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产业转型升级 寻找更有质量的未来

来源:温州网–温州日报作者: 李中 2015-01-09 09:07:05
核心提示:
查看评论

  温州网讯 过去的一年,“润物无声”的产业转型升级一直激荡其间,无数温商激流勇进,勇于变革,梳理产业转型升级的历程,蓦然回首,一个全新的经济新业态正呼之欲出。

  考题一:传统产业如何升级时尚创意?

  处于产业链条低端、单纯依靠低成本优势高速增长的“黄金年代”已经过去。面对扑面而来的发展新常态,一个共识在温州政企界空前凝聚:不转型升级,无路可走!

  怎么转,如何转?如何在新常态下锻造新优势?温州早已有了清晰的路径指向:依托几十年来积聚的产业优势,开启“时尚”发展新模式。

  电气、鞋业、服装、汽摩配、泵阀五大支柱产业率先发力,吹响了转型升级的集结号。

  市政府规划出台三年行动计划和专项扶持政策,逐个明确推进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人,聚焦问题、瞄准靶心、精准发力推动五大支柱产业发展,政府又相继强化产业聚集基地、区域品牌战略等政策扶助手段,力推传统产业就地升级。

  政策叠加效应正转化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传统产业努力走出同质化竞争的红海,走差异化发展之路:皮鞋服装设计引进3D技术实现高端定制,传统电气联姻物联网实现智慧化;泵阀汽配企业向大专院校购买专利技术谋求产品高精尖……

  过去的一年,众多先行者正在这样的道路上探索,在转型升级的浪潮中小心翼翼地开拓着市场蓝海:贴牌生产转为自主品牌,成本领先战略转为技术领先战略,劳动密集型产品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的产品转型……当这样的路径被更多的企业所践行和追逐,有理由相信,在未来新常态经济中,“增长的温州”这个故事依然会继续讲下去。

  考题二:低小散产业如何转型高精尖?

  纵观温州经济30多年的改革发展,一个清晰的演进路径是小企业,大集聚。

  如何改变粗放发展模式,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结构调优?政府痛下决心——

  一方面让大量的企业按照市场法则优胜劣汰;另一方面加大行政引导,让该死的彻底死掉,尤其是小化工、小电镀、小熔炼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又没有创造多少税收的高耗能企业。

  伴随着“五水共治”和“三拆一改”,大量违建、不合规、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或是主动关张、或是被依法关停。

  壮士断腕的决心背后,是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占全省近1/3,提前完成省下达的“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

  另一面,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网络经济、旅游休闲、现代物流、激光与光电、临港石化、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材料、文化创意、生命健康十大新兴产业的发展步伐,让整个经济结构实现质的飞跃。

  激光制造大项目进来了,国内500强红星美凯龙来了,高端装备制造、光电信息、海洋科技项目来了,这些新兴的产业加速温州经济结构的调整,在引进大项目和环境倒逼双重举措平衡中,温州不断谋求调整和发展的双赢。

  同时,以淘汰落后产能为倒逼机制,以产业提升发展为主线,通过技术创新推进技术改造。去年,全市技改投资增长56.2%,位居全省首位,不断加速的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正在开启一个活力四射的经济“新业态”。

  考题三:家族企业如何转型现代企业?

  温州企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去拥抱资本市场,去实现债务结构由基本依靠贷款发展变为更多引入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

  浙江朗诗德健康饮水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在股权交易中心完成了300万股份的转让,在资本的热捧下,成交价格出现攀升,交易价格从5元升到最高8元,通过资本市场挂牌交易,募集足够的钱,朗诗德做成了以前不敢做的事。

  华仪电气增发了3000万股,一次性募得资金2.99亿元,从而使得该公司的风电机组业务得以立即上马。

  ……

  拥抱资本市场的背后,是以家族掌控产权的民营企业原先体制优势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逐渐消退,更多企业愿意股权由封闭股权结构变为开放,他们深深懂得,只有寻找更多优质合伙人,强强联手,兼并重构,包括引进各种创投私募基金,才能让企业做大做强。

  去年获批上市的浙江迦南科技总经理方正曾有一番生动的表白:“做百年老店,仅仅靠夫妻老婆店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多元开放的股权结构才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做精做优做强。”

  顺势而为,市政府大力扶持企业上市,登陆新三板、去股权交易,目前温州共有13家上市企业,6家企业登陆新三板,实现零的突破,尽管只是在资本市场里迈进一小步,相信若干年后,他们都是播撒着未来经济增长的新种子。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诸葛之伊|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