,如巨龙从大而降,鳞爪横飞,勇往直前。每叠瀑布之下各有一深潭,响声如雷,四周环境幽深,更显出叠瀑之不同凡响。体味瀑布群穿越岁月的歌咏,一任大自然的野趣和灵韵注入心灵,会让人涌起一种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动。

  寻味——顺溪黄年糕

  在平阳,只要说起顺溪黄年糕,几乎是家喻户晓。这种比普通年糕要稍大的黄色年糕凭借其独特的嚼劲和淡淡的草灰味道,成为各酒店、排档的主打主食。黄年糕炒花菜、黄年糕炒虾蛄……这一个个衍生出来的菜系,一时间成为众食客的“心头好”。

  黄年糕的“黄色”可不是什么色素,是来源于山上的一种柴,把它烧成灰后,用开水烫,过滤过来的水就是一种黄黄的水了。然后,把最好的晚稻米泡在这种黄水里大概2个小时,再拿出来碾成米粉,随后放入木桶蒸,蒸好后倒入机器,出来就是我们平日里见到的一条条黄年糕了。顺溪黄年糕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以前是完全手工的,年糕大部分做成当地的眉峰山的形状,现在则是半手工制作了。

  闲游顺溪,日间可徜徉老镇临水古街,感受宏伟的清末陈氏民居群,午后可沿溪往知音涧听水,仰望夕阳下的三折瀑,晚间在街边的桥头享受山珍美食。彼时,眉峰山和身边的石拱桥倒映在溪水中,波光粼粼,可静听山水天籁之音,亦可近听桥边闲坐老者论古说今。

  顺溪是需要细细品味的,她的情调就在绕着村庄顺流而下的溪水里;它的底蕴就在素木蛮石、青砖黛瓦的古屋里;它的风情就在青街四季常绿的竹林里。她是一位婉约如水、素雅若风的江南女子,等待更多的人走近,探寻她被时光沉淀过的内蕴和魅力。

  景区地点:温州平阳顺溪镇知音村

  公共交通:温州市客运中心有直达顺溪的班车

  自驾线路:温州市区出发——桐岭隧道——陶山——56省道往文成方向——-高楼大桥——57省道盘山公路——水头——南雁——顺溪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