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区丰门河黑臭为何久治不“愈”
编者按:2015年温州市“两会”,温州网《代表在线》与我市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一起针对群众关心的环境、教育、交通等民生问题进行跟踪,看一看这些问题作为议案、提案上交之后,是否得到实质性地推进,聚焦民生热点,今天推出第一期《代表问民生:市区丰门河黑臭为何久治不“愈”》。
温州网2月8日讯(记者 戴玮)温州市区西片的丰门河,因其污染黑臭一直被市民和媒体所诟病。在最近的4、5年间当地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治理,然而在消除了河面垃圾之后,河道的黑臭和周边的脏乱环境却依然如故,这也引起了人大代表的关注。
历史:温州市区最典型的黑臭、垃圾河
位于温州市区瓯浦垟的丰门河,因淤泥黑臭、垃圾成堆,早在温州开展“五水共治”之前就被市民诟病,是温州市区最为典型的黑臭河、垃圾河。
丰门河作为鹿城老城区西片一条主要的排洪河道,与丰门河两岸40万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居住在丰门河附近的居民,常年忍受河道恶臭,以及大量蚊蝇的困然,怨声载道。而作为上游,丰门河的污染,给下游的广化喝也带去了大量黑臭的河水和淤泥。2012年至今,各级媒体对丰门河的污染情况作了大量的负面报道。
“守候沧桑”是一位温州民间的环保人,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徒步走塘河,对温瑞塘河的大小支流可以说了如指掌。他把丰门河形容为“伤不起的奇葩”。他在2012年一次徒步游走丰门河之后的博文里写到:“丰门河‘风景独好’,污泥黑臭,垃圾成堆,蚊蝇成群,河水如墨汁,不,不,比墨汁臭。”
网友“守候沧桑”2012年拍摄的丰门河
在媒体和市民的强烈呼声下,自2012年起,丰门河所在辖区的双屿街道也多次开展针对丰门河的清淤、整治工作,可是经过多年的整治,丰门河的情况并未得到根本性地好转。
现状:已整治3年,河道依然黑臭,截污纳管未完成
2015年2月,记者走访了瓯浦垟村和黄龙住宅区,明显地感觉到瓯浦垟段的河水比黄龙段要黑臭得多,而且瓯浦垟段的河道旁堆满了垃圾,经过的行人纷纷掩鼻。
2015年2月,记者拍摄的丰门河黄龙段
2015年2月,记者拍摄的丰门河瓯浦垟段
周德耀,曾是市政协委员,他早在2010年起就提案“建议加快对丰门河的黑臭治理”。如今,他换了一个身份,以温州市民监督团员的身份继续关注丰门河的整治。经过他多年调查了解,周德耀认为,丰门河之所以“久治不愈”,其根本原因在于城中村瓯浦垟村得不到改造提升,这一想法也得到瓯浦垟村村委会梅主任的认同。
梅主任告诉记者,瓯浦垟村内有64幢的老旧周转房,这些房屋的截污纳都没有做,因此生活污水、垃圾都直接排入丰门河。另外,也正是因为瓯浦垟村久久得不到改造提升,后来建成的黄龙康城住宅区截污纳管也没有全部完成。
人大代表:建议加快整个片区的旧村改造治理
对此,温州市人大代表余康杰认为,瓯浦垟村的改造,不仅仅可以改善丰门河的现状,同时也能改善瓯浦垟旧村的脏、乱、差,并打通黄龙南路,可谓一举多得,因此他认为推进瓯浦垟沿岸区块综合整治和瓯浦垟旧村改造,才是根治丰门河的办法。
余康杰说:“一条黑臭河,这多年了为什么整治不了?是当地政府不作为,还是有实际困难?”他将把这些问题和建议,一并带到今年的温州“两会”。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市委工作务虚会召开
要闻12-12
-
温州市第十四次妇女代表大会开幕
要闻12-12
-
11月份,温州CPI同比下降0.3%
经济12-12
-
温州理工学院附属三所学校正式揭牌
科教文体12-12
-
北麂山灯塔实行值守志愿服务满十年 守出“心灵的宁静”
社会12-12
-
吃的玩的赏的陆续开张 洞头东沙不夜港旅游业态再“扩圈”
社会12-12
-
全景沉浸式探索戏曲观演新样式 温越版《封神》邀你“入局”
科教文体12-12
-
永嘉农产品“出海”拓市场
经济12-12
-
十几岁孩子腰椎间盘突出 “腰不好”越来越年轻化
社会12-12
-
郑思维迎来国际赛场“最后一舞”
科教文体12-12