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国家公祭日:为和平正义而祭 中国人要奋发图强

国家公祭日:为和平正义而祭 中国人要奋发图强

人民日报 2014-12-13 08:31:07

  2014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和历史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设计者齐康

  建造历史的标志碑

  1984年深秋,53岁的齐康来到位于南京江东门地区的工地,此时的他,已经接到任务: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图①)构思设计方案。秋风秋雨中,眼望着奠基碑旁挖出的堆堆白骨,悲怆之情油然而生,“要让子孙后代永远铭记那场惨绝人寰的劫难!”

  “1937年,我6岁,留守金陵大学管理校产的父亲在大屠杀中险遭杀害,我则跟随姨妈到浙江天台避难,亲历了日军的轰炸。年龄虽幼,但国亡家破、颠沛流离之痛,从此深深记在了心头……”在低沉的叙述中,白发苍苍的齐康先生回头凝望书架正中一个镜框中的老人,那是先生的姨妈,清癯的面容、凝重的眼神。

  “生与死”,是齐康在设计纪念馆方案时要表现的主题,集中体现在墓地广场“场”的营造:满眼鹅卵石,几株枯树、寸草不生,充满一种毫无生命气息的苍凉之感,象征着“死亡”;鹅卵石边,绿草如茵、生机盎然,象征着“生命”。“建筑是直观的,但建筑可以用环境、氛围来隐喻和比兴,留给人们深深的思考。”齐康说。

  在墓地广场乱石中,有一尊悲伤的母亲塑像,母亲头发散乱,四顾张望。“我设计这座母亲像,是要表现劫后的母亲在寻找亲人,可亲人已经不在了。这是发生在那个时期活生生的事实、悲惨的现实,后人永远也不能遗忘!”

  纪念馆所在地北高南低,齐康顺应地势设计,在向西南的土地上进行构思,“生”与“死”即在此表现。纪念广场不远,是日军大屠杀中“万人坑”遗址,被辟为遇难者遗骨陈列室。整个纪念馆一期,以残损的墙壁围合:入口处的墙上,用中、英、日三种文字雕刻着“遇难者300000”字样;通向遗骨陈列室路上,有一段长数十米的遇难者浮雕墙,表现遇难者被侵略者虐杀的情景。

  上世纪90年代,齐康先生继续设计了纪念馆二期方案,重点包括“古城的灾难”大型雕塑、残破的城门、十字形标志碑、遇难者名单墙等。在二期设计中,齐康力图用最简洁的建筑语言和雕塑体现造型意义,为此他选用了体块错位的手法:一颗怒目圆睁的死难者头颅、一只被活埋者挣扎的手、一截侵略者屠杀时砍断的军刀,一段弹痕累累的残破城墙……“历史事实是最珍贵的,建筑的语言再丰富,也无法表述得尽。”齐康表示。

  矗立在纪念馆南端的巨型十字形标志碑,当年曾几易其稿,最终设计方案是一个有着南京大屠杀历史元素的大十字架,上端刻着一排阿拉伯数字:“1937.12.13—1938.1”,即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的六周时间。标志碑向北,是一尊巨大的和平大钟,钟架的设计一气呵成,名为“倒下的300000人”:三根黑色的三棱柱代表“3”,上部用五个褐红色的圆圈代表5个“0”,中间悬挂大钟的梁设计成一个倒下的“人”字形,寓意南京大屠杀“倒下的300000人敲响的和平大钟”。

  “为大屠杀遇难者进行国家公祭,就是要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牢记这段沉痛的历史,更好建设我们的国家。”齐康先生表示。

  台儿庄战役女兵王书君

  中国人要奋发图强

  成都市马家花园养老院内的藤椅上,常坐着一位慈祥的老人。齐耳银发,盖住了她逝去的年华,只有胸前挂着的“抗日英雄”勋章,依旧向人们诉说着她那不同寻常的青春岁月。

  她叫王书君,今年95岁,是现今已为数不多的抗战老兵中的一员。在八年抗战中,身为在校学生的她毅然奔赴国难,成为一名随军护士,并参与举世瞩目的台儿庄战役。

  1937年,王书君考取了保定女子师范学校。就在她考上师范学校不久,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王书君决心跟随同班女生沿着铁路向南方逃亡。后来,在别人推荐下,王书君来到后方医院,开始学习基础医护知识。很快,她被分入第30军31师的师部医院,成为一名随军护士,并随即与部队加入到台儿庄的血战中。

  在那场举世闻名的战役中,日军矶谷师团在飞机的掩护下,配以坦克、大炮,向台儿庄猛烈进攻。中国守军进行顽强抵抗,战斗打得十分激烈。

  王书君回忆,当时每天有大量受伤战士从前方撤下,同时有大量部队开进前线,她和其他护士就在后方一个火车站内,对运输回来的伤病员进行简单包扎医治。“重伤员太多,只能躺在火车车厢顶上,等待治疗。有的就在闷罐火车里,连窗户都没有。我们背着药箱,挨个给他们换药。”

  王书君说,有的伤员伤口裂开疼得不行,一直在呻吟,听着让人揪心。伤员太多,医治条件又十分恶劣,每天都有很多得不到有效治疗的战士去世。“有一次,我正给一位10多岁的年轻士兵包扎。开始我们还说着话,但很快,他就死在我的怀里。”回顾这段往事,王书君忍不住抹起眼泪。

