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的质量诚信体系建设 塑造温州品牌
核心提示:
温州网讯 永嘉学派倡导的“义利并重”的“祖训”,是温州人血液中一脉相传的文化基因,温州自古以来就有讲诚信、守信用的优良传统。
但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关于诚信,温州人也曾有过起起落落。
大浪淘沙,历经风雨的温州人回首过去终于发现:质量是产品的生命、而诚信是质量的灵魂。守着诚信这杆大旗,温州人将亲手建造的质量诚信体系铺向全球。
一个从火中降生的日子
说起诚信,不得不提1987年杭州武林广场前烧向温州皮鞋的那一把火,熊熊大火将温州产品的诚信烧得一干二净。1990年国家有关部委联合到柳市打击假冒伪劣电器;1993年1月,时任副总理的朱镕基到温州视察,一再叮嘱市委主要领导:“你要把产品质量抓上去,过几年我还要到温州看看。”
那个时候,温州几乎成了“假冒伪劣”的代名词,全国不少城市商场甚至出现“拒绝温州货,驱逐温州商”的事情,温州不少产品都不敢打上“温州制造”的牌子。
质量问题的背后,实质是质量诚信问题。
痛定思痛之后,温州人走回原点,拾起传统文化中的诚信重新出发。
2002年,温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将杭州武林门火烧温州劣质皮鞋的日子(8月8日)定为“温州诚信日”(全国首个诚信纪念日),教育温州人民永远牢记质量耻辱,质量立市,诚信立市。同时,温州人开展二次创业,推进名牌兴业,重建区域信用,终于取得了丰硕成果。
迄今为止,“温州诚信日”作为温州制造的节日,已经连续开展了12年。温州也重塑自己属于自己的城市信用,从一个质量重灾区蜕变为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区,先后获得38个中国名牌产品、58个中国驰名商标、42张国字号产业基地金名片,相继三次被评为“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两次荣获“中国十大品牌之都”称号。“温州制造”已经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区域品牌。
一个覆盖全社会的质量体系
2012年,温州获批成为首批25个“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单位之一,从而掀开了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的新篇章,在示范城市的创建中,质量诚信体系也被放到了提纲挈领的位置。
近两年,结合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工作,我市相继出台了《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温州市质量信用建设2013-2015年行动方案》等文件,建立完善温州市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实现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建立完善质量失信惩戒制度,对质量违法行为实行黑名单制度;对企业实施质量信用分级管理;稳步推进信用服务市场培育工作。
结合国务院印发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温州根据自身实际,重点要培育“三大主体”、强化“四项举措”,争取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基本建立接轨国际、体现温州特色,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铸“信用温州”形象。
“三大主体”中政府首当其冲,建设诚信政府。把诚信作为政府公正守信之源,坚持政府以身作则,以政务诚信示范引领全社会诚信建设。权力运行要“阳光化”,监督考核要“全方位”,通过健全考核评价制度和监督约束制度,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交给人民监督。
同时,通过打造信用企业,把诚信作为企业兴旺发展之道,推动企业信誉兴业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竞争力和展示自身形象的“金名片”。温州重视企业制度建设,着力深化“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的制度“硬伤”,夯实企业信用之基;重视产品质量建设,健全完善质量信用分级分类管理、质量安全“黑名单”、行业质量诚信自律等制度机制,加大质量失信惩处力度,全面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提升温州产品的质量信誉,创成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重视市场秩序建设,严厉打击逃税骗税、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做假账伪账、走私贩私等行为,着力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温州把诚信作为公民安身立命之本,着力培育公民高尚道德良知,引导人们诚实立身,诚实为人,诚实做事,做到心底真诚、行为守信,成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诚信”公民。
上个月,市政府常务会议刚刚审议通过《温州市信用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和《温州市企业信用联合奖惩办法》等4份文件,进一步深化了温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根据新颁布的文件,失信企业的失信信息将在网上公布,市民可登陆温州信用网进行相关查询。同时,我市也明确了企业信用联合奖惩将按照“奖惩信息共享、部门联动实施、依法公正执行、责任主体明确”原则,并对企业实行分类监管:根据市企业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企业信用档案记录的企业信用信息,将企业信用分为A、B、C、D四个类别。企业一旦失信严重,很可能追悔莫及,因为被列入“黑名单”之后,有关行政机关将对之进行相应的惩戒。
温州曾经是质量诚信的失信者,给社会带来了灾害;温州又是质量诚信建设的先行者,浪子回头金不换。温州从失信迈向诚信的经历和感悟对全国的质量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本文转自:温州网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