  让王书君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军人的英勇气魄。她回忆,有一位姓周的小兵,头部包裹得只剩一只眼睛,肩膀上的枪伤正在汩汩流血。伤情这样严重,他还嚷着要返回战场。王书君只好寸步不离地盯着他。但两天后,这位小兵病情稍有好转,便趁王书君拿药的间隙跑回了前线。最后,这名小兵壮烈地牺牲在战场上。收殓遗体时,他的眼睛圆鼓,始终无法闭上。就是像他一样的无数中国人,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抗战的胜利。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王书君表示,她是日本侵华罪行的见证者,她将会把自己在抗战中的所见所闻告诉给每一个愿意倾听的人。王书君说,现在日本否认侵华罪行,那么中国人就要肩负起奋发图强的使命,“只有你强大了,才有力量让侵略者正视我们,正视那段历史。”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讲解员季宁

  希望永远没有战争

  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地标式建筑——石雕台历(图②)上,镌刻着这样一段话:“夜十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攻占北大营。我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

  这段话也是“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讲解员季宁每次为观众讲解时的“开场白”。

  “上学时不太爱学历史,但当了讲解员之后,不但要把相关的历史知识背下来,还得了解得更多。”让季宁难忘的一次经历是刚参加工作不久,一位参观者在听她讲解长城抗战时问她某一位将领是怎么去世的,季宁被问住了。此后,她在历史上下了功夫,馆内800多幅展览的图片,每一幅都仔细研究。季宁介绍,一次半小时的现场讲解,她准备了近万字的笔记材料。

  来参观的日本人越来越多

  季宁告诉记者,在15年的讲解工作中,她也一直在观察着国内外参观者对于这段历史的态度。

  “我刚参加工作的前几年,一些日本参观者只看侵华史实的部分,到反映中国军民抗战乃至胜利部分时,甚至会转身离开。”季宁回忆说,渐渐地来参观的日本人越来越多。“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12位侵华日军的遗孤,以及日本驻华使节、日本的战争研究会等等,都曾来这里参观。”

  这其中,给她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叫做藤原助男的日本战犯。

  2006年9月18日晚,藤原助男来到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成为参加“勿忘九一八”撞钟仪式的第一个日本人。1943年,22岁的藤原助男参军来到中国,1945年在辽宁被苏联红军俘虏,1956年被中国释放遣送回国。

  那天晚上9时18分,随着警报声的响起,藤原助男面对着“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将头低下,双腿立正,双目紧闭,在三分钟的警报声中,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我当时注意到,他的胸前别着一枚9字形的胸针。后来我通过翻译了解到,他的胸针代表着日本宪法第九条———放弃战争条款。他用这样的方式表明自己的反战和忏悔的态度。”临别前,藤原助男通过翻译转告“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工作人员,“现在有些人不承认战争,我希望在有生之年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的儿子、孙子,告诉他们战争和历史的真相。我愿意为中日友好努力到最后,希望永远没有战争。”

  我们需要一个日子祭奠英雄

  如今,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从事变的历史背景到东北沦陷,从日本在东北的血腥统治到林海雪原间东北军民的抗战再到东北光复、日本投降,9180平方米的展馆内,7个展厅800余幅照片、300余件实物展品以及多组大小型场景、雕塑等共同展示了“九·一八”事变前后至抗战胜利的历史过程。

  季宁回忆说,2000年夏天,曾任中共满洲省委特派员的老领导韩光来博物馆参观,88岁高龄的老人走到第二个展厅的时候,就开始体力不支了,但坚持不坐轮椅,一直站着参观完全程。“他指着墙上的东北抗联众多将领的照片对我说,其中好多人都曾经是他的战友、亲密的伙伴,他们牺牲了,他只能来这里看看他们,又怎么能坐着呢?”

  “那几年很多当年抗战牺牲的英烈后代都在参观时提到,由于不知道烈士的牺牲时间和牺牲地,他们除了清明节都不知道该什么时候给先辈烧纸焚香,大家太需要一个特定的祭奠这些英雄的日子了。”季宁说。曾有一位60多岁的老大娘从黑龙江来“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寻找烈士父亲的讯息,但最终没有线索。无奈之下,老人接受了季宁的建议,面对博物馆的国歌墙三鞠躬后离开,留下落寞的背影。

  如今,510米长的展线,季宁每天都要走上几遍,每次讲解的时间大约为40分钟。讲解之前,她都会换上白衬衣,这代表着讲解员们以最谦逊的态度面对历史和英烈们。“如果说国家每年有一个固定的公祭日,那么我工作的每一天都是我的公祭日”。

  留言簿

  一小学生于“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留言:心情既沉重又振奋,沉重的是东北人民遭受了14年的苦难折磨,振奋的是最终我们夺取了抗战的胜利。无论如何,这段历史我们都不应该忘记。

  @油菜花_姑娘:沉重的历史需要每一位中国人刻骨铭记,血染的往事需要每一位中国人奋起努力,点起心中的火烛,捧起一束花,祭奠那些遇难的无辜百姓,让我们在伤痛中崛起,携手共筑美丽中国梦!

  @思行笃:在南京待了第六个年头了,每次听到警报声都揪心地疼。国强则民安,要奋进。我也会教育下一代,世世代代要记住历史。

  @菊花市居民乔宝:对个人来说,忘记过去是快乐,对一个民族来说,忘记过去是背叛。南京大屠杀不能忘记,愿死难者安息!

  @武林一叶:不能忘却的纪念日,不是记住仇恨,而是记住历史,为了开拓和平友好的未来!

  @长沙小白丁:死难者需要的不只是记忆,还有后辈的努力。

  @91529528: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一切探索救国救民的先辈们是中国的脊梁,伟大的抗战英雄是中国的脊梁,而我们,必将成为新世纪复兴中华民族的脊梁,就是因为有这么多的脊梁,中国才会有振兴的一日!(资料来源:国家公祭网新浪微博资料整理:刘领群)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温网编辑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